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雜談(15)之 十年人事幾番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1200bookshop 十年紀


raw-image


廣州,在老城區的底蘊和煙火氣以外,「有個性」的 1200bookshop,也(曾經)是相當吸引自己的地方。在武漢肺炎之前的廣州行,跑到 1200 溜撻一下,也總會是行程裡的其中一個安排,自己甚至曾兩度在店裡過夜留宿。在幾個文字平台上,自己也數次書寫過 1200 的林林總總。


在書店業的經營越見艱難的年代,1200bookshop 能夠異軍突起,短時間內持續不斷的擴張營業,堪稱奇芭。但 1200 亦經歷過不少具爭議的事件,比如兼營著各種無關痛癢的「副業」、在疫情最為嚴峻期間透過「花式賣書」的手法告急救亡、文創產品上疑似出現「粵韵風華」構成冒犯等。2020 年,書店創辦人(掌櫃)劉二囍跟顧客就著有否盜竊的紛爭,也在網上牽起過澈烈的討論,亦令好些人對其印象,大打折扣。


封關三年之後,當跟這個城市恢復連結之時,自己也斷續地多次到訪 1200。不過,也許是這數年受著香港更多新興的獨立書店洗禮,加上大環境的種種衝擊下,改變了自己的閱讀需求,和更確立了「在牆內不買翻譯書」的原則等,總是覺得武漢肺炎前的 1200 能夠給予自己的感覺,消茸了不少。比較直觀的變化,是展示著文創產品的位置,明顯增加了,也多了以前不會售賣的商經類書籍。


著實,1200 的網絡文宣,似乎比以前變得低調,近年在牆外能夠公開地搜尋到有關 1200 的公開訊息,亦是屈指可數。甚至 2023 年劉二囍接手經營另一間廣州老牌民營書店「學而優」,自己也是一年後才輾轉獲悉。


曾經遇見過的 ta,也是 1200 的常客,初次見面的時候,ta 便把自己帶到以前未有走訪過,位於(被賦予了不少意味和哲理的)嘉禾望崗地鐵站旁的分店。後來,ta 買過一張書店製作的年歷卡給自己,看著卡上的字眼,自己才驚覺,1200bookshop,今年將要步入十周年了。



2024 年 7 月 12 日,再次逕自踏上前往廣州的旅途。在酷熱的大白天 citywalk 一輪,傍晚坐著地鐵,到達人流如唧的地獄西路站,信步穿過依然開著不少飲品小吃店的天河南一街,再拐進體育東路,再次來到了 1200bookshop 的本店。刻意要在這一天過來,因為這就是 1200bookshop 當日開張的日子。雖然此前沒有瞭解到任何資訊,但直覺總是在告訴自己,這一晚的 1200,不會沒有事情發生。


踏上那熟悉的、貼滿了到此一遊等留言的、有不少人在挑燈夜讀過的樓梯,不出所料,已敝見一些寫有 10th anniversary 字眼的慶祝橫額。在那後來擴建的店面中央部份,活動台已經設置好,也有不少讀者在靜待著。而劉二囍本人,也隱身在人群的末端。


這晚的活動,先由主持人簡略回顧了 1200bookshop 這十年的發展歷程,然後也邀請了十位讀者,分享自己與 1200 的故事,並高唱一曲。透過主持人的 presentation,自己才得悉,現時 1200 的所有分店,也都不再是二十四小時營業了,昔日很受歡迎的「深夜故事分享」系到,也因而無法延續;荔灣湖店本來附設的青旅,現時也暫停運作(這也解釋了為何本年二刷荔灣湖店時,可以走上本來不開放的二樓,既有的睡眠空間也放滿了書籍和文創產品)。1200 近年也在致力嘗試打造成一個「平台」,透過讀書會等,連結不同的讀者,亦盡量引入不少廣州本地的文創產品,探索著更多的可能性。


因為仍要趕乘尾班城際列車回程,這晚自己留給 1200 的時間,只有個多小時。一邊聽著讀著們的分享,和有勇氣地在眾多陌生人面前大開金口高唱所挑選的歌曲(當中不乏粵語歌),一邊看著有甚麼戰利品可買回香港,對於主持人所說的,書店裡很多的元素,乃由眾多讀者的故事編織而成,深表認同。同樣的形態,亦可在近年香港新興的獨立書店找到,只是那些離鄉別井到大城市打併的這種經歷,較難在香港的書店碰得上。


到了活動中段,自己快將要踏上歸途之時,主持人也把劉二囍請出來作分享了。期間,劉二囍花了不少篇幅,解釋了為何現在的 1200 會放棄了「不打烊」的這一個初心。武漢肺炎的第一輪疫情期間,1200 曾經無奈地把深夜的燈關掉,後來幾經排除萬難,才重新把深夜的燈燃起。可是,營運方漸漸發現,越來越多的無家者和流浪漢,在深夜時份「進駐」書店,把既有「深夜食堂」式的溫暖互動氛圍驅逐掉,甚至衍生了難以根治的治安問題。在派出所多次的「善意提醒」下,1200 最終忍痛作出了這個沉重的決定。這,某程度上也側面反映了,中國的經濟逆轉,已把不少人逼至走投無路的地步。


此外,劉二囍也發現,人們的生活形態轉變,令書店在晚上和深夜的人流的營業額,有每況愈下的趨勢,而很多的長期支持者,亦越來越無法熬夜。書店創立時,劉二囍剛步進而立之年,尚可跟那個年頭的大學生和職場菜鳥打成一片;十年後,劉二囍已處於不惑之年的年紀,那時開始認識 1200 的人,亦陸續步進了人生的另一個階段,體力也不如以前如斯的旺盛了。而對於近年才來到廣州打併並開始認識 1200 的大學生和菜鳥,劉二囍已然是一個「叔叔」級的人馬。劉二囍同時即場做了一個小統計,席間參與活動的讀者,逾半也是近五年才認識 1200 的,書店早年的口號「為一座城市點燃一盞深夜的燈」,原來在坐不少人,也沒有聽過,彷彿是一個時代的更替。


說到這裡,才發現那年第一次到訪時很受觸動的,在玻璃窗上貼著的這一句句子,已經被移除了。換來的,是一個寫上「試著讚美這個殘缺的世界」的燈箱,這也是 1200 現在的口號。


raw-image


劉二囍坦言,倘若 1200 只是面向著同一個年代的顧客,隨著這些人漸漸的老去,還是不可持續的。如何在下一個十年,與時並進,保持著書店的活力,廣納各種背景各個年齡層的顧客,將是其持續鑽研的一個課題。而採納了「試著讚美這個殘缺的世界」作為 1200 現在的口號,也是因為在十年的營運過程中,發現世界上有不少東西,都是不完美的,甚至是 1200 自身亦如是。


能夠認知到凡事總有殘缺,一方面可以讓人表現更為謙卑,抱持著廣闊的胸襟,聆聽學習,接受勸戒和批評。盲目的吹毛求疵,往往會為自己帶來不少不必要的壓力和暴戾,懂得欣賞別人為了把事情盡力做好而所作過的努力,亦有助推動、激勵人家在日後進步更多。只是,倘若面對著的對手,是冥頑不靈、屢勸不改的一類人,這種殘缺,實在讚美不來。


也在此盼望,1200bookshop 在其第二個十年,仍能保持初心,持續成長,讓更多來到廣州的人,可透過這個窗口這片空間,好好的認識這個城市,連結到志同道合的人。

avatar-img
359會員
10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Wright Fu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歷史街區的更新活化,是否應讓街坊既有的生活肌理,和社區的獨特之處,得以保存?
由「敢怒不敢言」,到逐漸變得麻木,沒有東西要說,曾是三十多年前中國的一代人的寫照。如今,同樣的走向,似乎也正在香港,及自身上演。
自從在 2022 年秋天開始做上的哥這份「秘撈」,白駒過隙,已是超過一年半的光景了。在剛開始嘗試這個工作後不久,曾經撰文分享,隨著經驗值的增加,感覺在這個題目上,可以作多一點的書寫。
倒頭來,自己竟然也會成為 Metoo 浪潮裡「加害者」的一份子
更多的「新香港人」代表著香港,於大灣區訴說著各種「香港經驗」,仍是遲早會發生的事情。
歷史街區的更新活化,是否應讓街坊既有的生活肌理,和社區的獨特之處,得以保存?
由「敢怒不敢言」,到逐漸變得麻木,沒有東西要說,曾是三十多年前中國的一代人的寫照。如今,同樣的走向,似乎也正在香港,及自身上演。
自從在 2022 年秋天開始做上的哥這份「秘撈」,白駒過隙,已是超過一年半的光景了。在剛開始嘗試這個工作後不久,曾經撰文分享,隨著經驗值的增加,感覺在這個題目上,可以作多一點的書寫。
倒頭來,自己竟然也會成為 Metoo 浪潮裡「加害者」的一份子
更多的「新香港人」代表著香港,於大灣區訴說著各種「香港經驗」,仍是遲早會發生的事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在廣場上說書人說著故事。
Thumbnail
內裡舊冊極多,雖擁擠紛雜卻仍不失秩序,真要認真逛哪怕一時半刻也不夠。
Thumbnail
在熱門觀光老城區裡,有一處舊書攤,廣場一角還有一家說是德國最老的書店。覺得感動的是舊書攤,客人陸陸續續靠近書攤翻閱買書,我站在這裡短短15分鐘,連我自己已經有5個人結帳。我轉了好幾圈,書攤老闆一定納悶這亞洲人德文看不懂又一直轉到底想怎樣(笑)。 我挑選了一本1990年慕尼黑出版無字的繪本,一旁還有
Thumbnail
這個月有幾次抽空時會往圖書館跑 📚 比較常去的多數在神岡、大雅地帶‼️ 因為有吸引我的事物,所以更願意前行👣 除了會找出適合親子共讀的故事書繪本 📚 也會覺察到一些新的發現  👀 在這個月初到月底只要在上楓圖書館借十本書 就能免費獲得好看的二手書 📚 而且可以
Thumbnail
很喜歡看書 不過多半都是到大型書店找書看書買書 直到最近才慢慢對獨立書店好奇
Thumbnail
我的日子被書籍、創意活動和與朋友的相聚填滿,即使在雨天也有意外的驚喜和溫暖的交流。
對於書籍愛好者來說, 每個書店都是通往新世界的門戶。 書店不僅是購書的地點, 它們是知識和文化探索的樞紐。 在台北的書店裡,我不僅購買了書籍, 更從中學習到了文化的深度和多樣性。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書店的關閉,也讓人感到文化的流逝。 讓我們一起看看我在這份體
Thumbnail
上次談過書,這次談書店,主要談台中市的書店。 我年輕時,台中市有不少書店。 我記得火車站前,中正路有學海書局。 中正路有中央書局。 三民路有汗牛書屋等數間書店。 綜合大樓二樓,有義士書局。 中華路、公園路附近有舊書攤。 萬代福地下室有萬代福書展城(好像比較晚出現)。 不定期有書展。
Thumbnail
在年節期間,透過晴耕雨讀小書院的二手書線上拍賣和造訪基隆和臺北的獨立書店,作者分享了書店帶來的喜悅和享受。書店就像是在一個城市裡,有一個懂你的人,等待著我們的到來,在每個需要安慰、充電、悲傷、快樂與分享的時刻,總有人懂,而且它都在。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在廣場上說書人說著故事。
Thumbnail
內裡舊冊極多,雖擁擠紛雜卻仍不失秩序,真要認真逛哪怕一時半刻也不夠。
Thumbnail
在熱門觀光老城區裡,有一處舊書攤,廣場一角還有一家說是德國最老的書店。覺得感動的是舊書攤,客人陸陸續續靠近書攤翻閱買書,我站在這裡短短15分鐘,連我自己已經有5個人結帳。我轉了好幾圈,書攤老闆一定納悶這亞洲人德文看不懂又一直轉到底想怎樣(笑)。 我挑選了一本1990年慕尼黑出版無字的繪本,一旁還有
Thumbnail
這個月有幾次抽空時會往圖書館跑 📚 比較常去的多數在神岡、大雅地帶‼️ 因為有吸引我的事物,所以更願意前行👣 除了會找出適合親子共讀的故事書繪本 📚 也會覺察到一些新的發現  👀 在這個月初到月底只要在上楓圖書館借十本書 就能免費獲得好看的二手書 📚 而且可以
Thumbnail
很喜歡看書 不過多半都是到大型書店找書看書買書 直到最近才慢慢對獨立書店好奇
Thumbnail
我的日子被書籍、創意活動和與朋友的相聚填滿,即使在雨天也有意外的驚喜和溫暖的交流。
對於書籍愛好者來說, 每個書店都是通往新世界的門戶。 書店不僅是購書的地點, 它們是知識和文化探索的樞紐。 在台北的書店裡,我不僅購買了書籍, 更從中學習到了文化的深度和多樣性。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書店的關閉,也讓人感到文化的流逝。 讓我們一起看看我在這份體
Thumbnail
上次談過書,這次談書店,主要談台中市的書店。 我年輕時,台中市有不少書店。 我記得火車站前,中正路有學海書局。 中正路有中央書局。 三民路有汗牛書屋等數間書店。 綜合大樓二樓,有義士書局。 中華路、公園路附近有舊書攤。 萬代福地下室有萬代福書展城(好像比較晚出現)。 不定期有書展。
Thumbnail
在年節期間,透過晴耕雨讀小書院的二手書線上拍賣和造訪基隆和臺北的獨立書店,作者分享了書店帶來的喜悅和享受。書店就像是在一個城市裡,有一個懂你的人,等待著我們的到來,在每個需要安慰、充電、悲傷、快樂與分享的時刻,總有人懂,而且它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