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劇場,我首先聯想到的會是一個虛構的實驗性空間,像一本立體化的小說,在平行於真實之外的某地,有人在說話、在生活,想像正在催生。可是《這不是個大使館》突破了我對劇場原先的理解:它是由「紀錄劇團」所執導的劇作,藉由真實素材的揀選,使台前展開的一切都是真誠而真實的陳列。然而不僅僅是陳列。劇場作為一個表演空間,與藝廊、博物館的展示功能不同。三位來自台灣的表演者即為故事發生的起點,他們在台上做自己,不演別人,他們口述內心誠實的聲音,再經由導演的剪輯而將敘事轉化為表演,這場表演關乎大量語言的藝術、說話的藝術,在不更動原素材的情形下,劇作家在文本裡注入了戲劇性的能量。
三位表演者的身份分別是前外交大使、公民外交工作者、珍奶世家音樂人。他們各自持有自己對於台灣歷史的詮釋,以及迥異的國族認同與政治立場,卻不謀而合地擁護台灣在世界上的位置,三人因而在瑞士的洛桑——劇場裡的洛桑——攜手建構了一個假的台灣大使館,從內外裝潢到開幕儀式,一切都有了雛形。看戲的過程中我幾度鼻酸,好像某種愛國的情懷因劇場的力量而打動了自己。我從未感覺自己是深根的台灣人,從未因台灣主權的困境而感到卑微,可是這齣戲竟讓我挖掘了根植於內心,身為台灣人的那種驕傲,以及不被認同的憤慨。
《這不是個大使館》是一部充滿實驗與衝撞感的作品。表演者在舞台上揭露自身立場,觸及敏感的政治議題,大膽挑戰現實,台灣因而在短短兩小時的劇場時空裡頭被歡迎、被承認、被視作一個真正的國家。這也或許是所謂「藝術自由」的實踐,在藝術發生的場域裡頭,思想、言語、表達得以毫無邊際,不受任何限制的束縛。除此之外,這部作品也是素人登台及舞台設計的實驗。三位表演者皆不是戲劇科班出身,未曾受過任何專業的表演訓練,僅在正式演出之前受兩個月的排練與雕琢。由於是素人的關係,其實在演出過程中難免會察覺聲腔起伏、動作變化的匱乏,但也因為他們是素人,以及他們各自帶有的身份,因此當他們娓娓講述著自身故事時,往往更具說服力,也更容易感染觀眾。而在舞台設計層面,設計師集結了美感與科技,使用微型佈景與即時投影的裝置,讓場景的起落通通在一片屏幕上呈現。我認為這樣的佈景雖然簡單、便於操作,但反而讓畫面缺少立體感,而且投影幕的設計會使我將焦點錯置,像看電影一樣地觀賞投影出的畫面,而忘記專注於舞台——劇場真正的主體。
而音樂製作與互動性是最令我讚賞的兩個特色。三位表演者當中碰巧有一位是爵士鐵琴演奏家,她在劇場空間裡以各種打擊樂器所呈現的即時演奏於是貫穿了整部作品、整個劇院,塑造一種極為享受的沈浸式氛圍。而劇團與現場觀眾的互動環節也是我從未擁有的想像。兩小時的演出過程中,他們數度點亮座位席的燈光,與台下觀眾一來一往地互動。問答、隨機發放燈籠道具、將前排觀眾納入故事裡頭且投影於布幕上。這些別出心裁的創意,巧妙地拉近表演者與觀眾的距離,使前來觀戲的每一人都成為協力興建大使館的一員,而即使表演結束,大使館被拆除,好像什麼都沒留下,但踏出劇院的我已經多了一份難以忘懷的經驗,那是與劇場演員們的共同合作,我們曾在某時某刻交會,一起完成了一齣戲,並見證一場獨一無二的外交行動。
.
2024TIFA 國家兩廳院✕瑞士洛桑維蒂劇院——里米尼紀錄劇團《這不是個大使館》
觀戲日期|2024/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