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感想:遊樂之心-絕對不是背景音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我時常在通勤的零碎片段空檔中打開youtube music裡已加入的音樂,順著推薦曲目一首一首聽下去。每當遇到特別受觸動的樂曲時就會將其加入樂曲單,打算讀書時邊播放。然而每次只要在讀書時打開媒體庫,半小時後就會發現自己已放下筆、闔上書,或靜靜的坐在書桌前回味樂曲的旋律;或動身前往琴房迫不及待的想將內心的激昂以琴拉出。除了自己以外,身邊的一些家人朋友也都曾有過「古典音樂不適合作為背景音樂的經驗」,對此我們也想了多種理由來解釋這個現象,包括我們容易對自己會的樂器有共鳴(我的樂器是小提琴,剛好對純管樂的分心程度會較有弦樂的低)。


在這個章節中楊照老師提出「古典音樂本身有著抗背景化的特性」,這種特性在音量、音高、速度變化等元素中呈現。就音量而言,在一首曲子中音量的層次可以相差很多,可能在短短的幾小節內就從pp漸強至ff;而就音高而言,無論是管弦樂中的多樣樂器亦或是歌劇、詠嘆調的聲樂都展現了音域的廣闊;就速度變化而言,一首交響曲、協奏曲、奏鳴曲內可以涵蓋快、中、慢板,每個樂章之間亦可能會有許多速度變化。這個篇章讓我想起曾聽一位老師說過,厲害的樂手不只是看他(她)能拉多快、多響亮,還要看其在最慢、最小聲時能將弓速控制的多穩、多乾淨。我想這些「去背景化」的戲劇化元素都是造就古典音樂扣人心弦的原因,在聆聽時思緒可以跟著樂曲跌宕起伏、獲得滿足。


後記-

雖然知道古典音樂對我來說很難成為在需要專注時的背景音樂,我還是無法抗拒這些精彩的旋律,因此為了在兩者間取得平衡,我會將歌單重複播放並將音量調的很小,即便無法以耳朵真正聽見,心中也已能自動有填補旋律,不會錯過。而其他精彩的樂曲就編排入一個專屬它們的時間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I人的靈感角落
0會員
1內容數
歡迎來到I人的靈感角落,這裡的內容可能有些繁雜,大致會有書籍、古典音樂、劇集等等。希望這裡可以成為大家繁忙日常中閒暇鬆弛的一隅。 由於筆者每次下筆時都會瞻前顧後,故為了克服害怕犯錯的恐懼,想由這個沙龍開始,練習將想說的話化為文字,踏出勇敢的一步,並使日常閃過的靈感不再只存在腦中的小小角落,而能在這邊和大家一起分享討論~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本系列文章將以深入淺出的音樂語言及資訊,搭配古典樂名曲的影片來做講解及賞析,期待樂友們除了可以純粹聆聽古典樂外,也可藉由這系列的文章更深入的了解樂曲內涵及作曲家本人的故事,一起遨遊於古典樂的美妙世界!
Thumbnail
本系列文章將以深入淺出的音樂語言及資訊,搭配古典樂名曲的影片來做講解及賞析,期待樂友們除了可以純粹聆聽古典樂外,也可藉由這系列的文章更深入的了解樂曲內涵及作曲家本人的故事,一起遨遊於古典樂的美妙世界!
Thumbnail
分享最愛的調頻音樂,原來是小時候最愛的音樂盒
Thumbnail
分享最愛的調頻音樂,原來是小時候最愛的音樂盒
Thumbnail
我時常在通勤的零碎片段空檔中打開youtube music裡已加入的音樂,順著推薦曲目一首一首聽下去。每當遇到特別受觸動的樂曲時就會將其加入樂曲單,打算讀書時邊播放。然而每次只要在讀書時打開媒體庫,半小時後就會發現自己已放下筆、闔上書,或靜靜的坐在書桌前回味樂曲的旋律;或動身前往琴房迫不及待的想將內
Thumbnail
我時常在通勤的零碎片段空檔中打開youtube music裡已加入的音樂,順著推薦曲目一首一首聽下去。每當遇到特別受觸動的樂曲時就會將其加入樂曲單,打算讀書時邊播放。然而每次只要在讀書時打開媒體庫,半小時後就會發現自己已放下筆、闔上書,或靜靜的坐在書桌前回味樂曲的旋律;或動身前往琴房迫不及待的想將內
Thumbnail
初來這個網站 放一些以前畫的,有關音樂的圖
Thumbnail
初來這個網站 放一些以前畫的,有關音樂的圖
Thumbnail
音樂會中的導聆讓聽眾更快了解曲目內容和情緒張力,對於比賽曲和藝術性較高的曲目尤其重要。透過導聆,聽眾更融入樂曲,也是一種社會教育。
Thumbnail
音樂會中的導聆讓聽眾更快了解曲目內容和情緒張力,對於比賽曲和藝術性較高的曲目尤其重要。透過導聆,聽眾更融入樂曲,也是一種社會教育。
Thumbnail
在資訊爆炸又繁忙的日常裡,是不是經常覺得無法喘息呢?有些人透過運動來排解煩悶,也有些人透過閱讀來逃避現實,還有一些人透過音樂,為自己打造一處將內心安放之地,在音符流動的時間裡靜靜尋找內在的平靜。
Thumbnail
在資訊爆炸又繁忙的日常裡,是不是經常覺得無法喘息呢?有些人透過運動來排解煩悶,也有些人透過閱讀來逃避現實,還有一些人透過音樂,為自己打造一處將內心安放之地,在音符流動的時間裡靜靜尋找內在的平靜。
Thumbnail
我是一個超級愛聽音樂的孩子。 音樂幾乎是我療癒、平靜心情的一個方式,以一個藝術創意型人來說,只要一個人的空間就會播放音樂,而音樂類型偏日韓流行類,在冥想、靜心、睡覺才會使用心靈音樂。 所以為什麼要試隨機模式? 我在最近深深感受到,隨機播放模式,也是種另類的「宇宙建議或者提醒」。
Thumbnail
我是一個超級愛聽音樂的孩子。 音樂幾乎是我療癒、平靜心情的一個方式,以一個藝術創意型人來說,只要一個人的空間就會播放音樂,而音樂類型偏日韓流行類,在冥想、靜心、睡覺才會使用心靈音樂。 所以為什麼要試隨機模式? 我在最近深深感受到,隨機播放模式,也是種另類的「宇宙建議或者提醒」。
Thumbnail
最近在練習吉他的彈奏,靈機一動,對著電視就練了起來。 原來我把電視轉到YouTube,找一些曾經聽過的懷舊老歌,先找到它的單音,再找它的調門和弦,最後就跟著一起彈奏起來,時不時還跟著唱。 這其實是我心目中最理想的「卡拉OK」,號稱「純人工手動的吉他卡拉OK」,因為這樣的音樂境界在我心目中才算OK
Thumbnail
最近在練習吉他的彈奏,靈機一動,對著電視就練了起來。 原來我把電視轉到YouTube,找一些曾經聽過的懷舊老歌,先找到它的單音,再找它的調門和弦,最後就跟著一起彈奏起來,時不時還跟著唱。 這其實是我心目中最理想的「卡拉OK」,號稱「純人工手動的吉他卡拉OK」,因為這樣的音樂境界在我心目中才算OK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