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中國》所在劇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地點:高雄文學館2樓放映室
時間:2024-5-5 13:30
推薦度:★★★

(圖片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61555911517283)

(圖片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61555911517283)

「虛擬中國」這樣泛政治化的的標題,入住要求「四個人不同國籍」,卻僅僅在電子鎖上開了「國籍」「自我認同」的玩笑,而後便導向父母子女相處、房東房客互動安全,這樣的劇情令人不解。

所在集劇的《虛擬中國》呈現宅先生以自家老宅進行社會實驗的過程:宅先生特意找來分別來自中國、臺灣、澳門及香港的4位女租客,讓她們同住在一戶分租公寓的4間套房裡,進行一場名為「虛擬中國」的實驗。

所謂「虛擬中國」是虛擬哪一種定義中的中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定義中的中國?或是中華民國定義中的中國?開場時,房東宅先生要求「4個人不同國籍」,顯然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定義中的中國,而中華民國定義的中國,除了中國大陸、港、澳,是否包含臺灣,頗有爭議。根據宅先生在劇中的說法,他刻意讓中國的定義不明確,卻也因此令本劇虛擬的「中國」顯得飄渺無形,無以明狀。如果宅先生不確定虛擬的標的,又怎麼確定實驗的範圍、內容、目標、變因?一切都不明確的實驗,結果又有何意義?

「虛擬中國」這樣泛政治化的的標題,入住要求「4個人不同國籍」,看似企圖玩弄不同城市、不同國家的異同,偏偏4位角色設定並不典型--通常中國人指北京人,或北漂至北京的人,連上海人都不夠中國,《虛擬中國》中的中國人竟是一位東北農村大媽,東北農村生活習慣和東北都市人完全不同,更是不同於北京,這樣的形象難以代表中國。內娛新聞常取笑東北出身的藝人有東北腔,可見一斑。

一般而言,澳門人與香港人皆說粵語,兩個城市相隔一趟渡輪,然而葡萄牙人與英國人經營兩地的方式南轅北轍,也使得澳門人與香港人性格大不相同,一般而言,澳門人相對於香港人隨和好相處,比香港人更能接受回歸,澳門的公務機關早在2010年就已完全使用中國的法規,公務人員亦通過中國公務人員考試篩選。《虛擬中國》中的澳門人打扮誇張,自我感覺過度良好,說話不留情面,實在不是典型的澳門人的模樣。

香港因為被英國經營成金融中心,自由貿易港埠,有自已的立法會,香港人經濟及政治明顯不同於澳門人及中國人,然而在回歸後,大量中國移民湧入,加上反送中運動後中國強勢介入經濟與立法,而後Covid-19連串限制措施,恒生指數暴跌,香港漸漸失去經濟自由港埠亞洲金融中心的地位,文化及娛樂方面,香港影視娛樂圈榮景不再,香港人這些年越來越不好過,也不再像過去那樣自信與驕傲。

若要找一個城市代表臺灣,政經文化中心所在的臺北市,或是科技大廠聚集的新竹,都該比高雄更有話語權,為什麼讓一位北漂且貌似臺北生活適應不良的高雄人當作臺灣代表,也讓人不解。

4位不典型的住客,如何「虛擬」中國?

「虛擬中國」這樣泛政治化的的標題,入住要求「四個人不同國籍」,卻僅僅在電子鎖上開了「國籍」「自我認同」的玩笑,而後便導向父母子女相處、房東房客互動安全,劇情大迴轉、髮夾彎得出乎意料。另外,「不同國籍」的人,父母和子女的互動模式有相當程度的差異,應該很難從母子、母女問題上異中求同。比如在中國,農村的父母通常能理解孩子一進大城市就很少回家,在中國大城市工作的農村子弟,過年回家光一趟路程可能要兩到三天,通常是帶人回家,就是通知父母準備領證了。《虛擬中國》中東北農村大媽覺得孩子進城了就不回家是不要她了,這樣的設定顯得編劇根本沒有好好做功課,直接把臺灣父母的想法套在中國人的頭上。中國父母通常會期待小孩進城讀書光耀門楣,而後在城裡找到好工作,期待孩子把自己接去城裡同住,而不是期待小孩回家。回家若沒有家業繼承,待在農村能幹什麼?

編劇對於臺灣本地的法規,及臺北警察的積極度不同於高雄,也不甚理解。房屋租給房客,房客便擁有房屋的使用權,如果合約中未載明與房東同住,房東進入出租房屋必須經過房客同意。 若房東未經房客同意擅自進入出租房屋,違反刑法第306條無故侵入他人住宅罪。房東宅先生根本不能在未告知的情況下住在第5間房間,任意進入出租戶的公共空間。在臺北,基本上租屋糾紛甚至房東違法侵入住宅,完全可以報警處理,警察也一定會介入及受理,惡房東張淑晶反覆被告,即是一例,4位房客根本無需委曲求全。

可以明確感覺編劇對於東北農村人,香港人,澳門人及臺北人理解有限,因此寫不出四地的人的特色,及同住時可能的衝突。編劇對於中國,澳門,香港及臺灣的政治差異也沒有概念,因此「虛擬」中國虛擬得非常不到位。最後自行腦補華人的家庭問題類似,企圖以夫妻衝突、母女互動,草草結束這一回合。

----------

主辦單位:所在劇集
指導單位:白開水劇團
戲劇顧問:楊順宇
故事概念:翟耀
技術指導:李婕綺
編導:朱郁琛
動作設計:翟鈺珩
舞臺監督:林岱樺
執行製作:吳亭陵
行政協力:翟鈺珩、賴嬿卉
舞臺設計:陳國霖
舞臺技術:李佳怡、林荷芳、林姵伶、林宥頤
燈光設計:盧亮妏
音樂設計:陳恩予(馬來西亞)
服化設計:林婷欣(香港)
服化協力:洪子婷
平面設計:朱郁琛
演員:毛潔溋(香港)、溫心、廖品欣、蔡旻樺、劉珈伶
特別感謝:金牌舞團、郭又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ustone獨的沙龍
117會員
215內容數
最近看了哪些戲?參觀了哪些展覽?分享你的想法吧!
justone獨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18
推薦度:★★★★於本屆(第六屆)跨蝦米藝術節,製作方不再迂迴,直接讓戲劇表演本身就是一場鳳山第二公有市場的導覽活動。
Thumbnail
2025/02/18
推薦度:★★★★於本屆(第六屆)跨蝦米藝術節,製作方不再迂迴,直接讓戲劇表演本身就是一場鳳山第二公有市場的導覽活動。
Thumbnail
2025/01/27
推薦度:★★★☆《你會老,我會大》無意處理低落的照護品質,而是將焦點集中於「老年人的孤寂感」,並以「參與VR遊戲」消除孤寂感,並且導致老爺爺過度依賴VR而陷入危險。
Thumbnail
2025/01/27
推薦度:★★★☆《你會老,我會大》無意處理低落的照護品質,而是將焦點集中於「老年人的孤寂感」,並以「參與VR遊戲」消除孤寂感,並且導致老爺爺過度依賴VR而陷入危險。
Thumbnail
2025/01/09
推薦度:★★★★★戲本身能量飽滿有滋有味,就算你不關心政治,不贊同雨傘革命,也能在演員徐嘉蒓嘻笑蹦跳的表演中放鬆心情,開懷大笑。但最勾魂攝魄、震撼人心的卻是戲後座談。
Thumbnail
2025/01/09
推薦度:★★★★★戲本身能量飽滿有滋有味,就算你不關心政治,不贊同雨傘革命,也能在演員徐嘉蒓嘻笑蹦跳的表演中放鬆心情,開懷大笑。但最勾魂攝魄、震撼人心的卻是戲後座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本公子在此不詳述《Sweet Home》創作背景,畢竟都係吐糟文,重點返回故事和劇本上。因為要吐糟,今次我會用多一點廣東話口語來寫,應該較為傳神。
Thumbnail
本公子在此不詳述《Sweet Home》創作背景,畢竟都係吐糟文,重點返回故事和劇本上。因為要吐糟,今次我會用多一點廣東話口語來寫,應該較為傳神。
Thumbnail
2021年日劇。探討現在常見的網路議題,每集都是獨立的故事。總共四集。第1集 不純ないいね、第2集 私刑倶楽部、第3集 名探偵S、第4集 Not Famous。
Thumbnail
2021年日劇。探討現在常見的網路議題,每集都是獨立的故事。總共四集。第1集 不純ないいね、第2集 私刑倶楽部、第3集 名探偵S、第4集 Not Famous。
Thumbnail
【結構鬆散,像是為出而出的商品(但你可能會看得很開心)】
Thumbnail
【結構鬆散,像是為出而出的商品(但你可能會看得很開心)】
Thumbnail
推薦度:★★★☆超過8小時的電影視集,濃縮成3小時舞臺劇,理論上應該更聚焦,然而舞臺劇《媽,別鬧了!》既想談大女兒的小說創作,也想談熟齡求愛的年齡歧視,又想談父親價值傳承,只覺得主軸不明,雜亂沒有重點。
Thumbnail
推薦度:★★★☆超過8小時的電影視集,濃縮成3小時舞臺劇,理論上應該更聚焦,然而舞臺劇《媽,別鬧了!》既想談大女兒的小說創作,也想談熟齡求愛的年齡歧視,又想談父親價值傳承,只覺得主軸不明,雜亂沒有重點。
Thumbnail
影視行業除了呈現本國自身文化還可以帶動旅遊、文化歷史等等產業鏈
Thumbnail
影視行業除了呈現本國自身文化還可以帶動旅遊、文化歷史等等產業鏈
Thumbnail
推薦度:★★★「虛擬中國」這樣泛政治化的的標題,入住要求「四個人不同國籍」,卻僅僅在電子鎖上開了「國籍」「自我認同」的玩笑,而後便導向父母子女相處、房東房客互動安全,這樣的劇情令人不解。
Thumbnail
推薦度:★★★「虛擬中國」這樣泛政治化的的標題,入住要求「四個人不同國籍」,卻僅僅在電子鎖上開了「國籍」「自我認同」的玩笑,而後便導向父母子女相處、房東房客互動安全,這樣的劇情令人不解。
Thumbnail
知名中國科幻小說改編作品, 雖然這個開場看似華麗豐富, 但對於兩位編劇與影集未來還是懷有隱憂。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知名中國科幻小說改編作品, 雖然這個開場看似華麗豐富, 但對於兩位編劇與影集未來還是懷有隱憂。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當初真的純粹為了支持港產片(尤其是小品類型)而入場觀看《4拍4家族》,但又真的挺好看www (下有微劇透)
Thumbnail
當初真的純粹為了支持港產片(尤其是小品類型)而入場觀看《4拍4家族》,但又真的挺好看www (下有微劇透)
Thumbnail
家庭劇是在與現實一模一樣的「擬真實」當中進行,布景也是與各位府上大同小異的客廳。也沒有什麼驚為天人的俊男美女出現。台詞都是柴米油鹽閒話家常,同時緊貼著戀愛、夫婦、婚姻——必須像三明治一樣夾著生死攸關的大問題讓故事繼續演下去。即使是小小的謊言也會被立刻識破。
Thumbnail
家庭劇是在與現實一模一樣的「擬真實」當中進行,布景也是與各位府上大同小異的客廳。也沒有什麼驚為天人的俊男美女出現。台詞都是柴米油鹽閒話家常,同時緊貼著戀愛、夫婦、婚姻——必須像三明治一樣夾著生死攸關的大問題讓故事繼續演下去。即使是小小的謊言也會被立刻識破。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