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時常在通勤的零碎片段空檔中打開youtube music裡已加入的音樂,順著推薦曲目一首一首聽下去。每當遇到特別受觸動的樂曲時就會將其加入樂曲單,打算讀書時邊播放。然而每次只要在讀書時打開媒體庫,半小時後就會發現自己已放下筆、闔上書,或靜靜的坐在書桌前回味樂曲的旋律;或動身前往琴房迫不及待的想將內心的激昂以琴拉出。除了自己以外,身邊的一些家人朋友也都曾有過「古典音樂不適合作為背景音樂的經驗」,對此我們也想了多種理由來解釋這個現象,包括我們容易對自己會的樂器有共鳴(我的樂器是小提琴,剛好對純管樂的分心程度會較有弦樂的低)。
在這個章節中楊照老師提出「古典音樂本身有著抗背景化的特性」,這種特性在音量、音高、速度變化等元素中呈現。就音量而言,在一首曲子中音量的層次可以相差很多,可能在短短的幾小節內就從pp漸強至ff;而就音高而言,無論是管弦樂中的多樣樂器亦或是歌劇、詠嘆調的聲樂都展現了音域的廣闊;就速度變化而言,一首交響曲、協奏曲、奏鳴曲內可以涵蓋快、中、慢板,每個樂章之間亦可能會有許多速度變化。這個篇章讓我想起曾聽一位老師說過,厲害的樂手不只是看他(她)能拉多快、多響亮,還要看其在最慢、最小聲時能將弓速控制的多穩、多乾淨。我想這些「去背景化」的戲劇化元素都是造就古典音樂扣人心弦的原因,在聆聽時思緒可以跟著樂曲跌宕起伏、獲得滿足。
後記-
雖然知道古典音樂對我來說很難成為在需要專注時的背景音樂,我還是無法抗拒這些精彩的旋律,因此為了在兩者間取得平衡,我會將歌單重複播放並將音量調的很小,即便無法以耳朵真正聽見,心中也已能自動有填補旋律,不會錯過。而其他精彩的樂曲就編排入一個專屬它們的時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