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官方認證新科技降低核廢料放射性80%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核三廠到底該延役或除役,最近又引起廣泛討論,5月29日行政院長卓榮泰在立法院接受質詢時表示:(核電需要處理核廢料,代價龐大,同時也有核能安全的顧慮,這些都缺乏可量化的標準) 

如此的反核理由幾十年未變,但科技飛快的演變似乎帶來了長夜將盡前的一點曙光。 

曾經服務於歐洲核研中心、目前在瑞士核能開發商Transmutex任職的技術團隊,提出了一種劃時代科技:能大幅降低核廢料中高達八成的放射性。

瑞士核廢料的監理機構進行了數月的審查,也證實了這個結論。同時確認的還包括該公司能將核廢料的放射性從長達數十萬年減少到500年以內,該技術可適用於目前各國99%的各種核廢料;甚至在核電廠萬一發生意外時,Transmutex的核能設備也能在千分之二秒之內立刻停機。

在全球幾十年的反核恐核之後,由於2050年的聯合國淨零目標壓力巨大,各國都加速轉向至低碳排的發電方式,在去年的COP28 (2023年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中,美加英法韓等22個國家承諾,在未來25年內將增加核能發電量兩倍,但相對於各國對於核廢料處理的最佳方式仍所知有限,下這樣的決心顯然只是為了達到減碳目標交差。

於此同時,芬蘭計劃在2025年將啟用世界第一個深入地下450公尺的核廢料儲存槽,儲存目標超過十萬年。

很明顯,除非Transmutex技術獲得廣泛採用,類似芬蘭模式或其他型態的核廢料儲存槽在未來25年間將大幅增加。

一句話概括,Transmutex的技術,就是將一種元素轉化為另一種元素,也就是同位素。該技術是由歐洲核研中心物理實驗室前總監魯比亞領導開發。該中心目前已經成功運用粒子加速器,將釷這種放射性比較弱的元素轉化為(鈾同位素)。

因此,若將粒子加速器與核電廠相連,產生出的(鈾同位素)便能用於裂解發電。這與一般核電廠使用的鈾不同之處在於:(鈾同位素)不會產生鈈或其他高放射性核廢料。根據Transmutex公司的研究成果及瑞士官方驗證,這個流程產生核廢料的放射性降幅達到八成。

目前實務上的困難在於:一般核電廠不可能編列天文數字的經費採購粒子加速器。最近媒體經常提到的芬蘭OL3核電廠初期預算為美金30億,雖然最終成本因工程延宕及通膨等因素暴增至80-100億美金,但歐洲核研中心的一部強子對撞機就超過50億美金。位於竹科的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2014年完成的台灣光子源粒子加速器,耗資約美金4億,但其使用目的主要在於研究,與Transmutex提出的創新技術與流程截然不同。

avatar-img
1會員
1內容數
劃時代科技突破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扣掉核融合,即便今年已經聽到輸出大於輸入的好消息,走到商轉、普及,進而開始改變世界,筆者大概看不到了,依照經驗幾十年跑不掉。技術的驅動力如此,但這只是指整個系統的技術性,人性的驅動力是什麼?這個答案,叫做「市場」。
【雙魚之論】英文拷到 G / D 找中文翻譯 今天,有反核文章:想學瑞士/核電應如期除役且不再新建。 問題是:瑞士有豐富的水力資源、核能到2050才完全停止、還可以隨時向臨國德、法、奧、義等國交易買電(包括核電),當然也可以售電(見Swissgrid)。反核人士為何不說這點?德國廢核且風
對於核電,一個是看未來,一個是看現在。 原本支持將核電納入台灣能源選項,以對應未來因為AI而爆發的用電需求,以及若被中共封鎖時因為LNG頂多能支持一週時間然後台灣就斷電的經濟部長,在與民進黨立委吃過飯後,立場完全改觀倡言「已能滿足客戶」,那未來呢?
Thumbnail
立法委員郭昱晴今(29)針對核安會、經濟部之核電廠延役與新型核能規畫相關專題報告,提出「延役可行性」、「核融合技術研究方向」、「國內技術研究量能」三大方向質詢。
Thumbnail
用電一直被視為是破壞環境的主因,而目前的核能發電又讓人有很多的疑慮。 核電廠是使用核分裂產生能量,即是透過將重核(如鈾、鈽等)的原子核分裂成兩個較輕的核,在過程中同時釋放大量能量來達到發電的目的。 核融合就正好相反,它會將輕元素(通常是氫同位素)的原子核合併成更重的核,藉此釋放出巨大的能量來發電
Thumbnail
立法委員郭昱晴今(28)於核安會業務報告後,針對台灣核電議題三大面向「核廢處理」、「電價成本」、「發展前景」提出質詢,並督促核安會加強其社會溝通能力,以利政策推行、獲得民眾信任。
Thumbnail
ESG今周刊|核能電廠 沒有核災威脅!比爾蓋茲、童子賢都為核融合前景按讚,為何美國小型核電廠SMR仍胎死腹中? 各國積極衝刺零碳發電政策,小型核能電廠(SMR)因為沒有核災威脅,可以快速設廠而被寄予厚望,但是核廢料、成本太高的問題仍然無法解決。 以今周刊品牌的影響力,文中提到…
Thumbnail
本文講述了核能的產生、核裂變、核衰變、核嬗變反應、U-235的核裂變、連鎖反應、核能威力之謎,透過核能的簡介帶你進入核能的世界
核能電池的技術,在半世紀前就已經運用了,且運用在太空。輻射污染方面似乎不用過於擔心。不過,原子爐體積變小、數量變多,核擴散的效率就會減弱。於是,為避免恐怖份子為非作歹,主要國家將核能技術控制得很嚴密。為此,必須適度誇大核能恐怖,即便不一定是真相。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扣掉核融合,即便今年已經聽到輸出大於輸入的好消息,走到商轉、普及,進而開始改變世界,筆者大概看不到了,依照經驗幾十年跑不掉。技術的驅動力如此,但這只是指整個系統的技術性,人性的驅動力是什麼?這個答案,叫做「市場」。
【雙魚之論】英文拷到 G / D 找中文翻譯 今天,有反核文章:想學瑞士/核電應如期除役且不再新建。 問題是:瑞士有豐富的水力資源、核能到2050才完全停止、還可以隨時向臨國德、法、奧、義等國交易買電(包括核電),當然也可以售電(見Swissgrid)。反核人士為何不說這點?德國廢核且風
對於核電,一個是看未來,一個是看現在。 原本支持將核電納入台灣能源選項,以對應未來因為AI而爆發的用電需求,以及若被中共封鎖時因為LNG頂多能支持一週時間然後台灣就斷電的經濟部長,在與民進黨立委吃過飯後,立場完全改觀倡言「已能滿足客戶」,那未來呢?
Thumbnail
立法委員郭昱晴今(29)針對核安會、經濟部之核電廠延役與新型核能規畫相關專題報告,提出「延役可行性」、「核融合技術研究方向」、「國內技術研究量能」三大方向質詢。
Thumbnail
用電一直被視為是破壞環境的主因,而目前的核能發電又讓人有很多的疑慮。 核電廠是使用核分裂產生能量,即是透過將重核(如鈾、鈽等)的原子核分裂成兩個較輕的核,在過程中同時釋放大量能量來達到發電的目的。 核融合就正好相反,它會將輕元素(通常是氫同位素)的原子核合併成更重的核,藉此釋放出巨大的能量來發電
Thumbnail
立法委員郭昱晴今(28)於核安會業務報告後,針對台灣核電議題三大面向「核廢處理」、「電價成本」、「發展前景」提出質詢,並督促核安會加強其社會溝通能力,以利政策推行、獲得民眾信任。
Thumbnail
ESG今周刊|核能電廠 沒有核災威脅!比爾蓋茲、童子賢都為核融合前景按讚,為何美國小型核電廠SMR仍胎死腹中? 各國積極衝刺零碳發電政策,小型核能電廠(SMR)因為沒有核災威脅,可以快速設廠而被寄予厚望,但是核廢料、成本太高的問題仍然無法解決。 以今周刊品牌的影響力,文中提到…
Thumbnail
本文講述了核能的產生、核裂變、核衰變、核嬗變反應、U-235的核裂變、連鎖反應、核能威力之謎,透過核能的簡介帶你進入核能的世界
核能電池的技術,在半世紀前就已經運用了,且運用在太空。輻射污染方面似乎不用過於擔心。不過,原子爐體積變小、數量變多,核擴散的效率就會減弱。於是,為避免恐怖份子為非作歹,主要國家將核能技術控制得很嚴密。為此,必須適度誇大核能恐怖,即便不一定是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