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死侍與金剛狼》交會了,被拯救的是金剛狼還是漫威耶穌?
方格精選

影評《死侍與金剛狼》交會了,被拯救的是金剛狼還是漫威耶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這篇文章想告訴你什麼:
Disney 漫威宇宙將《死侍與金剛狼》結合在一起,這兩個幾乎不死的角色會碰撞出怎樣的英雄故事呢?
或許,是拯救與被拯救的雙重意義。


前言:首部(美國)R級漫威電影


raw-image

距離2018年《死侍2》、2017年《羅根》,我們已經好久沒看見這兩個經典角色出現在大螢幕了!Disney 漫威宇宙讓《死侍與金剛狼》相遇,這兩個幾近不死的角色,能碰撞出什麼樣的英雄故事呢?

(以下有雷)


相遇的結果是改變:物質與心靈的必然衝撞


要來說說你的傷痛,
還是要等到三幕劇才有回憶殺?
Want to talk about what's haunting you,
or should we wait for a third act flashback? ——死侍

能打破第四面牆的死侍,談起自己軟肋時相對金剛狼是靈活許多,另一方面羅根背負的故事,卻比韋德有深度許多。


截然不同的人,就像是最後「物質與反物質」的碰撞,緩慢卻有能量地,為我們消滅過去的電影節奏:做為Disney要揉合復仇者聯盟、X戰警、甚至是失敗的多重宇宙故事(《洛基2》等),明顯是大有收穫的,但對角色的「成長」刻畫來說就有些可惜。


俗話說,不打不相識,本片角色開始整合確實來自於公路旅行上的搏鬥。然而更重要的催化劑,或許是X-23的一段話。

「你從來都不是對的人,直到你改變」
You were always the wrong guy. Until you weren't.

人與人之間的相互理解是一種幸福,而阻擾我們理解的是只在自己的觀點上看事物:劇情大半部都花在死侍努力想要說服羅根幫忙拯救世界,卻沒想過羅根早已沒有家鄉,失去努力的動力。

當我們都只在於想說自己想說的,想說服對方接受自己的想法,卻忽略了對方的想法與感受。


結語:歡迎加入漫威宇宙的一份子


raw-image

羅根真正跨出陰影是在精神世界裡想起了查爾斯對自己與世界的愛,死侍則是在第一幕(想起自己要拯救好朋友)就完成了自己的英雄旅程。其實,兩人自始至終都有著不同的速度,但又何妨呢?互相拯救,或許就是這對「不死兄弟」的寓意吧!

有時候,我們拯救的人會反過來拯救我們

拯救與被拯救的一體兩面,或許正是這部電影想告訴我們的也說不定呢。



請到電影院好好欣賞吧!

圖/取自官方預告與劇照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讓你有收穫,請按愛心,讓我知道你的喜歡~

★如果你希望穩定收看我的後續作品,請追蹤我!

★若有希望老師關心的教育議題、影視作品、或是娛樂體驗,


歡迎留言或與我聯繫委託。

★email:teacherscomment@gmail.com/ig:Teacher_ChiaAn

內容總結
死侍與金剛狼
5
/5
avatar-img
家安老師的沙龍
123會員
173內容數
我相信:「學習」才不是一件無聊的事,只是你缺少好的「素材」、「管道」、以及「觀點」! 在【家安老師的娛樂評論室】,陪你一起從電影、商業閱讀、以及生活日常學習之前在教室裡沒搞懂的點點滴滴。 在放課後的時間裡,一起學習新知吧—— 同學,上課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家安老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一個人想要自殺時,心理狀態一定相當痛苦;而自殺(Suicide)就是一種明顯的生命「改變」,想透過改變來擺脫痛苦--不過,是否有經歷足夠的思考,知道當事人為何要為了離開痛苦,做出這麼大的改變呢?
比起違背天性和他人合作,筆者更覺得在《洛基》甚至《漫威》的故事裡,我們都不是先有本性才行事,而是在各種可能性探索自己,才有了這麼多迷人的角色,在英雄之旅漸漸成長。
當英雄成為責任制的工作,你知道什麼樣的人才適合這份職涯嗎?
一個人想要自殺時,心理狀態一定相當痛苦;而自殺(Suicide)就是一種明顯的生命「改變」,想透過改變來擺脫痛苦--不過,是否有經歷足夠的思考,知道當事人為何要為了離開痛苦,做出這麼大的改變呢?
比起違背天性和他人合作,筆者更覺得在《洛基》甚至《漫威》的故事裡,我們都不是先有本性才行事,而是在各種可能性探索自己,才有了這麼多迷人的角色,在英雄之旅漸漸成長。
當英雄成為責任制的工作,你知道什麼樣的人才適合這份職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