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卯起來聽一些主流音樂
像是動力火車的《我不該哭》、《鳥仔》
蕭煌奇的《沒事的》、《說故事的歌》、《舞台》、《內傷》、《送予你的歌》、《寂寞而已》
周興哲的《最後一堂課》、《離開你以後》、《你不屬於我》
周杰倫的《蒲公英的約定》
孫燕姿的《一樣的夏天》
吾橋有水的《成為那樣的光》(說好的主流音樂??XD)
突然發現自己大概是真的活了一段時間
經歷變得比較多
對於歌曲愈來愈挑剔
不再像之前那樣隨隨便便就能喜歡上哪一首歌了
但與此同時
也正是活了一段時間、經歷變得比較多
對於愈來愈多題材會有共鳴了
比方說看到媽媽扶養小嬰兒的題材也會有點感同身受
畢竟最近看著自己老姊辛苦地帶小孩
比方說看到家中父母思念遊子的題材也會有點感同身受
畢竟我們家也是大家都沒有住家裡了
比方說看到爸爸嫁女兒的題材也會有點感同身受......
等等!為啥啊??感同身受個屁喔XDD
不過說真的
打動我的好像很多不是歌曲
而是裡面的MV
只能說MV拍得還真好
強推蕭煌奇《沒事的》MV
好到......
我根本沒辦法好好聽歌了XDDD
蕭煌奇的接受度真高呢~~
⠀⠀⠀⠀⠀⠀
人總是有很多面向
面對不同的人
處在不同的環境
會展現一個人不同的模樣
這些模樣沒有真與假
都是真實
只是不同角度的樣貌而已
或許愛情的誕生
就是人會愛上一個人的某個面向
對於那個角度的他感到著迷
只狹隘地這樣看著他
至於愛情的破裂
或許是人看見那個人的其他面向
知道他不是只有我愛著的模樣
知道他有很多不一樣
愛情是一時
相處是一輩子
也就是一時的愛情可以只看見美好的角度
但是一輩子的相處卻必須看見不美的樣貌
所以或許不是人變了
只是環境變了
角度變了
所以他展現出來的樣貌是另一個了
就像解下頭巾的奎若教授
用佛地魔的嘴巴問你一句:
「這樣你還要/還要愛我嗎?」
⠀⠀⠀⠀⠀⠀
我想我喜歡這個地方
我喜歡跟這些人相處
是因為
某個面向的我被接受了
正如
軟爛廢物的我被朋友接受了
喜歡表演的我被活動接受了
安靜沉默的我被家族接受了
在這裡
跟這些人
清新正向的我
我想成為的我
被這些人接受了
所以他們跟我的朋友、活動夥伴、家族成員一樣
被我愛著
因此當他們離開我感到不捨
就變得是
那樣理所當然了。
⠀⠀⠀⠀⠀⠀
或許也可以這樣解釋
佛洛伊德的心理學
提到「陰影」的概念
也就是我們在成長過程中被壓抑而不自知的事情
那些會深深埋到潛意識裡
然後影響著我們
我想或許我滿幸運的吧
曾經清新正向的我
大概在成長的過程之中被我丟到了陰影之中
我讓自己變得粗獷
或許是因為我覺得那樣的我比較有力量
讓我可以比較有自信面對這個世界
我大概也長成了這樣的模樣
所以並不覺得費力
但
曾經那樣清新正向的我不復存在
或許這也是我為何那樣的追尋吧
而如今
有一個讓這樣身在陰影之中的我
可以展露出來
然後在這裡被接受
我想
是值得感恩的。
⠀⠀⠀⠀⠀⠀
旅程就要到尾聲了
回頭來看這段過程
好像一場夢
甚至有點難以想像
看著眼前的笑容
總無法想像他曾經的淚水與傷痕
我想他應該是堅強起來了
但我不敢確定
自從看過《挪威的森林》
知道直子死前的模樣
總會害怕
這樣變好的狀態
不是展翅高飛
而是墜落前的跳躍
但我真的看不透
我總覺得我是無力的
誰都不屬於我
離開、去哪
都不用過問我
可能終究
我想我已經盡了全力
剩下3分
給老天爺
給他自己吧。
⠀⠀⠀⠀⠀⠀
後來愈來愈覺得
自己在告訴孩子的事情
很多很多
其實是想告訴自己的
安慰孩子的話語
很多很多
其實是想安慰自己的
所以
或許很多都是講來自爽的吧
學生可能也是一臉茫然
心想這個老師又發癲講一些奇怪的事情
我想我不是一個稱職的老師吧
看見的是自己
看不見學生
看見的是過去
看不見未來
看不見道路
沒辦法給予方向。
⠀⠀⠀⠀⠀⠀
夏夜的晚風
訴說著回不去的夢
曾經的笑容
都已消逝在風中
風鈴叮咚
化作提醒的鐘
提醒風已吹草將動
萬物要飛往蒼穹
又將
留得一身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