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可以,其實是增加的耗損汙染,以其他形式轉移出去,不是消失。我們可以做的是增加再利用率,以及發展更新的能源,例如核融合這個物理聖杯,筆者身為物理學家已經等很久了,數十年前就說要再50年,現在還是50年。為何如此期待?這才是真正可能改變一切的東西。要不然,人類還困在石化燃料的世界中,各種綠能其實都是透過石化業及其相關生產出,只是提高了再利用率,節了流但沒開源。
扣掉核融合,即便今年已經聽到輸出大於輸入的好消息,走到商轉、普及,進而開始改變世界,筆者大概看不到了,依照經驗幾十年跑不掉。
技術的驅動力如此,但這只是指整個系統的技術性,人性的驅動力是什麼?這個答案,叫做「市場」。
現代世界就是進步的工業社會,工業生產出的產品,需要有販賣的市場。傳統上對搶市場的概念,一般人還脫離不了賣棉布的邏輯,就是工業革命後,英國紡織機打爆全世界手工業者的故事。而為了搶市場,早期帝國主義出現,透過武力建立殖民地、附庸國,好銷售本國過剩的產品。
兩次大戰後可不是這樣了,生產多餘產品銷售,也得要當事國買得起,故而在本質上,這是一種取代,機紡布取代手工布,用低價取得市場。
各位看到這有沒想到問題,或感到哪邊怪怪的?有很正常,現在不是工業革命初期,全球化後還會用這種思考的人,多半有帝國主義思維殘留。
前面10多篇就有提到技術的移轉,扣除國際安全因素,為何工業國家會想要轉移次級產業給盟國?有利可圖,工業後進國要成長,就得要買先進國的機台、技術回來生產。
這樣想就好了,台灣如果沒有生產餅乾的機械,全部都是手工餅乾,機械量產的只能進口。你如果是國內廠商,瞄準的是平價市場,那最好的方法是買機台回國生產,不是想辦法壓國外餅乾價格。
對外國來說,我們這種窮國,買得起進口餅乾的人才5%,那不如直接賣你機器,進口的走高端路線。長遠來說,如果我們因為生產餅乾賺錢,買得起進口餅乾的人從5%變成15%、50%,對外國廠商來說更好。
也就是,如果我們不提升某國的購買力,那麼我們就算有超棒的產品也賣不掉,國內市場一旦飽和就完蛋了。
這個概念很基本,但全球化讓經濟高速運轉,遂使得很多人忘了,以為只要夠努力,總可以打開市場。還有人拿賣鞋子到非洲去的故事,激勵我們正面思考。問題不是這樣,是如果人家窮到買不起鞋子,你心態再怎麼正面有個屁用。
那麼,為何工業後進國可以提高自己的購買力?在市場邏輯下,代表後進國擁有可以交換的產物。而這些產物,加工品的價值高於原物料,越精密的高單價總是較好,所以每個國家無不傾其全力加強技術,提高自己的競爭力。這個競爭力我們追本溯源,就是利用國內資源的效率。
但,這其實說來很微妙,好比說我們對某項礦物的技術利用,只能使用其50%,其他少量元素沒有提煉的能力,等於都浪費掉了。我們還是可以只靠這50%去製造產品,故而競爭力不是市場的競爭力,這裡提到的比較偏向國家整體的存量。
好比說,100萬噸我們只用了50萬噸,10年製造了10億件產品,每件賣了100元,共賺了1000億元。其他的50萬噸被浪費又如何?這10年開工廠賺到錢的就是賺到了。只是長遠來說,原本應該可以做20年的,縮短到10年了,其他50萬噸中的可利用資源,或許還有更多發展空間,也都沒有了。
更重要的是,該國在這10年間,只學到了這項礦藏的技術,且挖光完後的效益就消失。而原本慢慢來可以獲取到的其他利用技術,通通沒練到,形同人力資源耗損。
總之,我們身為工業後進國,要在這個世界上獲取競爭力,短期崛起的方式就是耗盡潛力。不然想保有強大的競爭力,方法就兩種,一種是藉由多種技術,在低中高階不同市場都能賣,另一種則是提高技術力後,專攻高階市場。
這兩者看的是能賺多少資源,若我國專攻高階市場,獲得很大的收益,獲利就能向其他國家購買自身有缺的產物,而我們就能從收穫到的產物,學到更多技術,能利用更多東西。
從戰略格局去看市場,跟做生意看市場,是兩碼子事情,我們可以用商人思維看待,但不能真的當國際政治就是買賣。
現代製造業太過複雜,產生了錯綜複雜的產業鏈、銷售對象,從原物料、加工品、產品去看,大家都可以從中賺到錢。
然而不變的是,這些產品的終端市場到底在哪?
台灣可以開礦業公司,也能開加工廠,但這些屬於產品的過程物,若沒有產品最終銷售出去,就會整條斷掉。
很奇妙的是,2008金融海嘯、1997亞洲金融風暴,明明就是我們這個世代遇到的事情,現在的大學新鮮人當年還小似乎沒感覺,或對於其影響毫無概念,跟我們同年代的,不少人也都忘了。(編:就像過再十幾年,更年輕的世代跟你說他不知道武漢肺炎是怎麼回事)
一旦終端市場的購買力大損,台灣的代工廠是直接無薪假,沒單就是沒單,沒辦法。
為何這不能只看人口?蠻複雜的,我們得要把前面10多篇都湊在一起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