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負債惡性循環與標籤:從正確看待「債務」,由「理債」開始!

2024/03/05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不知道大家身上是否有無債務?你會怎麼去形容有債務的自己?

是會用「負債」形容呢?還是會說自己如何「理債」?

負債只呈現背負著債務,其他也很難深究,並且這詞讓人感受負向,沒能量。

理債一詞,就能去學習區辨好債壞債,並且呈現出當事人的主體,清楚自己的資產配置(債務的流向也是一種金流)。

 

勻勻自己的經驗是,使用「負債」一詞的時候,感受是覺得很糟且無力,而且呈現出一點都沒金錢觀念的狀態。然而,當我開始積極面對自己財務現況與建立理財觀的時候,其中,翻轉我對於債務的看法,就是由「理債」一詞開始,這詞中性許多,債務本身是中性的,是持有人的作為才是關鍵!也讓我更能著重在「管理」、「理性分配我的金錢去規劃償還時程」,更著重在「理」這個動作,相關的討論有點少,但是我認為這值得好好為「理債」寫一篇。

 

我認為,理財裡面,應包含理債、理財、理自己如何看待金錢及如何使用金錢等。

 可能大家看過很多文章會說:「理財前,先理債」,不過這樣的假設或說法,常常就是用一種債務是不好的觀念去講,或是很快帶過,提到的時候總是一句「先還債才可以理財。」


勻勻認為重要的不是先後順序,而是如何處理債務更是理財中的很重要一部分。特別是正確看待「債務」,並理解自己的金錢使用習慣、所使用的理財工具與槓桿原理這些,才能正確的「理財」。

實際上,債務裡面,會因為使用者的用途與資金配置,而區分成

好債→能帶來增值與提供更大的利潤空間  v.s. 壞債→持續帶來高利率利息增加債務累積,而無法提升生活品質,甚至影響基本生活花費

 

一個人身上可能有很多無形債務,透過良好理債,信用分數仍是高的。

一個人身上可能有很多無形債務,透過良好理債,信用分數仍是高的。



有負債的人其實分成很多種,甚至不乏許多有錢人,在他們的思考裡面,並不把「債務」當作債務,而是一種資金轉移與挪用或放大獲利的手段。


其中有一個關鍵是「信用」:個人的信用額度、信用分數評比影響了我們能夠運用、借貸的資源及資金,更是影響銀行、大眾對於個人持有「債務」的看法。


不過,對於很多小資族、小康家庭,債務就會是避之惟恐而不及,教育中就會是用一種負向的觀念去恐嚇教育,而沒有去深究與討論,以至於一些人都會搞到事情很大條了,才再找債務協商、清算或親友協助救援等,導致理債一詞,往往緊接而來就是信用破產、債務協商、申貸等等,讓人避之唯恐不及,而無法回歸理性討論。

 

勻勻我不禁重新思考,如果我們教育中,有把對於資金運用、債務的分類及各種理財工具使用的方式好好介紹,還有一些銀行、信用卡的運作邏輯講清楚,讓我們有基礎的認識,類似通識課或必修那樣,是否可以減少因無知而背債、卡債族、被話術騙而莫名滾一堆利息背債的人?


當然現在很多新興投資商品或各種金融商品話術等等,要說明清楚真的蠻麻煩,所以才會有這種一味認為負債就是不好很糟的說法,避開所有風險行為以策安全?

不過,人生在世,哪種行為沒有風險呢?

我們都是選擇相對低、可承擔的風險、對自己有利,或正期望值的事情而做。 就連借貸這種行為,銀行也是透過信用分數評估風險高低而計算利息XD

(雖然我覺得很弔詭的是這世界真的對窮人、弱勢、無知者極度不友善,越沒能力則要支付更多利息,哈,也許是學費嗎?不學聰明一點,就等著被敲詐或占便宜?)


以上我繳了很多慘痛學費,綜合一些社會觀察,與看了一些書籍、影集、影片的心得。

 那麼接下來陸續撰文分享幾個我覺得很受用的好書與文章。

 

先拋出一些問題跟大家共同討論與思考:

  1. 你們所認為的好債跟壞債分別是什麼?你們會怎麼定義債務的好壞?
  2. 談到債務時,恐怖的是利息呢?還是槓桿呢?還是看%數呢?

(想到再慢慢增加XD)

10會員
7內容數
練愛沙龍,顧名思義,就是一起討論練習愛與被愛的人生習題、心的練習、練習好好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