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上海見學之旅|老建築的時代魅力-迷人的徐匯區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促成"上海行"成為"見學之旅"的最大誘因其實是黑石公寓。那可以追究到2019年我在公眾號看到一篇介紹黑石公寓的文章,讓我對在這裡生活的人們產生一種莫名的夢幻感~

附上YouTube視頻版本~


2019年便揣懷著想去黑石一看的夢想

2019年便揣懷著想去黑石一看的夢想

當時我便央求住在上海的徐先生說之後帶我去看吧!而2024年,這趟旅程終於一圓我實際站在這棟建築的之前的夢想~

黑石公寓

建成時間: 其具體建造時間則存在爭議:一說建於1924年,一說建於1926年。

地址:上海市徐匯區復興中路1331號

二戰後,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曾辦公於此。1981年,公寓加建一層。目前公寓底層由徐匯區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使用,其餘各層大部分為居民住宅。2005年,黑石公寓被選為第四批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築。(文字出處參考:維基百科

說起來,在這個季節,黑石公寓對面的上海交響音樂廳還比黑石公寓更加顯眼。

raw-image

回來查了一下網上照片,原來因為是夏天樹木太茂盛啦~~~黑石公寓幾乎被一片綠意遮擋住了美貌呢!於是我只好走到對面去近距離的觀看。

raw-image

若是不注意走過的話,那一堆停放在前的腳踏車、垃圾桶,可能會讓你忽略了黑石細部的美麗。

黑石公寓的正式名稱其實是復興公寓,早前還叫做花旗公寓。但卻以黑石公寓最為知名。查究起來,多數是稱因為外觀建築材料有黑色石材的關係,但又或者...是創建者的名字呢?總而言之,黑石公寓當時是以要被打造成最豪華的酒店為目標來建造的。各界要人曾居住過的歷史也讓黑石公寓在歷史上很難不被留下一筆。(參考文章:上海复兴路上的“黑石公寓”有着怎样的历史?

其柱式及瓷磚樣式等也在幸福集薈黑石書店裡可以看到拆解展示。可惜的是,當時以為這些是可購買的周邊產品,或是另外有書籍講解,但似乎只是展示品而已。可是能有一個區域可以讓大眾就近觀賞並解析,還是讓人覺得值得一訪~

而在建築之前也有畫家正在紀錄一樓其中一隅,在其身後對應著建築與畫作一起拍張合照,感覺對這次的造訪又增加了一個有趣的小回憶~

raw-image

伊莉莎白公寓

建成時間: 1930年
地址:上海市徐匯區復興中路1327號
伊莉莎白公寓建於1930年,自建成後至太平洋戰爭前,公寓內居住的幾乎都是外僑,分別來自英、法、美、奧等不同的國家。其中有一家杜達公司曾在公寓內的42號房間辦公。現時公寓內幾乎全為居民住宅。2005年,伊莉莎白公寓列為第四批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築。(文字出處參考:維基百科

看完黑石公寓,徐先生說附近好像還有一棟伊莉莎白公寓。我連忙手機查詢位置,本來還以為旁邊的漂亮公寓就是,但沒想到要往回走一小段,而且這棟要是不注意,其實還有些不起眼呢!於是只好細細閱讀起這棟公寓之所以會被記錄下來的原因。

伊莉莎白公寓建於1930年,自建成後至太平洋戰爭前,公寓內居住的幾乎都是外僑,分別來自英、法、美、奧等不同的國家。其中有一家杜達公司曾在公寓內的42號房辦公。現時公寓內幾乎全為住戶住宅。 2005年,伊莉莎白公寓列為第四批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築。(文字出處參考:百度百科

raw-image

武康大樓

建成時間: 1924年
地址:中國上海市徐匯區淮海中路1842-1858號
伊莉莎白公寓建於1930年,自建成後至太平洋戰爭前,公寓內居住的幾乎都是外僑,分別來自英、法、美、奧等不同的國家。其中有一家杜達公司曾在公寓內的42號房間辦公。現時公寓內幾乎全為居民住宅。2005年,伊莉莎白公寓列為第四批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築。(文字出處參考:維基百科
raw-image

武康大樓,原名諾曼第公寓,是上海第一座外廊式公寓大樓,由旅居上海的匈牙利著名建築設計師鄔達克設計。在上海經他手設計的建築有超過60幢之多,其中三分之一目前都名列上海優秀近代建築中。造型仿照一次大戰時期法國諾曼底號,所以看起來很有船艦的氣勢。樓高八層,總高30餘米,外觀為法國文藝復興風格。

武康大樓側面

武康大樓側面

如今的武康大樓已成網紅打卡點,周遭路口可看到即使是平日,也站滿了人群在拍照,拍完後還在路邊各處又各種自拍起來。

法租界的歷史,使得這裡處處是優良建築,但聽過老屋裝潢、危老建築的台灣人應該就能理解,老建築的維修成本有多高。站在大樓斜前方看著路邊拍照的人群,不禁跟同行的徐先生討論起來,住在裡面的人天天被人圍觀著拍照的心情會是開心嗎?他們應該也在窗後看著這些搞不好都不知道大樓歷史,只是來拍照上傳的人們感到可笑吧?而且佔著道路上拍照的行人,造成行路危險的機會又增高了,

繁華背後的種種小事,其實才是真實的人生故事。(參考文章:武康大楼:“超级网红”背后的人间烟火

邊走邊看-處處都有優良建築

2024.06.18 當天行程便是沿著淮海中路邊走邊逛,轉往復興中路看了黑石公寓伊莉莎白公寓,之後再轉回淮海中路行往武康大樓。於斜對面的咖啡廳休息並吃了餐點後再回到下榻酒店。於之後才發現的小驚喜,是蓋於1924年的黑石公寓及武康大樓剛好今年滿100歲呢~

而前篇提到的上海香港三聯書店幸福集薈黑石書店復興中路路邊舊書攤也都是在同一天的行程中路過參觀。

2024上海見學之旅|誰去旅遊結果都在泡書店啊...🙄-五家書店+酒店書櫃的一本設計書~

其實整個行程都能見到許多漂亮的老建築。也處處都有優良建築或文物保護單位的標示。所以這個路線意外成為這次旅行我最喜歡的行程。徐先生一開始還覺得我不逛商場,為了看個黑石公寓要走這麼多路嗎?

我可是一點都不猶豫,理直氣壯地點了頭。

但話說回來,行程是他排的啊!🤣🤣🤣我只說了要看黑石公寓嘛~

沿路其實除了建築,還有讓我眼睛為之一亮的其實是行道樹!茂密的綠蔭與特別的樹皮紋路讓我忍不住多看了幾眼,甚至後來還特地近拍了樹幹的漂亮紋路。回頭跟小熊說了這件事,他告訴我那是法國梧桐。

「梧桐區」裡沒「梧桐」

俗稱「梧桐區」的衡復風貌區是社群平台熱門的賞秋地標。但很多人不知道,“梧桐區”裡沒有“梧桐”,所謂的“法國梧桐”不是梧桐樹,而是二球懸鈴木的俗名。梧桐和懸鈴木是完全兩種不同的植物,前者為錦葵科梧桐屬落葉大喬木,後者是懸鈴木科懸鈴木屬的落葉大喬木。上海是中國最早引種懸鈴木的城市,衡復歷史風貌保護區裡的二球懸鈴木中,最早的在19世紀下半葉就來此紮根。當時,人們不認識這種樹,覺得它們長得像梧桐,又是從法國等歐洲國家傳來,所以把它們稱為「法國梧桐」。

而回程的路上,沒想到還經過了宋慶齡故居。於門口的告示牌一看才曉得,需要從微信購票上先行購票,且我當時經過時也差不多是休館時間。於是只能從門口拍上幾張照留念,表示曾經經過罷了~

再之後走過的上海女子中學也是文物保護的優秀建築,是清光緒期間創辦的中西女塾,1917年遷至此址。

我感覺那日一遊好像自己也走進了歷史當中,各種感受奇妙地混合在一起。今昔融合,中西混搭。看著這些有著西方紋理感的建築存在於中國,百年的歷史卻又與AI開始大興其道的21世紀並立,不禁有種朦朦朧的感覺在腦中、身邊渲染著....

p.s 感謝天公也作美,藍天白雲好陽光的讓我每張照片都能自然成景。要知道隔天可就整天下雨了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好好宅在家
312會員
188內容數
住家這個量體,雖然無聲, 但卻陪伴並保護著住在裡面的人. 不論快樂悲傷,秋冬春夏.
好好宅在家的其他內容
2025/04/19
自上篇文章內建商的建案模型呈現後,再來到下篇地區的公共建築,我們在欣賞讚嘆的同時,是否也可以反向思考臺灣對於美感和建築設計的重視程度....
Thumbnail
2025/04/19
自上篇文章內建商的建案模型呈現後,再來到下篇地區的公共建築,我們在欣賞讚嘆的同時,是否也可以反向思考臺灣對於美感和建築設計的重視程度....
Thumbnail
2025/04/16
趕在三月底去看了平田晃久的建築展,當拍照時看到建築模型背後正對著藍天白雲,就好像在陽光之下,朦朦朧朧的視線裡,建築和人物都活了起來~
Thumbnail
2025/04/16
趕在三月底去看了平田晃久的建築展,當拍照時看到建築模型背後正對著藍天白雲,就好像在陽光之下,朦朦朧朧的視線裡,建築和人物都活了起來~
Thumbnail
2025/03/26
看完了上集的玄關庭院、生態房、家庭劇院、漫畫房,這次金大浩主播還把甚麼興趣擺入家中?還有多少我們沒想到的天馬行空,他卻努力實現了夢想!堅持想法的裝潢,以及在生活中實踐自我,讓我們一起分享他對生活細節的重視與對夢想的堅持。
Thumbnail
2025/03/26
看完了上集的玄關庭院、生態房、家庭劇院、漫畫房,這次金大浩主播還把甚麼興趣擺入家中?還有多少我們沒想到的天馬行空,他卻努力實現了夢想!堅持想法的裝潢,以及在生活中實踐自我,讓我們一起分享他對生活細節的重視與對夢想的堅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張園「上海第一名園」、船廠1862,皆見證著了上海百年間的起落與沈浮。將破敗老建築改造重生,並融入一般人的生活當中共榮,這兩處都能讓人感覺到成功再生的喜悅。
Thumbnail
張園「上海第一名園」、船廠1862,皆見證著了上海百年間的起落與沈浮。將破敗老建築改造重生,並融入一般人的生活當中共榮,這兩處都能讓人感覺到成功再生的喜悅。
Thumbnail
促成"上海行"成為"見學之旅"的最大誘因其實是黑石公寓。那可以追究到2019年我在公眾號看到一篇介紹黑石公寓的文章,讓我對在這裡生活的人們產生一種莫名的夢幻感並期待有天能實際站在建築前參觀。
Thumbnail
促成"上海行"成為"見學之旅"的最大誘因其實是黑石公寓。那可以追究到2019年我在公眾號看到一篇介紹黑石公寓的文章,讓我對在這裡生活的人們產生一種莫名的夢幻感並期待有天能實際站在建築前參觀。
Thumbnail
兩岸的設計/家具展,透過這次參與,明顯地感受到對比。許多小細節,就讓我們進內文一一感受吧~
Thumbnail
兩岸的設計/家具展,透過這次參與,明顯地感受到對比。許多小細節,就讓我們進內文一一感受吧~
Thumbnail
莫名地,我的上海之旅去了三個當地之最。設計師視角有時拍照奇奇怪怪,像是在做工地記錄一般...
Thumbnail
莫名地,我的上海之旅去了三個當地之最。設計師視角有時拍照奇奇怪怪,像是在做工地記錄一般...
Thumbnail
深圳好去處- 華僑城創意文化園 隨著近年來人均所得提高及產業的轉型,深圳慢慢吹起了文創風氣,在南山區就有一個集中發展文化產業的地方「華僑城創意文化園」(OCT-LOFT),每逢假日都吸引不少人來感受藝術氣息。這次就等小編向大家介紹一下這個吸引了一眾文青的地方吧! 「華僑城創意園」(OCT-
Thumbnail
深圳好去處- 華僑城創意文化園 隨著近年來人均所得提高及產業的轉型,深圳慢慢吹起了文創風氣,在南山區就有一個集中發展文化產業的地方「華僑城創意文化園」(OCT-LOFT),每逢假日都吸引不少人來感受藝術氣息。這次就等小編向大家介紹一下這個吸引了一眾文青的地方吧! 「華僑城創意園」(OCT-
Thumbnail
透過手繪分享了歐式復古、日式清雅和臺式古樸的城市景觀,每種風情都有吸引人的地方,各有不一樣的視覺感受。
Thumbnail
透過手繪分享了歐式復古、日式清雅和臺式古樸的城市景觀,每種風情都有吸引人的地方,各有不一樣的視覺感受。
Thumbnail
上海,永遠的東方明珠,雖然經歷抗戰時期、文革時期和多年共產鎖國,但,上海那不可忽視、隱藏不住的生命力,在開放後,如雨後春筍般破土、成長。 這一篇不是續集的開始,是結束也是開始。 文中所提任何人名及公司名,及故事情節,純屬虛構,如有雷同,請多多包涵。
Thumbnail
上海,永遠的東方明珠,雖然經歷抗戰時期、文革時期和多年共產鎖國,但,上海那不可忽視、隱藏不住的生命力,在開放後,如雨後春筍般破土、成長。 這一篇不是續集的開始,是結束也是開始。 文中所提任何人名及公司名,及故事情節,純屬虛構,如有雷同,請多多包涵。
Thumbnail
無論看見了多少臺階, 無論走遍了多少街道, 也不管覆蓋屋頂的是什麼, 或者那片牆的建材有多特殊... 組成一座城市的不是那些, 而是「空間量度」與「過去事件」的關係, 欄杆的高度與翻過欄杆的志願者, 漁網的破洞與修補的老人們閒聊著話當年, 這些記憶, 清晰或模糊的過往, 城市被一
Thumbnail
無論看見了多少臺階, 無論走遍了多少街道, 也不管覆蓋屋頂的是什麼, 或者那片牆的建材有多特殊... 組成一座城市的不是那些, 而是「空間量度」與「過去事件」的關係, 欄杆的高度與翻過欄杆的志願者, 漁網的破洞與修補的老人們閒聊著話當年, 這些記憶, 清晰或模糊的過往, 城市被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