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良旅記︳令人法喜充滿的東大寺、美味的大佛布丁,還有變瘦的小鹿們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獨自前往的第一次奈良旅行,參觀過被登錄為世界遺產的「古都奈良的文化財產」,身心靈真的有感受到"法喜充滿"的愉悅心情!即使不是宗教因素,以建築藝術、文化歷史的角度而慕名前往,都能有豐富的收穫。

raw-image

奈良不只是有大佛而已

許多人都寫過東大寺最重要、也最知名的「奈良大佛」,不過也是經過這趟旅行才認識到,正式的名稱應該為「盧舍那佛坐像」

旅行前就曾讀到的豆知識,是奈良大佛每年都會淨身一次,現代網友們暱稱為"大佛洗澡"的日子是8月7日,東大寺會派出約120位淨身後著白衣的僧侶來執行,這項辛苦的任務甚至需要從天花板垂吊下來,那畫面肯定是相當壯觀呢!

順著參拜方向繞至大佛背後,陸續會看到「廣目天」(相當於千里眼)與「多聞天」(相當於順風耳) ,高大的木造佛像,也都是細緻的木雕工藝。

raw-image

最後來到有「佛鼻」之稱的大柱子,柱子底部孔洞是和大佛像鼻孔大小相同的尺寸。相傳只要鑽過這個洞,就能保佑無病消災,並能實現願望。

疫情期間為了防疫而停止了"鑽洞儀式"活動有好長一段時間,身形偏嬌小的在下,真的是以一個"頭若過身就過"的速度鑽過去,獨旅可惜的就是沒有人幫忙拍照見證了:D

raw-image

木造建築「大佛殿」、「南大門」的工藝之美

東大寺的正殿「大佛殿」是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木造建築。現在的版本重建於江戶時代,但據說最早興建於奈良時代的"初代大佛殿"要比現在的寬約1.5倍呢!

raw-image
raw-image

結構複雜的「南大門」其實也有許多建築工藝上的考究,雙層屋頂的入母屋造建築,站在門下方看會發現,橫向的樑木會貫穿粗大的立柱,這種在粗大木頭上挖洞的工法,都是當時從中國引進的建築技術,也因此締造了這個日本最大的雙層結構山門。

穿過「南大門」時,會發現鎮守在大門中的兩尊金剛力士(仁王)雕像;其中張開嘴巴的力士為阿形,閉著嘴巴的力士為吽形。時常在介紹奈良的書籍或相關報導中看到這兩尊的照片,實際到場一看,仍是會他們栩栩如生的表情給震懾住呢!

疫情期間變瘦的小鹿們

既然來到奈良,不能免俗地就是要來點小鹿們的寫真照。大家都說奈良的鹿群在新冠疫情期間,因為隔離措施而變瘦了…不過實際見到牠們飢餓的模樣,只想快速閃過,只敢隔著遠遠地劇離拍攝牠們,真的是有夠沒用的~

美味的大佛布丁

講到奈良大佛,就不能不提起最經典的商品「大佛布丁」囉!香醇的生奶油風味濃厚系布丁,甚至還陸續地開發出多種口味,非一次性包裝且印有可愛大佛圖像的玻璃瓶,吃完後空瓶洗乾淨還能當紀念品帶回。

raw-image

這家まほろば大仏プリン在奈良地區,是採多點設置櫃位的方式,除了在JR與近鐵奈良車站內設置販售點,官網上提供Google 地圖定位,只要出發前先標記可能會到的地點,甚至在商店街裡都找得到設有休息座位的店鋪,還能夠一邊吃美味的布丁,是不是很貼心的服務呢!


資料來源:








1.4K會員
475內容數
記錄一些關於咖啡、美食、與美學生活的感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