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投資迷思:低資金如何實現高智慧投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如何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做出明智的投資決策

在投資的世界裡,「風險與回報」是一對永恆的矛盾兄弟。資金少的投資者常常陷入一個迷思,認為由於他們投入的資金少,因此可以承擔更多風險去追求更高的回報。這不僅是一個誤解,更可能是一條不歸路。

資金的多寡並不是決定風險承受度的唯一因素。相反地,應該考量以下兩點來決定一個人能承受多少風險:

1.這筆資金佔您總資產的比例是多少?

如果投入的錢僅是您資產的一小部分,就算投資失敗了,對您的總體財務狀況也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但如果這筆投資占了您半壁江山,那麼任何的風險都可能造成您無法承受的損失。您的財務目標是多少?

我們來舉個例子

如果單看100萬的損失也許你會覺得他是一筆很大的數字。

但如果這個人的投資金額總共有3,000萬,那其實這就只佔不到4%的損失而已。

那如果用另外一個角度來看,1萬塊的損失看起來很小。

但是這個人的總投資是2萬塊,那這筆損失就佔了他50%的投資比重。

所以大跟小是相對的,如果只單看一個數字就很容易失真哦。

2.您需要確保您的投資策略能夠支撐您的財務目標

如果您的目標是長期穩定增值,那麼過於冒險的投資策略可能就不適合您。

另一點值得注意的是,當您的本金較小時,即便是高回報率,最終的利潤也許並無法達到您的預期。例如,即使年化回報率達到了令人矚目的15%,在較小的本金基礎上,這樣的成果也許並不足以實現您的退休規劃或購房夢想。

舉個例子來給你看。

假設現在你手上有1,000萬(先只考慮單一利息),單筆放在股市裡5年的時間,年化報酬率只有5%。

那你最終的獲得的利息會是2762816元。

而如果你現在手上只有10萬,同樣方式放在股市5年,但你就是想要自己跟操盤算你很認真很努力,年化報酬率高達15%。

那你最終獲得的利息也只有101136元,如果一直維持這樣的條件需要17年的時間才可以達到1000萬的獲利。

很多人會用錯誤的期待去看投資,最後才發現跟自己想的不一樣。

特別是年輕、資金少的人或是想要快速獲利的人更會想用高風險的方式去拼高獲利。

從上述例子來看你就知道,對於投資本金少的人來說,同樣花5年的時間我們不如先想想如何先去拉高你的主動收入或增加你的斜槓可能會更有價值,而且是長遠的價值。

因此,對於有限的投資資金,一個明智的策略是分散投資,將部分資金放在風險較低的投資工具中,如債券或指數型基金。這樣做可以確保您的主要資金保持安全,同時享受潛在的增長。剩餘的一小部分資金,您可以用於更高風險的投資,比如股票或其他高波動性的投資,這部分資金應該是您能接受損失的範圍。

最後,不要忘記資金累積的力量。哪怕是每個月一點一滴的投資,隨著時間的堆疊,也能逐漸成為一筆可觀的財富。這就是複利的魔力。所以,如果您目前的投資資金不多,不妨專注於如何增加您的收入和儲蓄,從而為未來的投資打下穩固的基礎。

無論您的財務狀況如何,重要的是有一個清晰的財務規劃,並堅持以理性的心態進行投資。不要讓市場的波動帶走您的初衷,更不要讓高風險的蠱惑聲影響您的决策。記住,投資最好的時機總是現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OGSun的沙龍
8會員
27內容數
您好,我是一位50歲的中年人士,我在財務上已經實現了自由。我投身於各種投資項目,並且在多個領域取得了成功。我的職業生涯充滿挑戰和機遇,這些經驗塑造了我堅韌的性格和敏銳的商業洞察力。我熱愛探索新的投資機會和創造價值的方式,並且致力於持續學習和成長。我的目標是在財務自由的基礎上,不斷追求個人和專業的卓越。
OGSu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23
本文探討三種個人不建議採用的理財方式:投資型保單、儲蓄險和高股息ETF,並分析其缺點與適合對象,最後提供檢查投資費用、檢驗投資工具及資金分配的建議。
Thumbnail
2025/03/23
本文探討三種個人不建議採用的理財方式:投資型保單、儲蓄險和高股息ETF,並分析其缺點與適合對象,最後提供檢查投資費用、檢驗投資工具及資金分配的建議。
Thumbnail
2025/03/22
這篇文章探討債務的兩面性,說明好債與壞債的差別,並以學貸、車貸、房貸為例說明。文章也探討了增貸投資的風險與報酬,以及如何運用債務達成財務目標,最後提醒讀者需評估自身風險承受能力,找到適合自己的理財方式。
Thumbnail
2025/03/22
這篇文章探討債務的兩面性,說明好債與壞債的差別,並以學貸、車貸、房貸為例說明。文章也探討了增貸投資的風險與報酬,以及如何運用債務達成財務目標,最後提醒讀者需評估自身風險承受能力,找到適合自己的理財方式。
Thumbnail
2025/03/22
本文提供理財投資建議,說明投資風險與報酬的關係,並強調財務目標設定、本金累積的重要性,以及時間成本。文章以案例說明不同投資金額和策略的結果,並針對不同族群提供投資建議。
Thumbnail
2025/03/22
本文提供理財投資建議,說明投資風險與報酬的關係,並強調財務目標設定、本金累積的重要性,以及時間成本。文章以案例說明不同投資金額和策略的結果,並針對不同族群提供投資建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有關投資金律的分享,從投資理論、投資歷史、投資心理學和投資產業等四大面相進行探討。文章提供了作者的核心理念,對風險與報酬的關聯性進行了探討,並分享瞭如何平衡債券和股票等重點觀點。此外,文章也提到了投資中的心理偏誤,以及對投資顧問和投資策略的看法。最後,文章還分享了選書的過程和相關閱讀推薦。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有關投資金律的分享,從投資理論、投資歷史、投資心理學和投資產業等四大面相進行探討。文章提供了作者的核心理念,對風險與報酬的關聯性進行了探討,並分享瞭如何平衡債券和股票等重點觀點。此外,文章也提到了投資中的心理偏誤,以及對投資顧問和投資策略的看法。最後,文章還分享了選書的過程和相關閱讀推薦。
Thumbnail
無論你是從何種背景進入股市,都不需要擔心本金少而影響初心。實際上,本金少反而有利於練習投資技能,因為可以避免因為巨大虧損而失去判斷,並且能夠校正投資心態,迎接未來投入更大本金的挑戰。請珍惜每一分錢,其價值遠比你想像中的大。
Thumbnail
無論你是從何種背景進入股市,都不需要擔心本金少而影響初心。實際上,本金少反而有利於練習投資技能,因為可以避免因為巨大虧損而失去判斷,並且能夠校正投資心態,迎接未來投入更大本金的挑戰。請珍惜每一分錢,其價值遠比你想像中的大。
Thumbnail
分享如何藉由投資創造豐碩報酬,探討投資者應該具備的思維方式與決策邏輯。 涵蓋投資法則、市場趨勢、資產類別、失敗與成功的觀點,提供突破傳統思維的投資觀念。 投資者可學習風險管理、時機把握,及投資與個人發展之間的關聯。
Thumbnail
分享如何藉由投資創造豐碩報酬,探討投資者應該具備的思維方式與決策邏輯。 涵蓋投資法則、市場趨勢、資產類別、失敗與成功的觀點,提供突破傳統思維的投資觀念。 投資者可學習風險管理、時機把握,及投資與個人發展之間的關聯。
Thumbnail
討論區內有用戶建議每月存2萬ETF三年後,獲得本金100萬,再轉投300%飆股,最終滾至1000萬。然而,多數人認為此方法風險極高,並批評這種投資策略近似賭博,忽略風險與現實性,應更謹慎投資。
Thumbnail
討論區內有用戶建議每月存2萬ETF三年後,獲得本金100萬,再轉投300%飆股,最終滾至1000萬。然而,多數人認為此方法風險極高,並批評這種投資策略近似賭博,忽略風險與現實性,應更謹慎投資。
Thumbnail
投資是一條充滿挑戰的道路,很多人在投資過程中會感到不安全。本文探討了投資不安全感的原因,如缺乏投資知識和經驗、害怕虧損以及缺乏長遠規劃。同時提出了增加投資知識和制定合理的投資計劃等方法來減少不安全感。
Thumbnail
投資是一條充滿挑戰的道路,很多人在投資過程中會感到不安全。本文探討了投資不安全感的原因,如缺乏投資知識和經驗、害怕虧損以及缺乏長遠規劃。同時提出了增加投資知識和制定合理的投資計劃等方法來減少不安全感。
Thumbnail
如何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做出明智的投資決策 在投資的世界裡,「風險與回報」是一對永恆的矛盾兄弟。資金少的投資者常常陷入一個迷思,認為由於他們投入的資金少,因此可以承擔更多風險去追求更高的回報。這不僅是一個誤解,更可能是一條不歸路。 資金的多寡並不是決定風險承受度的唯一因素。相反地,應該考量以下兩點
Thumbnail
如何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做出明智的投資決策 在投資的世界裡,「風險與回報」是一對永恆的矛盾兄弟。資金少的投資者常常陷入一個迷思,認為由於他們投入的資金少,因此可以承擔更多風險去追求更高的回報。這不僅是一個誤解,更可能是一條不歸路。 資金的多寡並不是決定風險承受度的唯一因素。相反地,應該考量以下兩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