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蛇金錢內控第三講:認識債務本質和延期支付效益最大化(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接續7日的文章接續討論如何評估債務和延遲支付產生的負擔風險,其實說穿了,還是得回歸到自身是否有「財務負擔能力」這回事,也就是以自身的所有資產作為負擔標準來推估需不需要進行借貸或有能力進行延遲支付。

三、自身財務負擔能力=延遲支付期限內自身收入扣除現金支出再加上持有資產實際兌現價值

好,相信看到標題,應該很多人都開始頭昏腦脹了,其實講比較白一點的說法就是你的薪水扣掉在繳利息之前的所有現金支付,也就是實際上自己能控制的持有現金,再加上你持有資產實際兌現價值,換言之就是你目前所持有可以「短時間、有效」兌現的有價物,如股票、黃金,再者是折舊率尚低的二手高價品,如車子、機台設備等等。

房子是比較特殊的存在,因為受制跟地權綁定,又加上興建成本高到會斷頭(對,有些建商如果不靠預售屋根本都會融資融到倒......),雖然房子久了會壞,但頂多就是不漲價,除非像SARS那種黑天鵝現象導致市場萎縮和現金流斷頭引起的崩盤外,一般來說長期來看還是會水漲船高,至於傳聞中共軍武統會不會崩一波?說真的,除非飛彈亂飛打進市區蛋黃區或是共軍有聲明他登岸要「清鄉」或「鬥地主」什麼英明操作,一般還是會痞痞放著啦,再不濟就像過去日治時代剛結束時找人代管土地,穩當的很(雖然按當時歷史紀錄來看,當時的土地也沒很貴,但物價卻是很可怕......)。

raw-image


啊,歪題了,總而言之,評估自己有持有的資產是否有變現能力是一件很重要的功課,尤其是房地產投資,地點對了都能起死回生,地點選錯就算價格再低就是套牢。另外,對於奢侈品(如LV包、汽車及公仔)的兌現能力真的不要太過期待,除非有管道可以炒作(完全取決於對市場的敏感度),要不然真的要有心理準備永久自藏而非能等值兌現,而真正急用時其實也幫不太上忙就是了。不過,比起過往,現行已經有專門收購二手物大型商店,也算是其中一個兌現管道。

而在做好各項評估後,再來就是要思索你能負擔多少的問題,一般來說主動收入就是最粗估的還款能力標準,但要注意的是很多人會忘記的是有時候主動收入並不一定每期穩定入帳,因此在估算負擔能力時都必須要保險降低負擔能力標準,以免還款過程中發生不可預期的意外如失業、家中突變肇致現金週轉不靈而利息累積的情形。也就是說,有多少預算就借多少錢,甚至適時的「縮表」,減少不必要花費,累積儲備現金也能降低前項意外帶來的風險。

總結來說,善用債務可以投資自己也能短期減低支付壓力,提升生活品質,但別忘了它也是雙面刃,如果沒做好對自身負擔能力的評估就貿然借貸的話,則會容易將自己推向以債養債的風口浪頭上,甚至會因為還不完的債務而喘不過氣,走上一條不歸路,因此不可不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 angolo Del Cielo
3會員
83內容數
目前這裡暫時堆一些小說存稿,之後有在考慮一些開箱文或是拍攝心得之類的文章。 小說-我居然是神明大人嗎? 日記-隨拍隨筆
L' angolo Del Cielo 的其他內容
2024/08/25
評估時間成本是否增加的概念很重要,可以讓你在生活中更有效率地運用時間和金錢。比如省下時間來賺錢,就不需要浪費太多時間在節省錢上。這篇文章分享瞭如何在生活和工作中更有效地評估時間成本是否增加的概念,並提出了一些建議,讓你更好地平衡時間和金錢。
Thumbnail
2024/08/25
評估時間成本是否增加的概念很重要,可以讓你在生活中更有效率地運用時間和金錢。比如省下時間來賺錢,就不需要浪費太多時間在節省錢上。這篇文章分享瞭如何在生活和工作中更有效地評估時間成本是否增加的概念,並提出了一些建議,讓你更好地平衡時間和金錢。
Thumbnail
2024/08/24
本文介紹瞭如何評估時間效益最大化,以及催促自己使用時間在對的地方上的方法。透過創業、投資時間在對的地方以及儘量減少補償行為等方式,讓時間成本能得到更好的利用。同時,提出了對目標的遠見性規劃以及在實現目標時要避免過度補償的建議。
Thumbnail
2024/08/24
本文介紹瞭如何評估時間效益最大化,以及催促自己使用時間在對的地方上的方法。透過創業、投資時間在對的地方以及儘量減少補償行為等方式,讓時間成本能得到更好的利用。同時,提出了對目標的遠見性規劃以及在實現目標時要避免過度補償的建議。
Thumbnail
2024/08/18
時間成本在人生規劃中非常重要,但經常被忽略。本文探討時間成本的概念和計算方式,並提供了一「時間該值多少?」及時間成本對於工作、通勤、生活的影響,以及對待時間成本的著墨。
Thumbnail
2024/08/18
時間成本在人生規劃中非常重要,但經常被忽略。本文探討時間成本的概念和計算方式,並提供了一「時間該值多少?」及時間成本對於工作、通勤、生活的影響,以及對待時間成本的著墨。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想問一下大家,每天錢財進進出出,可能是薪水、房租、投資的收入、可能是日常消費、教育金、孝親費、房貸的支出。你有檢視過自己或家裡的財務健康度嗎? 就是做財務健檢,了解財務體質。 理財規畫不是盲目投資,而是先透過盤點自己財務的現況,以及規避會遇到的風險,再計畫完成財務目標,才不會迷失方向。
Thumbnail
想問一下大家,每天錢財進進出出,可能是薪水、房租、投資的收入、可能是日常消費、教育金、孝親費、房貸的支出。你有檢視過自己或家裡的財務健康度嗎? 就是做財務健檢,了解財務體質。 理財規畫不是盲目投資,而是先透過盤點自己財務的現況,以及規避會遇到的風險,再計畫完成財務目標,才不會迷失方向。
Thumbnail
在財務規劃和投資領域,有些專家和投資者認為適度的負債可以促進資產的增長。這種觀點背後的主要原理包括槓桿效應、通膨保護及稅務效應。本文將詳細探討這些原理以及如何謹慎管理負債以達到最佳效果。
Thumbnail
在財務規劃和投資領域,有些專家和投資者認為適度的負債可以促進資產的增長。這種觀點背後的主要原理包括槓桿效應、通膨保護及稅務效應。本文將詳細探討這些原理以及如何謹慎管理負債以達到最佳效果。
Thumbnail
資產配置第一步:每月資產盤點 + 每月收支紀錄(記帳) 資產配置第二步:做好風險管理 所謂的風險管理,就是當發生意外的時候,可以有備援金可作使用。不論是用在自己身上,或是用在家人身上,都是很大的幫助。
Thumbnail
資產配置第一步:每月資產盤點 + 每月收支紀錄(記帳) 資產配置第二步:做好風險管理 所謂的風險管理,就是當發生意外的時候,可以有備援金可作使用。不論是用在自己身上,或是用在家人身上,都是很大的幫助。
Thumbnail
上一篇提到,6月3日的兩筆利息收入,其中有一筆的數字對不起來,現在終於搞懂了。
Thumbnail
上一篇提到,6月3日的兩筆利息收入,其中有一筆的數字對不起來,現在終於搞懂了。
Thumbnail
信貸投資的本質和風險 信貸投資的本質是利用銀行借貸的資金進行投資。這筆錢並非憑空而來,而是預支了未來的收入,因此必須按期還本付息。 未來如果收入中斷或減少,將承擔沉重的經濟壓力來償還信貸。 風險包括無法預測的市場波動、投資標的的選擇錯誤、利率變動以及個人信用評級的降低,這些因素都可能導
Thumbnail
信貸投資的本質和風險 信貸投資的本質是利用銀行借貸的資金進行投資。這筆錢並非憑空而來,而是預支了未來的收入,因此必須按期還本付息。 未來如果收入中斷或減少,將承擔沉重的經濟壓力來償還信貸。 風險包括無法預測的市場波動、投資標的的選擇錯誤、利率變動以及個人信用評級的降低,這些因素都可能導
Thumbnail
深入討論了對待債務的不同態度,從「負債」到「理債」的轉變,以及對好債和壞債的觀點。作者點出債務本身是中性的,是持有人的作為才是關鍵,並強調理債在理財中的重要性。提倡透過教育改善對於資金運用、債務的分類及理財工具使用的認識,降低因無知而背債的風險,為自己建立友善金融狀態。最後提出了一些問題供讀者討論。
Thumbnail
深入討論了對待債務的不同態度,從「負債」到「理債」的轉變,以及對好債和壞債的觀點。作者點出債務本身是中性的,是持有人的作為才是關鍵,並強調理債在理財中的重要性。提倡透過教育改善對於資金運用、債務的分類及理財工具使用的認識,降低因無知而背債的風險,為自己建立友善金融狀態。最後提出了一些問題供讀者討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