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本書是基於「買進並長期持有」好公司或正確ETF的投資觀念所撰寫,任何短期間的價差投機交易,皆不在本書討論範圍內。
你問過自己:「你是誰」嗎?問過自己:「最擅長的」是什麼嗎?在投資的領域「有哪些獨特的能力」嗎?
你經營過公司嗎?你看得懂一間企業的生意嗎?你真的有能力評估一間公司的好壞,和它的股票值多少錢嗎?有沒有可能…人們在投資時最脆弱的心智,肇因於忘了去理解自己是誰,忘了先去評估自己的能力到哪裡,忘了承認自己其實沒有把握理解自己所投資的東西…。
在這一章「心智」裡頭,隱藏著投資勝敗的關鍵。你會發現人們很自然地就會誤判許多事情(3-1),而且對事物的認知會受到媒體與商業世界的操弄(3-2),有時則受到周遭朋友、同儕團體與社會環境的影響(3-3)。更糟的是,股價控制著大多數散戶投資人的心情,人們總希望股票買了就要漲,賣了就要跌(3-4),從沒想過只要買對,股票其實是一直在上漲的。
是的,只要投資正確的東西,不管你怎麼買、何時買,它終究會上漲;而且不管你怎麼賣、何時賣,它最後還是會上漲。因為長期而言,正常的股市本來就一直在上漲,正直穩當的好公司,股價當然也會一直上漲註7。
因此嚴格來說,投資只有一個基本要素,買好東西:好的股市或好的公司。這也就是為什麼:獲利在買股票的霎那間就決定了,而非在賣出時。因為如果買的是正確的指數型ETF或好公司,這些企業肯定都能穩定獲利,基本上是不可能賠錢的。
那麼…你要如果才能買到好東西,並且在投資的當下,就明確知道會有好結果呢?這取決於你的能力。你必須在投資之前就知道結果,否則一毛錢都不應該投資。
巴菲特有一個知名的投資原則,稱之為能力圈(circle of competence)。秉持這個原則,投資人只能投資自己有能力理解與判斷的投資標的,如果沒有能力,就不能投資。因為如果無法判斷所投資的企業或ETF是好是壞,一旦投資後將完全喪失心智能力,跌了往往恐懼賣出,漲了卻貪婪追高。
大多數投資人的心情之所以隨著股價上上下下,皆肇因於不了解自己所買的東西,常常只是聽某個人說,就買了自己不確定的東西。因此只能繼續到處聆聽各類專家的意見,包括來自媒體報導、財經網紅、股市老師,以及每日解盤專家的各種「相關」,但不具「因果」關係的股市資訊。切記:你的想法常常來自他人的想法,如果還記得第一章的內容的話,請試著建立自己的想法,理解你自己的能力,就會知道自己該怎麼做了。
然而,誠實面對自己,比理解自己還難,因為大多時候,我們只選擇聽我們想聽的東西(確認偏誤)。事實上,每個人的能力圈其實都很小,你不可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懂半導體產業、又懂航空、鋼鐵、金融、旅遊、食品或餐飲…。查理.蒙格曾說過,他和巴菲特所取得的成就,並不是因為能力比別人好,而是他們很清楚自己能力的侷限。
你能力的侷限在哪裡?就先把自己侷限在那個範圍裡,就不會失敗,直到對商業與投資世界有更多的領悟時,能力圈自然會漸漸擴大。善良的散戶投資人最常犯的錯,是誤信那些投資達人或股市老師,真的有能力不斷地無本當沖、精準選股,然後買低賣高,迅速致富。於是,壓根就忘了要誠實面對自己其實一無所知。
股市裡最常見的投資行為,通常都在投資人的能力之外。散戶玩股當沖時,不知道那其實是賭博;追逐熱門股時,不知道那其實是投機;把長期持有掛在嘴邊時,不知道自己其實做不到;每天到處詢問何時可以買股票,不知道擇時其實不重要;最糟的是,以為能靠技術線圖、財報或產業趨勢來選股,卻不知其實沒能力。如果你說你都做得到,那肯定是沒有誠實面對自己。
如果願意誠實面對自己,便能了解自己的能力與侷限,進而控制自己的行為。有能力理解投資(標的),才有愈強的「投資能力」,同時也愈能強化自己的「心智能力」。
理解自己的能力 → 提昇投資能力 → 強化心智能力 → 避免誤判、降低外界影響、能承受失敗
在前一個章節裡,你會發現不管是買了股票後股價下跌,或是賣出後股價卻上漲,還是選股失敗買錯股票,投資人面對這些處境,要做的事都相同:就是評估企業的未來。
如果買了一間公司,連最簡單的公司業務都沒有能力理解,或不願意去了解,怎麼會有投資能力呢?如果沒有投資能力,完全不知道自己買的企業為何,一旦股價下跌,當然會害怕而無所適從,心智能力便會完全喪失。到頭來散戶投資人只會有兩種選擇:驚恐地認賠拋售股票放棄投資,或是,不願認賠選擇長抱,然後等待有一天能夠解套。
如果投資人的能力侷限在資訊產業,就去理解資訊產業的投資標的;如果在餐飲服務業,就去理解餐飲服務業的投資標的…(依此類推),判斷其是否有長遠的競爭優勢。當然,這可能還需要一丁點基本的財會知識,以評估股票約略的合理或內在價值,但投資人不見得需要很聰明,只要別做愚蠢的事。例如:如果完全沒有評估股票的能力,就利用市值型ETF把整個股市都買下來就好了。
巴菲特在2013年給股東的信中提到,我們必須明白自己能力圈的邊界在哪,並儘量留在裡頭。這就是投資最簡單的原則,只買自己懂的東西,因為唯有如此,才能擁有正確的認知,克服誤判心理,並降低同儕與環境的影響,讓心智成為投資的助力,而非阻力。
在了解投資時外在商業行銷的影響(第一章:想法)、投資原則(第二章:原則),並洞悉內在自我心智(第三章:心智)在投資時可能帶來的誤判之後,準投資人就具備了買股票的基本能力,便可以開始進行投資(第四章:買進)了。
接下來,讓我們進入第四章,買進股票。
註7許多現金殖利率較高的股票,會因為配息後股價明顯下跌,接著再緩慢地隨時間推移上漲填息,每年不斷漲漲跌跌,容易讓人誤以為長期持有這類型的股票賺不到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