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片對我來說衝擊很大,尤其是學術教育界與金融風暴關係的部分。
一開始從冰島切入讓我產生不小的興趣: 片中提到的與過去學校教育所交給我的「知識」:冰島是個幾乎沒有犯罪情形、福利制度好、排行適合居住地前幾名、金融制度完善的國家聞名。既然金融制度完善,品質良好,那為何在08年冰島貨幣對歐元下跌超過35%,冰島物價指數上漲了14%?
金融海嘯對各國經濟產生的影響甚至延續至今(被自由市場主義反對的共產主義在那時逃過一劫)。為何會那麼嚴重呢?這個疑惑在接下來的紀錄與訪談中由醜陋不堪的真相解開。
本片揭示學術界與金融與政治的關係讓人印象深刻。不難理解涉及金融市場操作的一員包含,金控公司、銀行、投機者及政治人物,自由市場的自由來自於政府的支持(金融界巨擘掌握了政治實權或者與政治人物有相當的利益關係)與投機行為(操盤者與投資人都為謀求更多利益)是金融體系缺陷的原因,但是沒想到教育學術界也是其中一員。
在金融經濟領域中的學者與權威人士撰寫學術性文章,只是為政策、市場操盤人背書(誰不想獲得金錢的報酬或者與金融界人物熟絡呢?這可能為他們提供更多權力),並非基於學術專業之研究也未符合學術倫理。金融公司與銀行負責人、總裁聲稱(在片中的訪談與當時影像紀錄裡)他們並不知道他們設計包裝的衍生性金融商品會有這麼大的風險與弊病況且決定權是在消費者手上(但他們販售衍生性金融商品運用的更笨的笨蛋策略不就是基於非具有相關專業知識的投資人群與資訊不對稱以及人貪知本性所做出來的嗎?),評鑑機構人員也推說他們評鑑僅僅是他們個人的「意見(opinion)」。他們將錯誤歸咎於人難免犯錯與購買者自身的緣故(就這點而言,我倒是覺得不能說是他們胡亂推責,的確我們做為消費者也有自我反思的空間)。但證據鑿鑿,他們都必須為他們的作為付出相應的代價,可是沒有。當年理應負起最大責任的那些人,在金融海嘯過後依舊坐穩美國政府中的重要的職位。
總的來說,我覺得黑金風暴這片的警世意味較重,而非僅僅如表面上的諷刺。本片沒有提出一個方法試圖解決最後提出來的問題:在金融風暴後,大眾已經失去對市場的信心,可官商關係依然過於密切。大眾沒有一個可以去放心投資的評判標準。最直接了當的方法便是將政與商關係分離,但要如何解卻也是非常困難,一方面金融背景的從政者對政府是不可或缺(畢竟企業公司是政策推廣的重要推手,若沒有大企業的支持政策之實施會非常困難),一方面是已經根深柢固的政商關係無法輕易撼動。
這部片提到:一定會有下一次金融風暴,而且影響範圍更廣更嚴重,只是時間的問題。令人害怕的金融市場就像賭場,投資行為就像是在賭博。小賭怡情,但我們總是追求更多的利益,即使高風險也有願意冒險的知情人與眼中只有報酬的無知者。
謝謝你閱讀這篇文章。如果喜歡我的文章,歡迎訂閱追蹤按愛心!
2019/4/2初稿
2024/08/01 定稿 @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