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違的颱風假,而且一放就是2天。
終於又有時間坐下來,好好欣賞Netflix,而風雨飄搖中最適合的,當然就是浪漫愛情片啦。
Love at First Sight改編自美國作家珍妮佛·E·史密斯於2011年出版的愛情小說《一見鍾情的統計機率》,一開始看到這片名覺得實在很土,一見鍾情就算了,還要"一切始於",感覺冗詞就很多。接著男女主角的登場就讓我覺得這片的選角很玄,但好像又值得看下去了,因為兩位的外型都讓人很難聯想到"一見鍾情",就我的審美觀而言,都是路過不會回頭型(我誰XD?)。沒想到越看到後面,越覺得女主角聰明、可愛、善解人意,確實是會讓人在飛越整個太平洋後,愛上的角色。
整體而言,在劇情方面算是老套、平庸,兩人在機場相遇,再因為各種神奇的巧合比鄰而坐,順暢的互看順眼之後敞開心房,然後再因為一些小失誤失去彼此的聯絡方式,最後又雙向奔赴到對方面前。種種巧合、幸與不幸,都化作大量的機率旁白,讓男女主角相遇、失去、再相戀,怎麼看都很戲劇性、老掉牙,而最讓我感動的卻是關於親情的著墨。
女主角說他最害怕的三件事:美乃滋、狹小空間跟牙醫。而男主角是:細菌、黑暗、驚喜。
如果一般人被問到最害怕的三件事,我想大部分的人都沒認真想過,而害怕這件事也會隨著年齡增長變動,就像男主角是因為母親在他還小的時候罹患癌症,開始變得害怕驚喜;他在耶魯大學主修統計,他喜歡也需要將所有事都統計成數據、以機率來計算發生的可能性,劇中的旁白也使用大量的統計數據。雖然說許多事情都是可以從歷史軌跡推敲未來發展的,然而並不是所有事情都可以被計算出來,就像世界上只有10%的人是同性戀、10%的人是左撇子,但你還是有可能是那1%的左撇子同性戀,這是機率,無法避免。
有些事情,直到你遇到了,才會覺得小說或電影其實沒有現實那麼刻薄、殘酷。從家人罹癌開始,我更能感同身受男主角在意數據的表現,那些冰冷的數據背後,是許多人的希望,在知道結果之前,你會懷抱著大希望望向大機率,知道結果之後,你還是會緊握著小機率期盼奇蹟。這不是選擇,就單純是機率、命運問題。
知道結果之後,男主角的媽媽選擇不治療,他說3個月、6個月、9個月又如何?我只想好好的跟大家說再見。而這時機率也不重要了,這是選擇,a choice to love each other every day.
除了男主角家人以外,女主角也是懷著複雜的心情回去面對父親的再婚、婚禮。這確實很複雜,以一個二十歲出頭的青年來說,該如何面對父親的新對象,並衷心的祝福他即便他看起來很幸福。
男、女主角的表現都很成熟、健全,我想也源自於他們家庭從小給他們的教育和滿溢的愛。很多事情,好比出生、性別、長相、性向、生病...等,都是命運、只能服從,有時候你可以選擇,但更有些時候你不得不(出生在印度的賤民階級,我看還是人生重來槍打下去比較快)。
而劇中的最後一段旁白:
Hadley Sullivan and Oliver Jones will kiss 12,872 times in their life together. They'll be married 58 years, have 1,462 arguments, and make love 5,787 times. Hadley will hold Oliver's hand when Tessa takes her last breath. Oliver will hold Hadley's when she takes hers. And they will both hold their daughter's hand the day she's born and marvel at her tiny fingers and how none of it would have been possible were it not for a missed flight, a broken seat belt, and a choice to love each other every day.
這是選擇,他們選擇相愛。
印象深刻的一段話,男主角的爸爸跟男主說:
Val Jones: If I knew the odds that your mother was gonna get cancer and die when I fell in love with her, do you know what I would have done differently?
Val Jones: Absolutely nothing.
這是知道了命運之後的選擇,他們不後悔,選擇繼續相愛。
而我們呢?是否無愧於選擇?
這部浪漫小品愛情片推薦給需要放鬆一下、打發時間的你們,滿分10分的話,大概是5分,但很適合關掉中文字幕練習英文聽力喔,男女主角的美式、英式腔都很悅耳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