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裝看不見並沒有比較好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連一丁點喊累的力氣都不剩,

奮力抵抗那些負面的東西,

稍有懈怠就是反撲,

流沙一樣的水鬼,

被抓住就再也不能掙脫。


好好休息成為祝福的話,

變成某個人放在心底的願望,

由衷的期盼醒來時身輕如燕,

鬧鐘叫醒的是萬念俱灰的殼。


沒有休息的大腦已經過載,

身體每天都懲罰少睡的我,

強制關機的恐懼變成又來了,

我假裝看不見那些徵兆。


假裝看不見的話會不會從此消失呢?

假裝我很好會不會真的很好?

入戲久了就出不來了吧?

時間拉長就治療一切了嗎?


就像休息不夠身體會強制關機,

面具戴久了總會不小心露出沒化妝的樣子。


必須以真面目見人時,

希望不是自己一個人。

raw-image


3會員
99內容數
寫我看到的,寫我想到的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胡川荷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原來這裡沒有我的位子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我選擇相信你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他連自己都騙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那些被喚起的回憶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新的元素打亂原有的秩序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原來傷口一直都在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小說推薦║怯喜《假裝一聽菠蘿罐頭》:求你看!書名:假裝一聽菠蘿罐頭 作者:怯喜 閱讀管道:晉江 發文日:2023年12月(舊文重發) 文案: 岑青檸在異國機場遇見一個男人。 人群往來,他閒散地倚在欄桿邊,制服挺括,肩寬腰窄,比她畫過的任何一個人都正。 她舔舔唇,起了賊心。 可惜,搭訕未果。 在她用英文問今晚
Thumbnail
avatar
Nina
2024-04-03
甲狀腺檢查看什麼科?小心看錯醫生跑錯科!甲狀腺亢進是一種常見的內分泌疾病,導致身體代謝過度快,出現焦躁不安、怕熱盜汗、心悸、活動變喘、體重減輕等症狀。本文介紹了甲狀腺亢進的症狀和診斷方法,並提供甲狀腺亢進患者的日常生活注意事項。
Thumbnail
avatar
康舟診所 Wholesomeship
2024-03-25
假裝是詩 〈最後〉(今年我看過最瘋狂的是什麼?)人終歸上岸 / 又再下海 / 你說不一樣 / 但還不是一樣
Thumbnail
avatar
APOW
2024-01-25
再專業的技術包裝,內容虛假又空泛的媒體作品,我也不想看。前些日子,聽一個KOL談到媒體走向,他認為觀眾喜歡看高專業製作的影片,未來大勢仍會回歸到傳統媒體。 我很不認同。 我曾在今(2023)年1月寫下《不想再浪費時間看新聞》提到「假新聞和偏頗立場已經讓我無法建立信任感」。 我認為,比起技術專業、製作精良的影片,普羅大眾更喜歡真誠、有靈魂的內容。
Thumbnail
avatar
茹(MS. Leona)
2023-04-28
【覺察力】動機盲點:害怕損害自身利益,卻對不道德行為假裝沒看見『動機盲點』,在描述結構性質上的失敗,在不符合自身利益的考量下,忽略他人的不道德行為。 1998年賓大足球隊的助理教練桑德斯,被檢舉猥褻一名11歲男童,他也向男童母親坦誠犯錯並致歉,接獲檢舉的校警便視為結案。桑德斯因為參與足球慈善活動而有機會認識很多孩子。 隔年,桑德斯自賓大退休,但仍保有體育館內辦
Thumbnail
avatar
Alicia Lee
2023-02-16
我們一直假裝沒有看見對方的惡海她們兩人頭靠著頭輕輕搖晃,慢慢的把身體舒展開,互相支撐倚靠著對方,卻又獨立於彼此。有一些段落需要當對方的支點讓她綻放;有一些段落則是把自己的重量堆疊在對方身上,大多數的時候,兩個人相互呼應的獨自擺動著。
Thumbnail
avatar
K
2022-07-05
【職場讀書人選書】從小說的複眼 看見我們假裝看不見的現實—《複眼人》 不論是災難類或「反烏托邦」主題,這類的作品之所以迷人,除了通常具有壯闊、巨觀的場面外,那種建立在已知事實基礎之上,卻明確知道這些事情發生機率極低的「安全感」,或許也是重要的因素。就如同玩遊戲一般,是一種體驗,卻不需要因此承擔損失什麼的風險。然而,《複眼人》卻是一本完全不同的作品,其中依舊虛實交錯
Thumbnail
avatar
職場讀書人
2022-01-28
中秋節看了賈樟柯的《江湖兒女》:江湖即是「失家園」 江湖即是「失家園」。像電影中的男女主人公,被國企拋棄,失去了歸宿。只得自尋出路。三峽庫區的移民,江水淹沒了他們的土地房屋,也失去了家園。土地被徵用,房屋被拆遷,同樣失去了家園。男女主人公漂泊一生,卻始終渴望擁有家園和得到歸宿。
Thumbnail
avatar
江上小堂
2018-09-26
4. 專業、民意與政治的共伴效應:從輿論看颱風假的社會意涵(下)在前篇分析、釐清風災輿論之餘,幾個線索均指向一批隱藏的關鍵角色,他們不但提供結構化問題的最後一片拼圖,對照之下也讓圖像代表的意涵變得清晰。這些彼此鑲嵌而連動的結構角色,經常反映出挑戰你、我直覺的訊息,而作為嵌合於其中的能動主體,我們又該如何自處,甚或力謀切入、帶來轉變呢?
Thumbnail
avatar
Lynn 陳怡霖
2018-07-17
3. 專業、民意與政治的共伴效應:從輿論看颱風假的社會意涵(上)瑪莉亞颱風「快閃」過境,留下颱風假的熱議。全民工時調整是件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事,故風災的來襲往往是對縣市首長應變處置的一大考驗。天象的瞬息萬變使得輿論也不斷轉動著風向球,「四點鐘之亂」、「雙北不同調」皆首見於風災天,輿論在作為百民心聲抒發時,是否也隱含更多結構性問題的存在,亦或兩者其實互為因果?
Thumbnail
avatar
Lynn 陳怡霖
2018-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