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個人都身處在遊戲之中,每個人都是按照自己被劃分的角色做出符合角色期待的行動。這裡的重點是,我們只是身處在遊戲中,按照角色出演,那並不是我們本身。
比如在一個企業裡,你的職位是部門主管,你扮演的角色就是主管。在公司裡,你做的任何決策,都將影響你的部下,那麼你很大情況就不會好像在日常一樣,隨心所欲的做決策,而是會以大局為重,把部下的能力納入考量,才做出一個主管最應該做的決定。
就這裡的例子,你的角色是主管,角色任務是發號施令,分配工作,做出相應的決策幫助團隊公司完成工作,部下的角色任務是針對工作內容提出想法建議,然後執行給予的工作內務。這類的角色扮演在大多情況下,我們都是代入而不自知,不知不覺中就會配合演出,直到其中一方喊卡為止。
我們總是按照自己被劃分的角色,做出符合角色期待的行動。
在生活中會出現的人生遊戲有6種,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我們很容易就掉進這6種人生遊戲裡,我們可以通過辨別遊戲種類,然後識破最後破局。
1. Yes, But. 【是的,但是】遊戲
角色:無助者,建議者
好友小美向你尋求幫助,你極盡所能的幫她想了一堆法子,結果她說:你說的都對,但是我都試過了,不可以的...
這件事情裡面,明明她才是主角,你在幫她了,她怎麼會這樣呢?
有研究顯示,有很多人其實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都會去想辦法證明自己是個無助者,正處在一個困難痛苦的狀態裡面,不知所措。
就小美這個情況,她聽到的不是建議,而是你問她為什麼不這樣做,而她會拿出自己的說辭,證明你的建議她都試過了,而她現在那麼痛苦,不是沒有辦好事情,不是她的錯。她是一個需要被同情、被安慰的無助者。
當遇到這種情況,而你認知到自己正在這個遊戲後,你可以怎麼做呢?你可以把球丟回去給她,問她:這樣啊,我也不知道可以怎麼辦。對此,你有什麼想法?你覺得可以做什麼呢?直到無助者自己提出了想法後,你可以就這個想法給予她肯定,比如說:喔,還可以這樣呢!我之前都沒有想過。
你的一個轉變,就可以打破這個遊戲玩法,把無助者變成主動解決問題的人,讓本來就對事情了解更多的當事人回到決策和負責任的角色中。
篇幅有點長,這個人生遊戲的角色扮演將會分成6則貼,也好讓我們在認識每一種遊戲後,花點時間細細回想過去是否有類似的情況,幫助自己提升覺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