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橋 新埔站 大碗公 當歸羊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這是2018年舊文重貼,大碗公已經搬家到附近不遠的地方重新營業一段時間了)

雖然裕民街的食物多數是雷,還是有些能滿足日常填飽肚子的需求。

走路可及的周邊還是有些滿不錯的食物,例如雨農路豬場冬粉(已搬家),以及雖不起眼,麵和小菜都有水準的大姐們開的家常麵店,還有今天要介紹的四維路的大碗公當歸羊肉。

第一次是經過聞到香味而停車的,那是2012年的事(原來開這麼久了,我一直以為是兩三前年),當時大碗公才剛開幕,處於生意清淡期。

我的第一印象不是食物的味道,而是當時在工作的兩三個年輕人態度非常認真,待客態度好,不像時下一些屁孩。

沒有客人的時候,他們也不會和許多老人一樣,坐著看電視,或者發呆、無所事事,而是認真做該做的事:整理攤車、整理食材、整理用餐區等。

總之,忙著該忙的事。當時我就覺得這態度應該會成功。果然不久後就成了用餐時間經常滿座的店,尤其是氣溫下降時。

這是還在舊址時的招牌

這是還在舊址時的招牌

我前後光顧了幾次,羊肉湯類除了大骨湯以外都點過,湯的味道不驚為天人,但有相當的水準,肉也夠軟嫩,滷肉飯可能對某些人來說過於油膩,但是好吃。

整體而言是一家會讓人如果剛好在附近,會想特地去吃,再訪率不低的店。

當時的照片。那天用完餐約八點半,還是有不少客人。這幾個年輕人工作態度認真,待客客氣,應對良好。

當時的照片。那天用完餐約八點半,還是有不少客人。這幾個年輕人工作態度認真,待客客氣,應對良好。


今天下班時突然想到我也好久沒去了,之前有幾次想吃,但經過看到店內的人數後就斷念了。

今天點了羊小排湯、滷肉飯和滷蛋,中間還發生一段插曲,我送單後沒多久,店員就跑來向我確定我是點滷肉飯和白飯嗎?是不是要點滷肉飯和滷蛋?原來是我劃錯單了...XD

羊小排湯、滷肉飯和滷蛋,味道都好。沾醬就稍嫌普通,尤其對我這個在以豆瓣醬和羊肉聞名的岡山附近成長的我來說,但是瑕不掩瑜。

羊小排湯、滷肉飯和滷蛋,味道都好。沾醬就稍嫌普通,尤其對我這個在以豆瓣醬和羊肉聞名的岡山附近成長的我來說,但是瑕不掩瑜。


羊小排湯的水準還是一樣,湯頭可以,羊小排還是一樣軟嫩,有些帶骨也些沒有,肉夠軟爛,骨肉很容易就分離。滷蛋也一樣好吃,蛋黃溼潤綿密,口感好。

總之這是一家每當氣溫下降或陰雨綿綿時,我就會想吃的店。

後記:我一直以為大碗公是兩三年前開的,寫完文後去查資料,發現原來是2012年開幕的,那就是我2011年搬來裕民街一年後的事,時間過得真快。

(撰文當時) 開幕六年了,店裡卻沒有那種許多店常有,開張幾年就會出現的,因為店裡長期料理某些味道強烈的料理,久了之後造成的某些不好聞的氣味,例如巷子口水果店旁的越南料理已經出現的夾雜魚露和其他味道強烈調味料留下來的氣味。

不得不誇獎這幾個年輕人的工作堅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觀音山小椰子的沙龍
5會員
39內容數
2025/04/28
阿桑啊,覺得自己兒子很棒,也不需要踩別人,看不起別人的料理吧。最諷刺的是,這個麻油雞攤位上的,我吃過的食物品項,都比你兒子的好吃,連最簡單的燙青菜都樂勝你兒子的。 而你最自豪的牛肉麵,恰恰是你兒子攤位裡面最難吃的好嗎XD
2025/04/28
阿桑啊,覺得自己兒子很棒,也不需要踩別人,看不起別人的料理吧。最諷刺的是,這個麻油雞攤位上的,我吃過的食物品項,都比你兒子的好吃,連最簡單的燙青菜都樂勝你兒子的。 而你最自豪的牛肉麵,恰恰是你兒子攤位裡面最難吃的好嗎XD
2025/03/17
這次又要來講一下板橋裕民街的食物了。 裕民街上有一間沒有招牌的麻油雞攤,除了麻油雞以外,也販賣餛飩湯,海鮮麵,乾麵線等很多家常麵食料理。沒有店面,只在後面攤位上擺了兩張桌子,其中一張桌子還常常當作工作桌,客人幾乎都是外帶。 一開始我點的都是麻油雞,雞肉煮得很軟嫩,用筷子就分得開。最厲害的是他的生
2025/03/17
這次又要來講一下板橋裕民街的食物了。 裕民街上有一間沒有招牌的麻油雞攤,除了麻油雞以外,也販賣餛飩湯,海鮮麵,乾麵線等很多家常麵食料理。沒有店面,只在後面攤位上擺了兩張桌子,其中一張桌子還常常當作工作桌,客人幾乎都是外帶。 一開始我點的都是麻油雞,雞肉煮得很軟嫩,用筷子就分得開。最厲害的是他的生
2024/12/26
2024是個奔波的一年,說是驛馬星動,但工作或人生並沒有大變動,倒是因為和其他單位的摩擦影響了工作節奏,光想到要處理這些瑣事就覺得麻煩。不過奔波是有的,出國了六次,兩次出差,四次旅遊。 2023年只計劃了三月去日本滑雪,十月出國幫朋友慶生。沒想到朋友工作空檔終於可以喘息一下時,臨時提議去釜山,於是
2024/12/26
2024是個奔波的一年,說是驛馬星動,但工作或人生並沒有大變動,倒是因為和其他單位的摩擦影響了工作節奏,光想到要處理這些瑣事就覺得麻煩。不過奔波是有的,出國了六次,兩次出差,四次旅遊。 2023年只計劃了三月去日本滑雪,十月出國幫朋友慶生。沒想到朋友工作空檔終於可以喘息一下時,臨時提議去釜山,於是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小小的店面,人手不多,中餐尖峰期只有兩個人 需要一小些等待時間,但品質是好的,老闆甚至堅持肉品要自家醃製,不加防腐劑! 店面開在伊通街,鄰近捷運松江南京站、捷運行天宮站,拜拜完來吃很方便
Thumbnail
小小的店面,人手不多,中餐尖峰期只有兩個人 需要一小些等待時間,但品質是好的,老闆甚至堅持肉品要自家醃製,不加防腐劑! 店面開在伊通街,鄰近捷運松江南京站、捷運行天宮站,拜拜完來吃很方便
Thumbnail
(這是舊聞重貼,大碗公已經搬家到附近不遠的地方重新營業一段時間了) 雖然裕民街的食物多數是雷,還是有些能滿足日常填飽肚子的需求。 走路可及的周邊還是有些滿不錯的食物,例如雨農路豬場冬粉(已搬家),以及雖不起眼,麵和小菜都有水準的大姐們開的家常麵店,還有今天要介紹的新埔市場附近四維路巷子裡的大碗公
Thumbnail
(這是舊聞重貼,大碗公已經搬家到附近不遠的地方重新營業一段時間了) 雖然裕民街的食物多數是雷,還是有些能滿足日常填飽肚子的需求。 走路可及的周邊還是有些滿不錯的食物,例如雨農路豬場冬粉(已搬家),以及雖不起眼,麵和小菜都有水準的大姐們開的家常麵店,還有今天要介紹的新埔市場附近四維路巷子裡的大碗公
Thumbnail
「新埔洞天粵式煲湯獨享鍋」位在捷運新埔站,步行約六分鐘的距離,於去年2023年底盛大開幕。 環境很新不會感覺舊舊的,座位寬敞舒適取餐動線順暢,假日人潮較多,建議可以預約平日用餐比較不會久候 提供免費自助吧無限續,品項相當豐富,大食量的人不怕吃不飽! 菜單價格不收取服務費,僅每鍋酌收清潔費20元
Thumbnail
「新埔洞天粵式煲湯獨享鍋」位在捷運新埔站,步行約六分鐘的距離,於去年2023年底盛大開幕。 環境很新不會感覺舊舊的,座位寬敞舒適取餐動線順暢,假日人潮較多,建議可以預約平日用餐比較不會久候 提供免費自助吧無限續,品項相當豐富,大食量的人不怕吃不飽! 菜單價格不收取服務費,僅每鍋酌收清潔費20元
Thumbnail
江湖傳言平價鼎泰豐,老早就想來踢館,呃口誤...是嘗鮮...哈 ! 不多說,新店區小樂精緻麵食館...開吃 !   11:30營業,來到門口11點已經不少人排隊   排骨蛋炒飯當然是必點.... 嗯~米飯粒粒分明,排骨炸得香酥不柴, 雖然蛋香、蔥香尚不及鼎泰豐,但整體來說有
Thumbnail
江湖傳言平價鼎泰豐,老早就想來踢館,呃口誤...是嘗鮮...哈 ! 不多說,新店區小樂精緻麵食館...開吃 !   11:30營業,來到門口11點已經不少人排隊   排骨蛋炒飯當然是必點.... 嗯~米飯粒粒分明,排骨炸得香酥不柴, 雖然蛋香、蔥香尚不及鼎泰豐,但整體來說有
Thumbnail
今天下班後,我們來開箱板橋的黃昏市場「重慶市場」位於府中捷運站附近《御回鄉》滷味美食;「台灣1001個故事」曾介紹的板橋黃昏市場滷味美食,由二代女婿接班創立之品牌。承襲在地30年美味,其已逝岳父在地飄香老滷味攤;二代經營更是不斷推陳出新。除了,現址可以採購到熱騰騰每天準時出鍋的滷味美食。更另闢冷凍宅
Thumbnail
今天下班後,我們來開箱板橋的黃昏市場「重慶市場」位於府中捷運站附近《御回鄉》滷味美食;「台灣1001個故事」曾介紹的板橋黃昏市場滷味美食,由二代女婿接班創立之品牌。承襲在地30年美味,其已逝岳父在地飄香老滷味攤;二代經營更是不斷推陳出新。除了,現址可以採購到熱騰騰每天準時出鍋的滷味美食。更另闢冷凍宅
Thumbnail
萬年蚵仔煎位於西門萬年大樓美食街,販售臺灣傳統小吃,包括炒麵、炒米粉和現煎蝦仁煎,價格約在一百多元左右。推薦身經過非尖峰時段前往用餐。喜愛綜合口味的顧客可以嘗試炒麵和炒米粉的組合。蚵仔煎地址:臺北市萬華區西寧南路70號B1 萬年大樓地下室美食街,週日公休
Thumbnail
萬年蚵仔煎位於西門萬年大樓美食街,販售臺灣傳統小吃,包括炒麵、炒米粉和現煎蝦仁煎,價格約在一百多元左右。推薦身經過非尖峰時段前往用餐。喜愛綜合口味的顧客可以嘗試炒麵和炒米粉的組合。蚵仔煎地址:臺北市萬華區西寧南路70號B1 萬年大樓地下室美食街,週日公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