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戶投資日記:投資努力學EP3-小資用錢投資心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續投資的理念後,我認為投資這件事情沒有特別的困難,其實只要保持心中幾個原則,我覺得在這個市場,不太容易被強迫出局,我講述的就是散戶的你,至於要如何去做努力呢?


1.想了解我的投資經驗分享及建議嗎?請到我的散戶投資日記-散戶投資心法
2.想閱讀我對ETF的介紹及看法嗎?,請到我的散戶投資日記-ETF投資心得
3.2023年我寫的關於投資分享魚骨圖-可供讀者了解我的理念,點我進入
4.2024年關於小資投資從理念開始,可讓讀者了解我的投資理念,點我進入



✨今天的分享就是我常聽到的三句話。

1.我要存少錢才能投資❓

2.我要用多少錢投資❓

3.我每個月要投多少錢投資😆


這應該是小資族最大的困擾吧,那故事就繼續下去


💵投資準備金


👛小資族要用少錢投資與要存多錢投資?


📔小資族定義:其實我現在比較不了解妳/你把自己定義小資族的定義是什麼?身上有存款?身上無存款?身上存款不多?這些種種原因,讓你覺得自己是小資族嗎?


我比較常聽到的是人生存第一桶金的概念,大概聽過的第一桶金的價位就是100萬,這個大概就是我從專科開始就聽過的一個老掉牙事情,我常敘說靠著自己投資可以改變未來,意味著你要離向這第一桶金的目標會越來越確立及更近,至少我做出了改變,好不容易在努力下已經有了這答案。



而存了多少錢才能投資,我最常聽過的大概就是10萬元吧。我聽到這價位是我5-6年前的事情了,而在參考一些老師、YT等專業的理財故事,大概也是把10萬元當作投資的緊急備用金,因為投資就是有賺有賠的風險,所以謹慎理財沒有不好,這點我當然也認同。


📔10萬門檻:不過現代的世代,我會覺得有些人要達到10萬元門檻真的很困難,尤其是有家庭的夫妻,我在所得稅5%的小資族問到的,真的也是有一大部分的人會存不出這10萬元。如果是以前年的經驗來說,我會建議先存錢,有錢再投資,取決於一個預備金一詞。但去年時候,我的想法有改變。


🖥️分享連結文章

關於多少錢理財的思維觀念,可參考我的舊文:投資心得EP54-在理財的同時,把思維門檻降低及安全值定義搞懂,或許更有幫助投資!



👛有沒有10萬元重不重要?


為何我有改變想法,因為我發現連10萬元都存不到的小資族,談何存緊急預備金?還不如每個月把一些錢拿去投資,破釜沉舟或許沒有不好。


🔆我的假設點是:拿不出10萬元的帳本又想要參加投資的小資族,你的心理建設是要有兩個念頭

1.每月固定拿錢投資,反正錢在你手中也是到月底就沒有了,不如當作買彩卷的心態,勇敢地把錢撒出去。

2.拿出的錢投資,千萬不要想說緊急時要取回,這點非常重要(就是要當一去不回的心態😅)



💶投資的轉念


理財理念精句

德國的股市教父-科斯托蘭尼說的三句話:有錢的人可以投機,錢少的人不可以投機,根本沒錢的人必須投機。


而我之前的想法是,如果沒有存預備金就開始投資的人,其實就是一種被水一戰的概念,在我看來這就是一種投機的理念。我覺得如果把這種投機理念轉到定額存ETF,這就是一種策略之要領。


相反的,卻很多人認為必須投機就是賺價差的情況,那麼就可能造成翻車的情況,血本無歸或白忙一場都不要緊,如果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對小資族真的會造成一大傷害。


📒歸納重點

緊急預備金到底要不要存10萬元在投資,我參考參斯托蘭尼的說法後我自認為如下2點(僅供參考)

1.有緊急預備金者,我覺得你在於投資的時候會比較安心,至少無後顧之憂😃。

2.如果你沒有這個緊急預備金者,你要記得投機的概念是做穩的定額ETF,而不是先去做價差😅。




💷投資與錢的想法


到底要用多少錢投資,我想~這個答案就是一個浮動的答案,比較確立的事情是,我覺得當你問用多少錢能投資,我覺得不如要問:你覺得投資損失多少是你能接受的程度?


我的假設理由很簡單,很多人會一開始拿一筆小錢去做投資,而不是先月扣(這點我是說大部分),而有些人是一開始投資還是月扣,所以這個主題才是問你要拿多少先出來投資?


📒但我個人的認知的投資概念如下

1.投資股市的價值是在時間的淬鍊,所以這時候問,你是想作穩定配息還是要緊急需要取回?如果是後者,又回到上述的問題,你要存多少錢投資?

2.如果你拿出一筆錢,2萬、5萬、10萬都好,拿出後就放著,放著這一筆錢後也沒有後續再投入金額,會有可能財富自由嗎(投資不是變魔術)?我想你自己心裡有底吧!


📒重點歸類

拿錢出來這件事,財損是每個人心中衡量的尺是不一樣的,這又回歸到高股息ETF的理念(我是假設你一開始先從高股息ETF為主的話),如果你可以接受的風險較大,我當然仍是推00919.00929這類,但如果你是比較保守的,你可以選00878.0056.00713等做選擇,上述僅供參考,其中商品的差異性在本文之前分享文已經講述多次我的投資經驗,本文不繼續探討,因此就不多做分析。


🔆小叮嚀

而今年我到覺得,如果你有預備金的人,或是你不會像我一樣每年被錢追著跑的,我覺得也可以先從市值型ETF做起,累積資產速度比較快。


🔶回過頭來~我結論是不論用多少錢來投資,或是買高股息或市值型ETF,都不可能做到馬上致富,ETF都是屬於慢富心態,所以需要長時間的累積,才會看到這樣效果。




💴我每個月要投多少錢投資?


這個是最大多數人最想問的問題,3000可以嗎?5000不好嗎?15000會不會太多?,結果聽下來這兩年來開始投資的人,都是從3000元開始進攻股市。這應該是我聽過最多的事情。

但不要忘記一件事情,投資目的是做甚麼?投資是在未來你的人生,如果在不工作、或是無法加班時可以彌補你的津貼,所以投資都是在看你往後的人生,那問題來了,3000元這麼抗漲嗎?通貨膨脹時,你的3000元還是3000元嗎?我提到2個點如下


1.你月投資3000元是幾歲的時候,如果你是20出頭的人,在你年輕力壯的時候不勇敢,難道要等到中年結婚生子,老年薪水變少再來加碼嗎?年輕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20-30出社會的你,為何只能拿出3000元?你吃一頓料理、一台手機、一個日韓旅遊的錢不都超過這3000元了嗎?


2.你月投資3000元是50歲情況,你還有多少時間要退休了,假設你65歲退休,你月扣3000元只能存到54萬左右的投資(假設以算15年退休),你覺得有辦法讓你的往後生活得到更多品質嗎?


📋重點

所以~在人生的投資階段,我認為年輕是可以做最大化的投資理財行為,這點應該是確立的。因為不用為家庭、結婚、小孩等等原因減少投資。年輕的時候就多懂一點理財,慢慢累積下去。而如果你是離退休越近的人,如50歲以上的時候才做投資,老實說錢真的要多存,絕對不是3000元這種小額,不過很現實的情況是可能沒有錢。那就真的要知道,你的投資雖然可補貼一點生活津貼,但你還是有可能面臨退休後金錢的拮据使用是確定的。


🔆小叮嚀

總之~要投資多少,我覺得自己量力而為😃


📋今天重點

1.月存3000元我也不認為過少,致少有勇敢踏出去,但要改變現況應該有難度😅

2.15000元我也不認為多,因為面對未來的情況,是否能加速達到財富自由,我想就是你手中股票的張數🙂

3.設定的量雖說可以自己訂,但要遵守這個定期定額是最困難的,一但開始下定決心,就要認真的存錢,這才是最重要的。😁





結論

這2年我理財經驗,我個人認為年輕要多準備以外,我比較提到的是我們結婚、老年、中壯年等的投資,我個人認為有兩個穩健方法

1.完全都沒錢的,可以先買高股息ETF去多領利息,利息盡量不要花掉,拿去做複利,先把高股息ETF張數變多,能改善自行的生活品質後,再買市值型ETF,達到兩邊權重相當,對未來也可以做調控。

2.如果有一點資金,家裡開銷還尚可的,可以把市值型比重放多,或許10-20年的結局是有優於高股息的。

以上大概是我的投資經驗分享😄


聲明:本內容文章內容僅為個人身旁和自己經驗分享,我分享的定義還是歸咎於不得作為投資主決策依據,畢竟投資有風險(不可能都只賺不賠)。而我分享的也是歷史成績與數據,並不代表未來績效保證持續一直都是如此。故文章內容僅供讀者參考,讀者須自行評估所有風險並自負盈虧,這也是給投資者的建議。



歡這篇投資筆記的朋友,麻煩幫我按下愛心,並且記得追蹤我,我喜歡藉由很多身旁的故事及人生,加以撰寫故事分享給大家,我把我投資這幾年的心得做一個分享,希望各位路過的小資族,可以藉由投資改變你的人生,面對資產的配置我們不能輕易低頭放棄,一起和我加油努力,創造自己的未來~我們下一篇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
醫療金筆客-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7/17
林燃(創作小說家) 最近同事想投資,想說分享一些簡單的概念,畢竟有時候一些比較簡單的念頭來,搞不好過幾天就忘了🤣🤣,就先紀錄一番
avatar-img
醫療金筆客的隨之手筆錄
130會員
497內容數
各位格友,不論你是路過還是我的同伴,歡迎可以追蹤我,一起做討論交流 目前我的主題友分三大類 1.醫療類:包含了臨床上的醫療故事和困境、以及包含一些醫療衛教,了解我們醫療的故事。 2.旅遊美食日記:主要為分享我和老婆去過的地方,並記錄我和老婆的每一個時刻。 3.投資類:主要為提升你投資的理財概念及身旁小資族的故事分享。
2024/12/05
2024年的最後一篇投資努力學分享集,回顧一下今天一整年的投資ETF的經驗談,以及小資族的投資策略到底實用性可否行等等。以及到底該先投資市值型及高股息等情況,讓更多小資族去了解如何運用現有的資本去做更實際的理財觀念。
Thumbnail
2024/12/05
2024年的最後一篇投資努力學分享集,回顧一下今天一整年的投資ETF的經驗談,以及小資族的投資策略到底實用性可否行等等。以及到底該先投資市值型及高股息等情況,讓更多小資族去了解如何運用現有的資本去做更實際的理財觀念。
Thumbnail
2024/11/10
近期看的文章理念來說,我其實很想不斷續的分享給大家關於自己理財的一些心得,有時候不是甚麼時勢創造優勢的場合能做進場,而在於你的心理層面,到底想不想認真的踏入這一步,如果你也想要跟我一起努力,那麼我們就繼續看下去吧~
Thumbnail
2024/11/10
近期看的文章理念來說,我其實很想不斷續的分享給大家關於自己理財的一些心得,有時候不是甚麼時勢創造優勢的場合能做進場,而在於你的心理層面,到底想不想認真的踏入這一步,如果你也想要跟我一起努力,那麼我們就繼續看下去吧~
Thumbnail
2024/10/24
投資ETF應該算是這個世代的小資族及散戶最熱愛的投資標的,因為不用看盤應該是最大的主因,讓小資族因為不用看盤而減少煩惱的一大快事,交託予投信就可以慢慢的累積一筆資產的好方法,至今投的你,是否也想順利的增加自己的被動收入呢?
Thumbnail
2024/10/24
投資ETF應該算是這個世代的小資族及散戶最熱愛的投資標的,因為不用看盤應該是最大的主因,讓小資族因為不用看盤而減少煩惱的一大快事,交託予投信就可以慢慢的累積一筆資產的好方法,至今投的你,是否也想順利的增加自己的被動收入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想要踏上理財的旅程,存到第一桶金是個重要的里程碑。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和通膨的影響,我們需要重新評估什麼是現代的第一桶金金額。舊時的百萬夢想或許已經顯得有些過時,而根據現實情況,300萬可能更為實際。
Thumbnail
想要踏上理財的旅程,存到第一桶金是個重要的里程碑。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和通膨的影響,我們需要重新評估什麼是現代的第一桶金金額。舊時的百萬夢想或許已經顯得有些過時,而根據現實情況,300萬可能更為實際。
Thumbnail
散戶及小資族的你,是否都會問需要存多少才能開始投資呢? 隨著筆記本寫到了第42篇
Thumbnail
散戶及小資族的你,是否都會問需要存多少才能開始投資呢? 隨著筆記本寫到了第42篇
Thumbnail
記得有一次造訪高雄科技大學擔任業界講師,一位同學舉手提出了這樣的問題: 「老師,您為何強調大家應該存下第一桶金呢?這筆錢存與不存有什麼差別?」 本篇文章將帶你探討第一桶金的用途及存錢原因。
Thumbnail
記得有一次造訪高雄科技大學擔任業界講師,一位同學舉手提出了這樣的問題: 「老師,您為何強調大家應該存下第一桶金呢?這筆錢存與不存有什麼差別?」 本篇文章將帶你探討第一桶金的用途及存錢原因。
Thumbnail
「省小錢靠記帳,賺大錢靠投資。」
Thumbnail
「省小錢靠記帳,賺大錢靠投資。」
Thumbnail
投資比較快?存錢比較慢? 新的一年開始累積第一桶金! 第一桶金是什麼? 一般通指100萬元,通常為開始理財的初步目標! 也可能是創業資金、買房頭期款, 但想要從0開始,累積到100萬, 每月只靠著一點點儲蓄太慢了, 是不是應該要積極參與投資? 如果你也是這樣想,可以先緩緩, 近一年的台股大盤報酬
Thumbnail
投資比較快?存錢比較慢? 新的一年開始累積第一桶金! 第一桶金是什麼? 一般通指100萬元,通常為開始理財的初步目標! 也可能是創業資金、買房頭期款, 但想要從0開始,累積到100萬, 每月只靠著一點點儲蓄太慢了, 是不是應該要積極參與投資? 如果你也是這樣想,可以先緩緩, 近一年的台股大盤報酬
Thumbnail
【前言】 年輕的你,覺得自己要工作多久才能存到100萬呢? 三年內就做得到?那我恭喜也敬佩你! 但如果你要花十五年才有機會?也不用太過焦慮。這種事情不需跟其他人比較,只要搞清楚自己所追求的目標,然後盡可能把可以努力的部分做足準備,那也就夠了。 -
Thumbnail
【前言】 年輕的你,覺得自己要工作多久才能存到100萬呢? 三年內就做得到?那我恭喜也敬佩你! 但如果你要花十五年才有機會?也不用太過焦慮。這種事情不需跟其他人比較,只要搞清楚自己所追求的目標,然後盡可能把可以努力的部分做足準備,那也就夠了。 -
Thumbnail
小時候,我們都寫過「我的夢想」或「我的志願」之類的作文題目,求學與求職過程中也寫過很多次自傳與自我期許;然而,在進行理財投資之前,卻不常見有人好好地做好這些思考規劃,或者說,所做的規劃都是別人建議的劇本而不是屬於自己的生涯財務規劃。
Thumbnail
小時候,我們都寫過「我的夢想」或「我的志願」之類的作文題目,求學與求職過程中也寫過很多次自傳與自我期許;然而,在進行理財投資之前,卻不常見有人好好地做好這些思考規劃,或者說,所做的規劃都是別人建議的劇本而不是屬於自己的生涯財務規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