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負債惡性循環與標籤:從正確看待「債務」,由「理債」開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不知道大家身上是否有無債務?你會怎麼去形容有債務的自己?

是會用「負債」形容呢?還是會說自己如何「理債」?

負債只呈現背負著債務,其他也很難深究,並且這詞讓人感受負向,沒能量。

理債一詞,就能去學習區辨好債壞債,並且呈現出當事人的主體,清楚自己的資產配置(債務的流向也是一種金流)。

 

勻勻自己的經驗是,使用「負債」一詞的時候,感受是覺得很糟且無力,而且呈現出一點都沒金錢觀念的狀態。然而,當我開始積極面對自己財務現況與建立理財觀的時候,其中,翻轉我對於債務的看法,就是由「理債」一詞開始,這詞中性許多,債務本身是中性的,是持有人的作為才是關鍵!也讓我更能著重在「管理」、「理性分配我的金錢去規劃償還時程」,更著重在「理」這個動作,相關的討論有點少,但是我認為這值得好好為「理債」寫一篇。

 

我認為,理財裡面,應包含理債、理財、理自己如何看待金錢及如何使用金錢等。

 可能大家看過很多文章會說:「理財前,先理債」,不過這樣的假設或說法,常常就是用一種債務是不好的觀念去講,或是很快帶過,提到的時候總是一句「先還債才可以理財。」


勻勻認為重要的不是先後順序,而是如何處理債務更是理財中的很重要一部分。特別是正確看待「債務」,並理解自己的金錢使用習慣、所使用的理財工具與槓桿原理這些,才能正確的「理財」。

實際上,債務裡面,會因為使用者的用途與資金配置,而區分成

好債→能帶來增值與提供更大的利潤空間  v.s. 壞債→持續帶來高利率利息增加債務累積,而無法提升生活品質,甚至影響基本生活花費

 

一個人身上可能有很多無形債務,透過良好理債,信用分數仍是高的。

一個人身上可能有很多無形債務,透過良好理債,信用分數仍是高的。



有負債的人其實分成很多種,甚至不乏許多有錢人,在他們的思考裡面,並不把「債務」當作債務,而是一種資金轉移與挪用或放大獲利的手段。


其中有一個關鍵是「信用」:個人的信用額度、信用分數評比影響了我們能夠運用、借貸的資源及資金,更是影響銀行、大眾對於個人持有「債務」的看法。


不過,對於很多小資族、小康家庭,債務就會是避之惟恐而不及,教育中就會是用一種負向的觀念去恐嚇教育,而沒有去深究與討論,以至於一些人都會搞到事情很大條了,才再找債務協商、清算或親友協助救援等,導致理債一詞,往往緊接而來就是信用破產、債務協商、申貸等等,讓人避之唯恐不及,而無法回歸理性討論。

 

勻勻我不禁重新思考,如果我們教育中,有把對於資金運用、債務的分類及各種理財工具使用的方式好好介紹,還有一些銀行、信用卡的運作邏輯講清楚,讓我們有基礎的認識,類似通識課或必修那樣,是否可以減少因無知而背債、卡債族、被話術騙而莫名滾一堆利息背債的人?


當然現在很多新興投資商品或各種金融商品話術等等,要說明清楚真的蠻麻煩,所以才會有這種一味認為負債就是不好很糟的說法,避開所有風險行為以策安全?

不過,人生在世,哪種行為沒有風險呢?

我們都是選擇相對低、可承擔的風險、對自己有利,或正期望值的事情而做。 就連借貸這種行為,銀行也是透過信用分數評估風險高低而計算利息XD

(雖然我覺得很弔詭的是這世界真的對窮人、弱勢、無知者極度不友善,越沒能力則要支付更多利息,哈,也許是學費嗎?不學聰明一點,就等著被敲詐或占便宜?)


以上我繳了很多慘痛學費,綜合一些社會觀察,與看了一些書籍、影集、影片的心得。

 那麼接下來陸續撰文分享幾個我覺得很受用的好書與文章。

 

先拋出一些問題跟大家共同討論與思考:

  1. 你們所認為的好債跟壞債分別是什麼?你們會怎麼定義債務的好壞?
  2. 談到債務時,恐怖的是利息呢?還是槓桿呢?還是看%數呢?

(想到再慢慢增加XD)

avatar-img
勻勻練愛沙龍
17會員
16內容數
練愛沙龍,顧名思義,就是一起討論練習愛與被愛的人生習題、心的練習、練習好好生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納瓦爾寶典》裡說: 「以你的獨特知識,勇於負起全責,並且善用槓桿來取勝。」 這句話,說的是一種掌控人生的態度。 竹籤今天回家,皺著眉頭跟我說:「A 同學講了一些不太好的話,老師找他談話,他卻說是 B 同學叫他說的。」 「那老師怎麼回應?」我問。 「老師說:『從你嘴裡說出來
Thumbnail
新聞形態的訊息,如果涉及實質商業謀利模式,根本不是新聞而是廣告,不該在新聞自律與言論自由範圍 三芳技術型態即將突破原想推薦,「假新聞」出現後噴出,思考為什麼會突襲漲停,因為主力才不管這個的,確認有炒作題材就好,急速發動讓你無法細想,散戶才會毫不思索追價 覺得可疑沒有推薦逃過一劫,懸崖勒馬寶貴經驗
Thumbnail
在現代生活中,許多人被沉重的負債壓力壓得喘不過氣,甚至覺得從此人生都是黑白的,然而負債壓力大並不意味著你無路可走。債務整合和債務協商是兩種常見的債務解決方案,可以幫助你擺脫沉重的債務枷鎖。本文將深入探討這兩種方法的運作方式、優缺點,以及如何選擇最適合你的方案。
Thumbnail
我在「複利效應」這本書, 發現了人生完美的公式, 任何一個人, 只要套上這個公式, 你的人生勢必會有完美的劇本。 這個公式就是: 透過微小的選擇+有計劃地行動+重複行動的習慣+長時間的複利效應=美完人生 沒想到, 我正在做的事就是執行這項公式。 你所知道的成功人士與企業,
Thumbnail
今日文章主題為自身財務負擔能力評估與借貸評估。根據自身資產索驗需不需要進行借貸或有能力進行延遲支付。另外需評估資產是否有變現能力,房地產投資地點對錯也會決定資產變現能力。
Thumbnail
1.日圓已經貶值到極限 2.聯準會只會降息 3.債券來到相對低點,趕快抄底 4.投資高股息ETF穩賺不賠 5.借錢貸款投資沒太大風險 6.台股只會假摔 7.質押股票後,資金繼續投入股市 8.房子是愈晚買愈貴 9.房價漲房租跟著變貴,租不如買 10.用新青安買的房子,5年後穩當獲利脫手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的是債務的性質和影響,探討了不同類型的債務對不同對象的負擔情況,以及債務可能產生的正面和負面影響。文章從債務的基本形式談起,討論了使用債務的優點和債務的最佳使用時機。最後提出瞭如何將債務效益最大化的建議。
Thumbnail
負債對於人生的影響很深遠,我們需要看待負債的態度以及影響,並思考真正的財富在哪裡。這是一篇討論負債和社會議題的文章。
Thumbnail
深入討論了對待債務的不同態度,從「負債」到「理債」的轉變,以及對好債和壞債的觀點。作者點出債務本身是中性的,是持有人的作為才是關鍵,並強調理債在理財中的重要性。提倡透過教育改善對於資金運用、債務的分類及理財工具使用的認識,降低因無知而背債的風險,為自己建立友善金融狀態。最後提出了一些問題供讀者討論。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納瓦爾寶典》裡說: 「以你的獨特知識,勇於負起全責,並且善用槓桿來取勝。」 這句話,說的是一種掌控人生的態度。 竹籤今天回家,皺著眉頭跟我說:「A 同學講了一些不太好的話,老師找他談話,他卻說是 B 同學叫他說的。」 「那老師怎麼回應?」我問。 「老師說:『從你嘴裡說出來
Thumbnail
新聞形態的訊息,如果涉及實質商業謀利模式,根本不是新聞而是廣告,不該在新聞自律與言論自由範圍 三芳技術型態即將突破原想推薦,「假新聞」出現後噴出,思考為什麼會突襲漲停,因為主力才不管這個的,確認有炒作題材就好,急速發動讓你無法細想,散戶才會毫不思索追價 覺得可疑沒有推薦逃過一劫,懸崖勒馬寶貴經驗
Thumbnail
在現代生活中,許多人被沉重的負債壓力壓得喘不過氣,甚至覺得從此人生都是黑白的,然而負債壓力大並不意味著你無路可走。債務整合和債務協商是兩種常見的債務解決方案,可以幫助你擺脫沉重的債務枷鎖。本文將深入探討這兩種方法的運作方式、優缺點,以及如何選擇最適合你的方案。
Thumbnail
我在「複利效應」這本書, 發現了人生完美的公式, 任何一個人, 只要套上這個公式, 你的人生勢必會有完美的劇本。 這個公式就是: 透過微小的選擇+有計劃地行動+重複行動的習慣+長時間的複利效應=美完人生 沒想到, 我正在做的事就是執行這項公式。 你所知道的成功人士與企業,
Thumbnail
今日文章主題為自身財務負擔能力評估與借貸評估。根據自身資產索驗需不需要進行借貸或有能力進行延遲支付。另外需評估資產是否有變現能力,房地產投資地點對錯也會決定資產變現能力。
Thumbnail
1.日圓已經貶值到極限 2.聯準會只會降息 3.債券來到相對低點,趕快抄底 4.投資高股息ETF穩賺不賠 5.借錢貸款投資沒太大風險 6.台股只會假摔 7.質押股票後,資金繼續投入股市 8.房子是愈晚買愈貴 9.房價漲房租跟著變貴,租不如買 10.用新青安買的房子,5年後穩當獲利脫手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的是債務的性質和影響,探討了不同類型的債務對不同對象的負擔情況,以及債務可能產生的正面和負面影響。文章從債務的基本形式談起,討論了使用債務的優點和債務的最佳使用時機。最後提出瞭如何將債務效益最大化的建議。
Thumbnail
負債對於人生的影響很深遠,我們需要看待負債的態度以及影響,並思考真正的財富在哪裡。這是一篇討論負債和社會議題的文章。
Thumbnail
深入討論了對待債務的不同態度,從「負債」到「理債」的轉變,以及對好債和壞債的觀點。作者點出債務本身是中性的,是持有人的作為才是關鍵,並強調理債在理財中的重要性。提倡透過教育改善對於資金運用、債務的分類及理財工具使用的認識,降低因無知而背債的風險,為自己建立友善金融狀態。最後提出了一些問題供讀者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