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謬論破障系列(9)

閱讀時間約 16 分鐘

【破障】

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又如何?連最基本使用標點符號也不懂用,又有何成就?不是執行著細微的分別。你談傳承的傳統,但你把英文符號「“...”」亂用一通,我又看不出你有多尊重中英文傳統的差別?

好了,進入主題。你說只管看書,不能成就,你跟足傳統上師就成就,那我只問一句:「1953年對岸滅藏行開,死了120萬藏人。然後,胡先生在90年代再下一城,往後無數藏人喇嘛自焚。跟了傳統又有何現世的助益?」

假設一個人歷經無數苦難,對人性有深切的體會,被命與運玩弄到體無完膚,且三番四次想學回一套傳統,但不同障阻下令你黯然離開,原因不外乎是你危急時要修法,盡快解決問題而獲得的答案是要你由始去修去學,那人家學過修過20年真言宗死架?你這些所謂仁波切或嘉措零智慧看穿眾生所需,又如何膽敢說自己有成就導人修佛成佛?

而另一情況是你願意跟從學習,但僧團內的在家眾毫不尊重你所學所遇,只管強行要你盲從,哪又有多值得去修?還有一種是「識少少,扮代表」自己只有半桶水,就學人教人訓斥人,我想問還值得去跟隨嗎?應該這樣說,我既有有足夠因緣和合,早已對顯教法理掌握通透,從實戰的無數挫敗中獲得無盡苦難,而且認真學習和修行已達十數年,我還用跟隨嗎?

佛法教人為何要成佛?什麼叫成佛?成佛的終極關懷又是什麼?為什麼一群受著生物機制限制的所謂高僧大德仁波切沒受過什麼人間煉獄之苦,卻有資格在旁指三道四?

第二,既然在坊間能買到法本,為什麼不能跟著來修?你既然出版得,即是允許共修,內容必定經精心編製,才會有出版的版本流通在市面,退一百步思考,就是不會修到他人走火入魔,才有最終可買的版本。難道出版是為了學術研究?從另一角度問,灌頂是為了什麼?灌頂本身的意義何在?現在最流行的結緣灌頂,灌了又如何?有多少人能鬥得過三障四魔去堅持勇猛精進?

第三,傳統和傳統是有其重要性,但要清楚一件事,傳統只適合自己以前大德生存的年代,沒有把傳統現代化,再把有用或適用的改進到適用現在資訊爆炸和互聯網連結全球的全球化時代,硬套入是相當不智,否則哪需要「略軌」的出現?把修行在傳統和現代化之間取得平衡的登展,才符合最高境地的中道佛性的意涵。

第四,如果加持一下就有大功德?哪人還用修行?修行是為了在現實生活中悲智雙運,自利利他,而非麻木偶像崇拜或權威主義就是一切。重點從不是跟不跟從傳承,而是如何按自己所需、業力和使命,修出一個能貢獻世界,救渡眾生,也能調校自己的人生達至圓滿無礙,徹底將自己的潛能,變成使命,發揮到極致,適時運用悲智去解決如珠網般極端複雜的生命問題。這才真正的成佛。

好,我就當寫此文的人是站在眾生的角度,他說的是普遍而言,事實他沒有錯,但是世人不能你認為本法時代,全世界就如你想像的那種無知,不成大器,反而我只看無知是寫此文的人,因為修行幾十年,看不出有什麼智慧,可以做到一樣米養百樣人。

這個世界總有些人根本無法靠跟隨去學習,也有些早已有靈異體質,不費吹灰之力,就能接通神佛境內的高度和智慧。作為有全能,有神通的轉世活佛,有沒有認真重視過他們的特殊存在?我只看文字的表面,我就看不出你們力有佛的能力。

正如我斗膽去挑戰你們藏密傳統,正代表我也是這類有能力靠自己,或應該如此說,只有靠自己去修行成佛,而且我經歷的宿業玩弄是30年,但我憑著先天的天蠍天秤座,加上行運射手座,擁有三個維度的能力,還有幾種能挑戰神佛權威的星體/星座+宮位的組合,能夠把所有千瘡百孔的缺失一一補闕過來。試問所謂高僧大德仁波切,你們有用心關注過特殊存在的群體嗎?

raw-image
佛學FB專頁分享

佛學FB專頁分享

【原文】

為什麼佛教那麼重視傳承--自己看書不行麼?


(一)有一點常識我想我們都應該知道,即密宗有著非常嚴格的傳承系統

藏密五大教派的祖師均源於印度,如寧瑪巴的蓮花生大師、噶舉派的帝洛巴尊者、薩迦派的布瓦巴尊者、覺囊派的月護、噶當派的阿底峽尊者,這些人全都不是憑空產生的,他們創立的宗派也都不是空穴來風,只要查閱各派的祖師傳承年表、歷代祖師傳記即可一目了然。

大圓滿的傳承體系可以如來密意傳、持明表示傳、補特伽羅耳傳等三種方式廣泛弘揚。


(二)一般的讀者僅僅是看書不可能成就

有人從未得到過任何灌頂,也未依止過密乘金剛上師,而只是搜羅了一些密法書籍,以研究考證的方式編寫密法書籍……本來密宗的歷史和道理可以講與他人,但是密法的不共甚深見解、行為、修法等,只有獲得了金剛上師的四種灌頂,圓滿修完加行,並對密乘具有不共信心的弟子才能聽聞,除此以外,於他人不能隨意宣說。其實一般的讀者僅僅是看書也不可能得到成就,因為修密法必須得到上師的傳承和竅訣,否則,如同閱讀小說那樣怎能證悟無上菩提?


(三)密法以公開的學術資料不能全盤掌握。

如果連密宗任何一個教派的教義都沒有完整、系統地學過,同時也沒有得到過任何一個教派的清淨傳承,更沒有在密法理論的引導下,在一位具德上師的指導下進行過實修,那麼在這種前提下再去探討甚或質疑密法,因他們確確實實未了解藏傳佛教的基本教義、傳承歷史與實修竅訣。如果密法可以公開的學術資料就全盤掌握,那釋迦牟尼佛也不用三轉法輪,更不用區分顯密、大小乘了。


(四)傳承具有極大加持力

無垢光尊者云:「若男若女已入此勝密,並獲得傳承教言,雖其未證悟,然以聽聞之功德力,決定速疾解脫,因彼相遇無上果法之故。」因此,蓮花生大士也云:「現見畫物即成佛,身觸彼者即成佛,聽聞彼聲即成佛,聽聞彼聲即成佛。」甚至傍生聽聞密法也照樣能得到成就,譬如前幾年,法王在給一隻老山羊傳了《七寶藏》等的傳承,老山羊臨終後便往生到了東方現喜剎土。 密宗祖師極喜金剛云:「若僅聽受此密法,七世之前定解脫。」


(五)密宗金剛上師需要具足無垢傳承與加持之雲霧

又大阿闍黎布瑪莫扎於其所著的《幻化網如鏡疏》中云:「上師即圓滿獲得內外壇城之灌頂,戒律誓言清淨,精通續部各自之意,念修儀軌(息增懷誅)諸事業等義皆運用自如,因證悟見解而不愚昧,已獲修行之體驗,各種行為與實證相連;以大悲心引導所化眾生,具足此八種法相。」大持明者革瑪燃匝尊者又補充了一條:「在此八種法相基礎上,尚需具足無垢傳承與加持之繚繞雲霧,共九種法相。」


(六) 一代又一代修行人在傳承不斷的僧才培養制度中茁壯成長

我對佛教教學談不上富有經驗,不過一點心得還是有的。從正式登入佛法殿堂的那一天起,心中就對古往今來的高僧大德不搞世間法、完全以無我利他之心行弘法布道的言行深感讚嘆,同時也為藏地獨特、嚴謹、科學的佛教教育體系而深感自豪。正是在這樣的佛法教育體制之下,一大批大成就者才脫穎而出,同時通過他們的努力,一代又一代佛教修行人又得以在綿延不絕、傳承不斷的僧才培養制度中繼續茁壯成長。

上面已引用了益西堪布和大恩上師仁波切關於傳承的開示,末學根據兩位上師的開示,對您的問題,「為何通過聲音才算得到傳承」?


以分別念談談自己的理解:

1)首先,這是傳統

益西上師在《正法明燈》中從傳授的具體方式上,分為四類傳承:(1)口耳音聲傳承:(2)口耳教授講解傳承,(3)經論實修引導傳承,(4)以心印心傳承。

《前行引導文》中說:「共稱的前譯(寧瑪派)內續生起次第瑪哈約嘎、圓滿次第阿努約嘎、大圓滿阿底約嘎的法脈流傳可以分為三種,也就是如來密意傳、持明表示傳、補特伽羅耳傳。」

在傳承的傳統中,有以上所說的口耳傳承,並沒有通過自己看經文而得到傳承的傳統。

益西上師在《正法明燈》中說:「如果我們凡夫人,以一個隨心所欲的心,隨便在這些傳統、規矩上增加、減少甚至廢棄,這樣的結果會如何呢?這會破壞傳統、破壞傳承,如果自己沒有足夠的智慧,只是以一種分別念隨意來創新,結果恐怕不會帶來真正真實、長遠、堅固的利益。而且,這樣做,開了一個很不好的頭,如果人人都按這樣做的話,一個人有一套自己的想法、有一套自己的做法,而且凡夫的分別念也是「此一時、彼一時」,最後會造成極其混亂的局面。我們的大恩上師非常尊重傳承上師的規矩,不論做什麼都嚴格按照傳統來做……」

2)其次,這種傳統有其深刻的內涵

也就說,佛法需要師承。大恩上師曾說:「一般的讀者僅僅是看書不可能成就」、「密法以公開的學術資料不能全盤掌握」。那洛巴尊者說:「一師未曾出世前,連佛之名亦不聞,千劫諸佛得成就,皆因出自上師恩。」僅僅依靠自己看書,不依止善知識,是絕不可能獲得成就的。

《正法明燈》云:「(1)口耳音聲的傳承——傳授的是諸佛菩薩和歷代祖師所傳授下來的佛法,每一次的念誦和聽聞,以代代相傳的傳承加持力,對於弟子來說,都能獲得殊勝的功德,同時也能保證佛法的完整、純正,杜絕外道偽經偽論混入佛法中,也能杜絕把佛經和菩薩論典排出佛法的邪行;

(2)口耳講授傳承——能把佛菩薩的真實密意正確地傳給後代的弟子,使弟子獲得對經論句義的正確理解,同時也能防止不依止上師以分別念隨意解釋經論的做法,還能防止外道的觀點滲入到佛法中;

(3)經論實修引導傳承——能把經論中詮示的實修關要傳給後代的弟子,使弟子不至於停留在口頭空談上,而是按照佛菩薩的言教去實修,同時也能防止僅僅把經論作為一種知識、沒有實修的關要的錯誤認識,而造謗法重罪;

(4)以心印心的傳承——是上師把自己證悟的明空無二的心性境界,以靈活、應機的方式傳授給弟子,使弟子直接了悟自心的本來面目,防止弟子迷失在無念的智慧之外,落在依然以分別念修行的歧途。」

3)自己看書沒有「傳承」的意義:您自己看書,此書您從某處請來,您或是從第一頁,或是從後面往前看,或是隨意翻到某頁,無論你以何種方式看,是誰傳您?您從誰處承接?


4)有成為天然外道的過失: 見eric 之帖所引《六組壇經》:「偶然間遇到六祖大師的弟子玄策禪師來訪,就和他談論佛法。所談的道理和過去祖師所說的相合,就以為他是自己本宗的人。」玄策禪師就問說:「大士,您得法是誰為您證明?在那裡得的法啊?」

玄覺禪師就說:「我以前聽方等經論,都是聽法師們講,都各有傳承,而不是我自己學習。以後我看維摩經,了悟佛的心印法門,但沒有經大德給我印證。」

玄策禪師說:「你是自己看維摩經而明白,若是在威音王(第一位佛)以前就可以,但在威音王后,若沒有師父傳給你法門和印證,這都叫天然的外道,不是佛教。」

末學理解,僅供參考:傳承可以包括師承,但傳承的意義比師承更為廣闊。


一、世間諸種知識可以師承,師承可能有幾代,而傳承是諸佛菩薩和歷代祖師一代一代傳授下來的佛法,法脈的清淨源流猶如金絲線一般,代代相傳無有間斷,而起到傳遞法脈作用者,都稱為傳承上師。而且,傳承還具有“保證佛法的完整、純正,杜絕外道偽經偽論混入佛法中,也能杜絕把佛經和菩薩論典排出佛法的邪行;「從上帖對傳承的分類和解釋中看,您所說的“我們有五千年的文明傳承」中的傳承的意思與佛教中傳承的內涵顯然不同。前者似乎可以理解為「歷史」。


二、世間師承的知識無有加持力

「傳授的是諸佛菩薩和歷代祖師所傳授下來的佛法,每一次的念誦和聽聞,以代代相傳的傳承加持力,對於弟子來說,都能獲得殊勝的功德」。諸佛菩薩和歷代祖師以其悲願力,出世間的三摩地的等持力,令加持之雲霧繚繞,依靠諸佛菩薩的傳承加持力,具足福德因緣的有緣眾生的信心,佛法能夠融入我們的心。

前帖已說明了把傳承僅僅理解為聲音,從而產生「為什麼聲音有傳承,文字無傳承」的問題,是對傳承的錯誤理解,下面,引用慈城羅珠大堪布的著作,再從幾個方面對「傳承」的意義進行闡釋:


1)因為密宗非常注重傳承,而且一定要口傳,目的就是為了避免假冒之法的出現。

「密法在藏地得到了弘揚,而且可以肯定地說,藏密的傳承是非常清淨的。因為密宗非常注重傳承,而且一定要口傳,目的就是為了避免假冒之法的出現。有些密宗故意用很多奇怪的名詞,外人無法理解,只有證悟的金剛上師們才能解釋,同樣也是考慮到魚目混珠的問題。另外,藏傳佛教還有一個特別之處,就是辯論,通過辯論可以澄清很多問題,無論任何一句話,都可以一直追溯,直到認定為佛陀親口所說為止,因此,藏密的教義不會有任何問題。」《黑蛇總義一》(慈城羅珠大堪布)


2)一定要有金剛上師的口傳,否則就不可能證悟密宗

「古印度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地方,很多教派聚集在一起,當時人們的思想也是很開放、很活躍、很自由的。曾經有幾千個信仰印度教的婆羅門,表面上捨棄了原來的宗教信仰,然後進入佛門,但實際上他們是為了破壞佛教,把婆羅門教的東西混雜在佛教理論中。幾個世紀以來,他們一直在很秘密地進行。不過,佛教有辦法預防這些問題。佛早就知道會有這些問題出現,所以故意不讓對方知道很多佛教名詞的真正含義。包括時輪金剛的天文星算都是這樣,有很多保密而不能公開的內容,尤其是密宗的有些名詞,雖然外道也有同樣的名詞,但真正的內涵卻是迥然有異的,所以密宗非常強調傳承,一定要有金剛上師的口傳,否則就不可能證悟密宗,因為連理論都不可能完整地理解。」《顯密異同》


3)有著極為清淨的傳承正是因為真假難辯——無論是經典、伏藏亦或淨相法,都有真有假

「藏地本來就沒有比丘尼戒的傳承,但比丘戒的傳承卻從未間斷,每一代都記錄得十分詳細,比如誰傳給了誰,誰又傳給了誰,一代一代傳戒人的傳記都有清楚的記載,迄今為止,有著極為清淨的傳承。正是因為真假難辯——無論是經典、伏藏亦或淨相法,都有真有假,所以密宗要求一定要觀察上師這一點也顯得尤為重要了!就像因明所說的一樣,要證明佛教的觀點成立,首先要證明佛是真實語者,然後就可以相信佛所說的一切法。」《藏傳佛教簡介》


4)即使文字公開了,也沒有人真正知道在說些什麼

「如果沒有真正的引導,只是很簡單地說,煩惱就是菩提、諸法是佛等等,很多人會產生不好的念頭,同時也可能造罪,畢竟世上能接受如此深奧道理的人不是很多,所以,密宗的見解還是越保密越好,只有對根機成熟的人,才能說煩惱是菩提。佛也考慮到這個問題,故而要求密宗不能公開。但保密也是相對的,也不會絕對保密,如果什麼都絕對保密,那密宗也沒有什麼存在價值了,任何人都不能知道,那還有什麼用呢?

本來正宗的密宗,是不能公開的,但如今也沒有辦法不公開了,現在外面都在大張旗鼓地銷售各種各樣密法的典籍與佛像,但我清楚,即使文字公開了,也沒有人真正知道在說些什麼,頂多知道一些皮毛而已。」《顯密異同》


5)佛的三藏十二部能不能代表佛法的存在?不能代表。

「佛法住世。佛法也有滅亡的時候。如果佛已出世,也轉了法輪,但佛法的傳承、修法都已經不存在了,則那時侯的人還是沒有修行的機會。什麼叫佛法住世?佛的三藏十二部能不能代表佛法的存在?不能代表。這是為什麼?如果這些經典的法本雖然存在,但是沒有人懂得它的修法,即法的傳承已經間斷了,那也是沒有用的。因為很多修法,特別是密法,非常講究傳承。傳承是什麼意思?就是從佛轉法輪開始,一代一代傳下來的一個一個法流叫作法脈、傳承。這是不能間斷的,如果間斷了,佛法的很多加持力就無法繼續。所以,雖然經書還在,但若沒有口傳、沒有竅訣及傳承,也就等於佛法不存在了。」《慧燈之光》


6)善知識的攝受是五種他圓滿之一

「通過長期周密細緻的觀察以後,我們就會對所觀察的上師建立起穩固的信心與正知正見,這樣就能如法地依止真正的善知識,對他的所言所行,即使當時不太理解,不好接受,也不會對上師生邪見,始終相信上師是正確的。否則,如果當初沒有如法觀察,必然會引發嚴重的後果!這方面的例子數不勝數,因此,藏傳佛教才會對觀察上師有著嚴格的要求。」《藏傳佛教簡介》

「自己看法本往往不能了解其中的真正含義,只能了解一些字面上的意思。如果前面四個條件(佛陀出世,佛已說法,佛法住世,已入聖教,善知識攝受——五種他圓滿)都存在,但善知識卻沒有給我們傳法、灌頂,不攝受我們,我們也沒有辦法真正去修行。」《慧燈之光》


7)在這些法脈當中,包含著我們肉眼看不見……無形加持

「傳承是什麼意思呢?也就是法脈。經由釋迦牟尼佛、蓮花生大師等傳承祖師一代代地傳下來的,像河流般一脈相承、從未間斷過的清淨法脈。在這些法脈當中,包含著我們肉眼看不見,但在修行過程中卻可以體會到的來自上師們的無形加持,這對我們的修行是非常重要的。」《慧燈之光》


8)沒有傳承「會產生一些問題,會有偏差」。

「如果實在沒有時間或機會得到傳承,通過看書也可以先了解一些內容,然後打坐進行自我鍛煉,但這還算不上是修法。密宗特別講究傳承,修法的時候一定要有傳承,而且必須是口傳。沒有口傳,僅在書店裡請回法本,然後像看小說一樣,書上怎麼說,你就怎麼做,這是不允許的。因為這會產生一些問題,會有偏差。因此,一定要有傳承。傳承是古往今來那些修證極高的高僧大德,一代一代不間斷地傳下來的清淨法脈。為什麼藏密修法至今都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就是因為其口傳從未間斷,一直保存下來的緣故。」《慧燈之光》

0會員
13內容數
貝瑪。囉珠,歷煉如字典,連續三年會考中文U,01年遇尖子中尖子的啟蒙,大三歲卻成熟我三十年,一年地獄特訓培育,性格突變,十年無間合作,再自創成人過動協會十年,價值觀崩潰九次重生,擁十種精神障礙。四年前腦能全開,跟尖子各佔山頭,命與運更衰,創業零發展,改詞268首。自學占星學五個月成職業,兼穴位按壓、皇帝內經和面相自救。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