「公主病」的症狀與臺灣就業市場格格不入,還有其他的可能性嗎?

對自己的觀察越來越多時,會發現更多跟以前不同的地方,例如:自己的記憶力和抗壓程度的轉變,真的讓人傷心。並不是無法記憶,而是以往可以記住好幾個月的事情,現在可能不到兩個禮拜或一個月,就把這些事情拋在腦後。但母親跟我說:「這有什麼!我現在兩、三天就忘了!以前工作的時候,同樣的事情記得牢牢的,過好幾個月都記憶猶新,現在不行了!」母親的話開導了我,追不回來的能力,就想辦法用手寫或錄音筆,把重要的事記下來,只靠「腦記憶」的時代過去了!記憶力的轉變因為母親的分享而能迅速釋懷,但抗壓程度卻不行,怎麼說呢?

之前開會出現的抗壓程度低,暫時有類固醇的協助(但目前效果不彰),便以為日常生活沒問題。但這次回家過節,才發現並非如此。而是不管在生活或工作上,只要我陷在短時間內必須達成某項目標時,時間的壓力、達成目標的壓力和對自己的要求,都在在顯示「抗壓程度不行」,甚至完成事件後,首當其衝的就是身體的折磨,像是雙手雙腳的關節疼痛三至四天才好。當意識到這件事情時,心裡難掩悲傷。曾想著若幸運地找到專職的工作,但高強度的績效壓力和時長,我支撐不住,遑論要付出龐大的健康代價,該怎麼辦?一想到這,焦慮和恐懼又湧上心頭,止不住的眼淚又出現了,心中的希望變成一吹即滅的微光。

忍不住問自己該怎麼辦,怎麼辦?在這高度專業、講究績效的時代,哪裡是我可以獲得成就感的地方?也可以理解為什麼有「公主病」者每天至少要吃18顆類固醇和喝咖啡,因為要留住現有的工作,但這必須付出龐大的健康代價。目前臺灣對於「公主病」的福利是,擁有重大傷病卡者可以減輕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就醫的部分負擔費用,但基本生活卻往往沒有保障。在確診為「公主病」以後,不自覺地開始思考「若沒有專職工作養活自己,再加上不符合身心障礙的資格條件、無法從事勞動性工作和無法從事高壓的工作,我能從事什麼工作?」考公職可能是一條出路,但從基層做起,無法避免的是高壓高績效的職場環境,這是臺灣「並非權貴階層的老百姓」會面臨的實際問題。以前還抱著美好的想法,想著咬著牙撐過去,但血淋淋的事實告訴我,不一定撐得過去但付出龐大的代價是一定的。這又與「努力活得比母親久」的承諾相違,唉,重新適應改變後的自己,重新面對巨變的社會,真的好難喔!好難喔!

果然挑戰不斷,要給自己訂下符合實際的生活目標,必須先接納血淋淋的現實。要接受不如自己預期的結果,需要一顆開放和寬容的心。要接納不完美的自己,需要有大智慧才能覺察情緒的焦慮點,以及想通後給自己向前走的希望。話說得輕巧,但做來並不容易,例如:「想改變自己總覺得『做不夠好』的習慣」,試了又試,雖然學到「當自己陷入執著時,馬上先暫停手邊的工作,離開這樣的情境」,但真的很難做到。該怎麼辦呢?若一直朝著自己渴望的但絕望的路上思考,無疑是死胡同,只會讓我們發現原來人生沒有最低潮,只有更低潮。大家嘗試媒合自己身邊可用的資源,從小事做起吧!

舉例而言,自己的長輩在退休前看似有完整的規畫,例如:回原本的工作單位與老朋友說說話,但實際的狀況是,單位中的每個人都忙著自己的工作,聊聊天真的有困難,因而發現「計劃感不上變化」,以及感受到「人走茶涼」的鬱悶。這都不是重點,重點是「頓失工作後而沒有生活的重心」,長久下來會讓人鬱鬱寡歡和身體出毛病。該怎麼辦呢?身處在資訊網絡高速發展的我們是幸運的,剛開始想著長輩喜歡攝影,而嘗試「上傳照片賺錢」的平台,一個、兩個、三個,都不適合。後來,才發現「上傳照片的平台」並不相同,部分是比賽性質的攝影照片,部分則是圖庫的影像。雖然都是「上傳照片賺錢」的平台,但對照片的技術要求或付費的方式並不相同。剛開始嘗試的是比賽性質的平台,因為沒有審核機制,只能無止境地等,當然後繼無力!直到使用圖庫性質且有審核機制的平台,才慢慢累積照片數量,讓長輩重新找到生活的重心。不僅如此,在拍照過程中,可能會不懂的題材或想擴充題材的時候,可使用Google的智慧鏡頭和各縣市免費借閱的圖書資源。這些我們習以為常的資源。

跨出第一步並不容易。雖然「公主病」限制了我部分人生的可能性(不是做不到,而是「代價過高時」),但這就是人生的常態,在限制中尋找不同的可能性,體驗不同的人生階段。以前從未想過這樣的場景,但事已至此,只能嘗試,再嘗試。現在的我,持續上傳攝影照片的工作,並持續地專注自己的學習和寫作。或許這不是限制,而是老天爺給我的禮物,怎麼說呢?現在的我們常常陷在「選擇困難症」中,但因為限制,將原本設想的多種可能性都打破,讓我能一眼就能看出未來的方向該向左,或向右,挺不賴的,完全不需要有過多的煩惱。以上,我們下次見嘍!一起換個腦袋「想通」生活大小事吧!

是局限,也可能是方向,你覺得呢?


目前「公主病」多是「醫生說」或「預防疾病說」,而沒有診斷後的「相處說」。作者以病患的身分和特殊教育專業的角度,分享治療過程的點滴和因應策略。雖然沒有辦法適用所有情況,但希望給大家另一種思考方向,讓我們換著「腦袋」想通生活大小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