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知的危險-台灣太空垃圾介紹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太空垃圾是一個相對較新的議題,儘管目前它似乎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影響不大,但其實它與我們的生存和生活便利性息息相關。由於太空垃圾問題尚未引起足夠的重視,因此我們有必要推廣這個議題,本文主要會介紹台灣的太空發展和太空垃圾現狀。

台灣的太空垃圾非常少,幾乎可以說沒有,主要的太空垃圾來源都是台灣研發火箭試飛時產生的,或是台灣發射的幾顆衛星退役後留下的,至於為什麼台灣的太空垃圾會這麼少呢?這需要從台灣的太空發展史來暸解。

台灣的太空發展史可以追溯到1990年代。1991年,國家太空中心正式成立,負責規劃和執行台灣的太空計劃。1994年,台灣啟動了主要的衛星系列「福爾摩沙衛星」,這也代表著台灣進入了太空時代。

福爾摩沙衛星系列  摘取:國家太空中心

福爾摩沙衛星系列 摘取:國家太空中心

福爾摩沙衛星系列介紹:

1999年福爾摩沙一號正式發射,這標誌著台灣首顆主研發衛星成功發射,主要進行電離層和磁層的研究。在2004年正式退役,結束任務。

2004年福爾摩沙二號正式發射,主要任務是高解析度地球觀測,用於災害監測、環境觀測等,增強了台灣在地球觀測領域的能力。在2016年成功身退,光榮除役。

2006年福爾摩沙三號正式發射,主要任務用於氣象和大氣科學的研究,提高了全球氣象預報,增強了對颱風和其他氣象觀測的能力。在2020年結束任務。

2017年福爾摩沙五號正式發射,主要任務是自主研發的高解析度遙測衛星,用於地球觀測和科學研究,它提升了台灣遙測技術和數據應用方面的能力。目前還在運行中。

2019年福爾摩沙七號正式發射,主要任務是接替福爾摩沙衛星三號,用於氣象觀測,特別是低緯度和熱帶地區的氣象數據收集,目前也還在運行中。

2019年福爾摩沙八號計畫室正式成立,目前正在規劃中,預計在2025年發射第一枚衛星。

台灣除了福爾摩斯衛星系列以外,還有一顆具有代表性的衛星「烈風者」,2023年正式發射成功,主要任務是收集氣象數據、災害應急和氣候研究,它提升了台灣在氣象觀測和預測方面的能力,目前它還在運作中。



探空火箭「HTTP-3A」   摘取:國家太空中心 FB貼文

探空火箭「HTTP-3A」 摘取:國家太空中心 FB貼文

探空火箭計畫:

台灣在太空領域除了發展衛星以外,還開始發展探空火箭計畫,這個計畫自1998年開始執行,至今仍在進行。推測這個計畫也是台灣太空垃圾主要來源之一。由於這個計畫涉及到了一些機密,所以大部分的資料都是不公開的。

近期,台灣的太空領域發展越來越迅速,因此太空垃圾的議題也變得日益重要。台灣的太空垃圾主要的兩大來源來:已退役的衛星和探空火箭計畫。截止至今,福爾摩沙衛星系列中已有三顆衛星退役,其中只有福衛一號在退役19年後於2023年返回地球並燒毀,其餘顆衛星仍在太空中運行,成為太空垃圾的一部分。

台灣的另一個太空垃圾來源是探空火箭計畫。由於這是一個測試性質的計畫,成功與否不一定,因此失敗時火箭可能會墜入海洋,對海洋生態環境造成影響,同時也會產生太空垃圾。儘管大多數掉入海洋的火箭都會打撈上岸,但無法保證會被完全打撈回收,這些太空垃圾對海洋的生態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如果失敗的火箭未進行打撈,將對海洋生態造成更大的影響,然而,由於此計畫未對外公開,我們只能推測其影響程度。

目前台灣的太空垃圾:

目前來看,台灣的太空垃圾問題仍處於發展初期,尚未對地球生活造成顯著影響,然而,我們希望台灣在未來發展太空任務的同時,也能夠同等重視太空垃圾的議題,以免其對地球居民的生活產生不良的影響。


資料來源:

https://www.tasa.org.tw/history_prog.php?c=20021806&ln=zh_TW

https://www.tasa.org.tw/inprogress.php?c=20022501&ln=zh_TW

https://www.tasa.org.tw/history_prog.php?c=20021801&ln=zh_TW

https://www.tasa.org.tw/history_prog.php?c=20021802&ln=zh_TW

https://www.tasa.org.tw/history_prog.php?c=20021803&ln=zh_TW

https://www.tasa.org.tw/inprogress.php?c=20021501&ln=zh_TW

https://www.tasa.org.tw/inprogress.php?c=20021502&ln=zh_TW

https://www.tasa.org.tw/inprogress.php?c=20022401&ln=zh_TW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639546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磁吸分享站
8會員
9內容數
分享各種有關太空、天文、地球科學 的學習知識分享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隨著國際間對月球資源的競爭加劇,本文探討為何現階段各國急於返回月球,以及未來可能發掘的資源與人類的太空任務計劃。分析了月球的稀有金屬、氦與水等資源的潛在價值,同時也反思了太空科技在國際間角力中的角色與未來發展。透過對科普文章的分析,揭示了這些知識如何啟發讀者對未來探索的想像。
Thumbnail
隨著國際間對月球資源的競爭加劇,本文探討為何現階段各國急於返回月球,以及未來可能發掘的資源與人類的太空任務計劃。分析了月球的稀有金屬、氦與水等資源的潛在價值,同時也反思了太空科技在國際間角力中的角色與未來發展。透過對科普文章的分析,揭示了這些知識如何啟發讀者對未來探索的想像。
Thumbnail
我們東華BOWL來租於113年上學期,透過訪談及問券調查,初步了解東華大學的垃圾及回收流向,希望能藉由簡單的方式呈現給大家,真的~如果你一定會製造出這個垃圾,至少做到好好丟垃圾吧! 也想告訴各位讀者,當垃圾被丟進垃圾車,不會消失在這個世界上,而是會以另一種方式,存在我們的地球、我們的大地。
Thumbnail
我們東華BOWL來租於113年上學期,透過訪談及問券調查,初步了解東華大學的垃圾及回收流向,希望能藉由簡單的方式呈現給大家,真的~如果你一定會製造出這個垃圾,至少做到好好丟垃圾吧! 也想告訴各位讀者,當垃圾被丟進垃圾車,不會消失在這個世界上,而是會以另一種方式,存在我們的地球、我們的大地。
Thumbnail
有些小行星完全由金屬組成,例如:天然不鏽鋼、鎳、鐵等等。 這類金屬是非常好的太空建築材料,因為不同於石質材料,可以彎折、延展不斷裂。
Thumbnail
有些小行星完全由金屬組成,例如:天然不鏽鋼、鎳、鐵等等。 這類金屬是非常好的太空建築材料,因為不同於石質材料,可以彎折、延展不斷裂。
Thumbnail
太空垃圾這個議題近幾年才開始逐漸受到重視,但早在好幾年前就因為太空垃圾而發生過意外。本文章將會介紹兩起較為重大的太空垃圾事故。同時,也將分享美國開出的首張太空垃圾罰單。
Thumbnail
太空垃圾這個議題近幾年才開始逐漸受到重視,但早在好幾年前就因為太空垃圾而發生過意外。本文章將會介紹兩起較為重大的太空垃圾事故。同時,也將分享美國開出的首張太空垃圾罰單。
Thumbnail
太空垃圾是一個相對較新的議題,儘管目前它似乎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影響不大,但其實它與我們的生存和生活便利性息息相關。由於太空垃圾問題尚未引起足夠的重視,因此我們有必要推廣這個議題,本文主要會介紹台灣的太空發展和太空垃圾現狀。
Thumbnail
太空垃圾是一個相對較新的議題,儘管目前它似乎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影響不大,但其實它與我們的生存和生活便利性息息相關。由於太空垃圾問題尚未引起足夠的重視,因此我們有必要推廣這個議題,本文主要會介紹台灣的太空發展和太空垃圾現狀。
Thumbnail
地窄人稠的台灣,適合廢田種電乎?台灣有這樣的條件嗎?為了廢核,搞風電,搞緑電,是不是有些搞錯方向。 我自己不具備這方面的專業,但有興趣鑽研這方面的議題,曾看過不少文獻。我自己沒有答案,但是,看到這一張〔國家地理雜誌〕2023年攝影大賽得獎相片,使得我產生很大的疑惑與感觸!
Thumbnail
地窄人稠的台灣,適合廢田種電乎?台灣有這樣的條件嗎?為了廢核,搞風電,搞緑電,是不是有些搞錯方向。 我自己不具備這方面的專業,但有興趣鑽研這方面的議題,曾看過不少文獻。我自己沒有答案,但是,看到這一張〔國家地理雜誌〕2023年攝影大賽得獎相片,使得我產生很大的疑惑與感觸!
Thumbnail
廚餘回收不僅能降低堆填區的壓力,減少焚燒成本和碳排放,還有助於減少對環境的負擔。在廚餘回收過程中,處理和分類是一大挑戰,同時也需要培養民眾對廚餘回收的意識。
Thumbnail
廚餘回收不僅能降低堆填區的壓力,減少焚燒成本和碳排放,還有助於減少對環境的負擔。在廚餘回收過程中,處理和分類是一大挑戰,同時也需要培養民眾對廚餘回收的意識。
Thumbnail
這篇文章匯集了<天下雜誌>刊載與環境相關的文章,整篇文章篇幅適中,適合1小時左右的閱讀。
Thumbnail
這篇文章匯集了<天下雜誌>刊載與環境相關的文章,整篇文章篇幅適中,適合1小時左右的閱讀。
Thumbnail
太空垃圾到底是什麼?它會對我們人類造成威脅嗎?我們應該要怎麼處理它? 近幾年來太空科技產業在台灣越來越受關注,各國也發射了許多火箭和衛星到太空中,目前有 5000 顆人造衛星包圍著地球,它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便利。但同時衛星造成的碎片垃圾也對我們造成了威脅,我們不應該忽視它。
Thumbnail
太空垃圾到底是什麼?它會對我們人類造成威脅嗎?我們應該要怎麼處理它? 近幾年來太空科技產業在台灣越來越受關注,各國也發射了許多火箭和衛星到太空中,目前有 5000 顆人造衛星包圍著地球,它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便利。但同時衛星造成的碎片垃圾也對我們造成了威脅,我們不應該忽視它。
Thumbnail
日本政府宣佈福島核電廠將排放含氚廢水入海,這將對海洋生物和我們的飲食產生影響。 瞭解如何避免重金屬中毒,同時獲取足夠營養是當前必須面對的問題。 在混亂的未來,個人內心的問題也將逐漸浮現。 土星和海王星的合相,暗示著更多真相和挑戰將出現在未來。
Thumbnail
日本政府宣佈福島核電廠將排放含氚廢水入海,這將對海洋生物和我們的飲食產生影響。 瞭解如何避免重金屬中毒,同時獲取足夠營養是當前必須面對的問題。 在混亂的未來,個人內心的問題也將逐漸浮現。 土星和海王星的合相,暗示著更多真相和挑戰將出現在未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