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球崛起!猩猩說人話可能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在看猩球崛起時,每次看到猩猩、狒狒說人話,我就會出戲,職業病使然,以發聲構造來看,猩猩、猿猴、狒狒等都很難講的出人話。


其中的原因多,在《人類簡史:一趟橫跨人類三百萬年的時空之旅》書中提到幾個原因,咽腔(喉骨、聲帶等)、神經系統的成熟;直立行走還使人類的肺部等生理器官得以發展,這也為語言的產生準備了初步的條件;以及,人類的腦量和勞動精密度的不斷增加也促進了語言的發展等等。

此外,也有其它的研究指出人類的上下顎在演化中縮短,也是人類語言得以發展的原因,當上下顎太長,口腔型態使發聲會傾向"嗚"母音的泛音頻率強化,所以,猩猩、猿、猴的聲音聽起來都會有"嗚嗚"的感覺。

在1961年有個研究很有意思、也很詭異,用仿生的方法來模擬人聲的發聲,可見下方的影片。



由上方的影片,可以說明我常常在文章中提到的母音共振峰的特定頻率強化,是由鼻口舌咽的動作、姿態所造成,是空間的型態造成了某些特定頻率被強化,像下圖中不同的母音,當咬字的動作、姿態變化了,母音共振峰的f1、f2兩個最高峰的位置也改變了,所以咬字不清有時與口腔、唇舌的動作不夠明顯有關聯。

raw-image

進一步的談"共鳴",不論是胸腔、口腔、鼻腔、頭腔,其實嚴格來說只有可明顯變化動作與空間的"口腔共鳴"而已,而其它頭腔、鼻腔、胸腔,其實都是口腔動作所產生的特定頻率強弱化所形成的聽感與本體感覺的抽象位置感受。

但等會兒,那沒有上下顎,也沒有唇齒的鸚鵡是怎麼回事呢?它們的話可多了,而且還可以唱的很好呢!

這唱的也太有靈魂了吧!

在鸚鵡、九官鳥的發聲中能仿出人聲的關鍵在靈活的舌頭,而舌頭也是人類發聲的重要組織,可以佔到七、八成的影響因素。像是古人就會說人長舌婦、兩舌、舌燦蓮花、拙口笨舌等等,地獄也有個拔舌地獄,英文的"雄辯的"也以"Silver-Tongued"來去形容。

所以說,有效的發聲訓練絕對有舌頭的靈活度訓練,因為在人類發聲中舌頭是極為重要的關鍵,缺失了舌頭就無法精確的講出人話了。

我的發聲訓練中有三個重要的"舌根母音"的訓練方法,成效不錯,有需要上課的人來找我吧!

~~~~~~~

課程詳情~ https://pse.is/583cx5

~~~~~~~

或想跟河西羊老師聊聊自己的需要,請私訊,加入後請按下”聊天”哦!

https://lin.ee/vL89jFP

~~~~~~~

avatar-img
30會員
55內容數
一位致力於改善嗓音能力的發聲老師,研究與教學令音色明亮、音量放大、音域寬廣的發聲訓練方法。2016年10月前任職於財富管理、投資理財業10餘年,曾擔任投研主管、理財講師、FC等職務;10月後成為全職的發聲老師,研究人聲科學,提升訓練成效,使學生音域更廣、音量更大、音質更響、嗓子更耐用。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河西羊的養聲坊 的其他內容
樂器流氓~嗩吶,這由滿月吹到頭七的樂器,幾乎一吹響了,所有樂器的聲音都被壓的打,理由很簡單,嗩吶的音色在2000Hz~5000Hz之間人類聽覺最敏銳,聲量增益最明顯的頻段,而嗩吶在這頻段的泛音音量也是最大的。 但也太大了,稍微算一下,我所取樣的聲音,音高#F5的基頻與泛音最大聲量(約2000H
這標題到底在說什麼呀! 是這樣的,看到Jacob Collier這位有超級絕對音感的音樂人,談到鋼琴上的三和弦,以Cmajor和弦來說,是CEG的第三音(中間音)E,會比實際上最和諧音的頻率高上14%個半音。
2018~2022年,清涼音文化幫我開設"河西羊的健聲房"公開班達卅期,到了2022年尤其疫情的推波助瀾,線上課程成為顯學,多數也適應也接受了這個方式,所以教學的重心大比例轉到視訊,同時實體的公開班在經驗持續人數不足,或開課人數也不多的狀況下,覺得對清涼音文化不太好意思,就停止了公開班的開設。 有
幾年前有次跟女兒去做在家自學的成果發表,在板橋的一所高中教室中進行,前面幾位學生發表時,因為電風扇的噪音太大,在家長區的我們完全聽不到他們在說些什麼。後來,工作人員把電風扇調微風,才改善了這個問題,但整體的音量上仍是相當不足夠。 想想早個卅年前的各級學校老師沒有麥克風音響輸出,那嗓音還真是要耐操,
前陣子看到看到民歌49的演出片斷,幾位年長的歌手嗓音退化的真有些嚴重,不過這演唱會聽的是回憶,倒不全然是歌聲,也不至於會用”翻車現場”來形容。 傳聞民歌50會成為絕響,聽起來也覺得時候差不多了。 聲音的退化在所難免,不過健康的發聲卻能對聲音延年益壽,我學生中目前正在上課超過六十歲的有三位,分別是
沒有!他唱到的是E5。 前一陣子,五月天的阿信在中國巡演,捲入了假唱風波,有些心灰意冷的感覺在自媒體寫下了:"每次唱這足10拍E6的高音,總是跪足捶地。" 結果,引發了新的爭議,那就是他到底有唱到E6的高度嗎?(E6指的是鋼琴上第六個八度的E音,以C大調的唱名為"mi",鋼琴上的中央C為C4,E
樂器流氓~嗩吶,這由滿月吹到頭七的樂器,幾乎一吹響了,所有樂器的聲音都被壓的打,理由很簡單,嗩吶的音色在2000Hz~5000Hz之間人類聽覺最敏銳,聲量增益最明顯的頻段,而嗩吶在這頻段的泛音音量也是最大的。 但也太大了,稍微算一下,我所取樣的聲音,音高#F5的基頻與泛音最大聲量(約2000H
這標題到底在說什麼呀! 是這樣的,看到Jacob Collier這位有超級絕對音感的音樂人,談到鋼琴上的三和弦,以Cmajor和弦來說,是CEG的第三音(中間音)E,會比實際上最和諧音的頻率高上14%個半音。
2018~2022年,清涼音文化幫我開設"河西羊的健聲房"公開班達卅期,到了2022年尤其疫情的推波助瀾,線上課程成為顯學,多數也適應也接受了這個方式,所以教學的重心大比例轉到視訊,同時實體的公開班在經驗持續人數不足,或開課人數也不多的狀況下,覺得對清涼音文化不太好意思,就停止了公開班的開設。 有
幾年前有次跟女兒去做在家自學的成果發表,在板橋的一所高中教室中進行,前面幾位學生發表時,因為電風扇的噪音太大,在家長區的我們完全聽不到他們在說些什麼。後來,工作人員把電風扇調微風,才改善了這個問題,但整體的音量上仍是相當不足夠。 想想早個卅年前的各級學校老師沒有麥克風音響輸出,那嗓音還真是要耐操,
前陣子看到看到民歌49的演出片斷,幾位年長的歌手嗓音退化的真有些嚴重,不過這演唱會聽的是回憶,倒不全然是歌聲,也不至於會用”翻車現場”來形容。 傳聞民歌50會成為絕響,聽起來也覺得時候差不多了。 聲音的退化在所難免,不過健康的發聲卻能對聲音延年益壽,我學生中目前正在上課超過六十歲的有三位,分別是
沒有!他唱到的是E5。 前一陣子,五月天的阿信在中國巡演,捲入了假唱風波,有些心灰意冷的感覺在自媒體寫下了:"每次唱這足10拍E6的高音,總是跪足捶地。" 結果,引發了新的爭議,那就是他到底有唱到E6的高度嗎?(E6指的是鋼琴上第六個八度的E音,以C大調的唱名為"mi",鋼琴上的中央C為C4,E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這次很難得的工作室大合體,Orra跟我一起去了新竹動物園跟動物搭訕,想普查可以聊到幾種動物,各種動物之間又有什麼差異。
Thumbnail
《猩球崛起:王國誕生》建立在錯誤之上的創意 猩猩與人類於地球上的關係,是個好創意,但這個創意卻是建立在一個錯誤之上,這個錯誤是什麼?就是老萊塢電影的公式;單指這片而言,這公式是什麼——一個年輕男孩的成長冒險。 一個年輕男孩的成長冒險,這算什麼公式? 沙林傑的《麥田捕手》、赫曼.赫塞的《徬徨少年
Thumbnail
生命的天平,物種的法碼,不等值?! 初閱《大猩猩審判日》,舉世爭議的「電車難題」旋即躍入腦海,極為類似無限循環的辯論,孰是孰非?大約就是不同角度切入的截然。不過,從看似以人類為主導的世界,能夠開庭審判動物園僅因人類兒童誤入大猩猩領地可能因而喪命,即選擇格斃閒適居家的奧馬利(大猩猩)一案,或許也算是
Thumbnail
《猩球崛起》系列以科幻主題探討人類與自然的互動關係,並在第四集《猩球崛起:王國誕生》開啟第二階段的三部曲,引發觀眾好奇接下來的故事發展。透過剖析猩猩文明的進展、人類消失後的自然環境、以及《王國誕生》的故事情節,呈現了該系列作品對於科技、哲學、宗教、自然的深刻思考。
隨著人工智慧、基因工程與腦神經研究的大幅進展,何謂「人」?
Thumbnail
如果有一天,地球的主宰不再是人類,而是猿類,我們該如何面對? 《猩球崛起》系列中的核心衝突:仁慈與仇恨、合作與對立。凱撒代表了希望和可能性,即猿類和人類可以和平共處。牠的領導基於信任、智慧和道德感。
Thumbnail
在沒有任何期待下走進戲院, 從沒想到這部片還能給我驚喜, 這個系列原本是科幻驚悚片, 但卻透過猩猩部族的鬥爭 與殘存人類的求生過程, 開展一部隱喻種族差異的文明史詩。 我非常喜歡猩猩男一諾亞部族以「馴鷹」作為族群標記的設定, 就像蒙古人,後人聯想就是天下無敵的騎兵, 諾亞馴鷹的過
Thumbnail
帶有原始風味的科幻電影, 以猩猩重演人類歷史的發展進程, 反思人性的光明面與黑暗面。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凱撒死後的300年,猩猩們各自分散有自己的家園,而迴聲族(人類)已是稀少物種。猩猩諾亞因為一次失誤的舉動,導致家園遭到同為猩猩的面具族入侵,自己的父親也因此被殺。為了帶回家人們,諾亞循著足跡追蹤,途中遇到紅毛猩猩拉卡、迴聲族梅,得知許多猩猩與迴聲族的過往歷史……
Thumbnail
新聞報導有南港高科技公司處長開名車,在路口不減速、不禮讓行人外還撞到娃娃車+肇事逃逸!我叫AI幫我畫幾張這些 都市四輪猴 的圖片~ 結果AI幫我把所有行人跟娃娃車小孩也都畫成猴子了~我看AI也是略懂略懂猩球崛起 而且AI完全理解我想表達的觀念:就算你在鬼島多讀了幾年書、幹到了高科技處長、年薪比別人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這次很難得的工作室大合體,Orra跟我一起去了新竹動物園跟動物搭訕,想普查可以聊到幾種動物,各種動物之間又有什麼差異。
Thumbnail
《猩球崛起:王國誕生》建立在錯誤之上的創意 猩猩與人類於地球上的關係,是個好創意,但這個創意卻是建立在一個錯誤之上,這個錯誤是什麼?就是老萊塢電影的公式;單指這片而言,這公式是什麼——一個年輕男孩的成長冒險。 一個年輕男孩的成長冒險,這算什麼公式? 沙林傑的《麥田捕手》、赫曼.赫塞的《徬徨少年
Thumbnail
生命的天平,物種的法碼,不等值?! 初閱《大猩猩審判日》,舉世爭議的「電車難題」旋即躍入腦海,極為類似無限循環的辯論,孰是孰非?大約就是不同角度切入的截然。不過,從看似以人類為主導的世界,能夠開庭審判動物園僅因人類兒童誤入大猩猩領地可能因而喪命,即選擇格斃閒適居家的奧馬利(大猩猩)一案,或許也算是
Thumbnail
《猩球崛起》系列以科幻主題探討人類與自然的互動關係,並在第四集《猩球崛起:王國誕生》開啟第二階段的三部曲,引發觀眾好奇接下來的故事發展。透過剖析猩猩文明的進展、人類消失後的自然環境、以及《王國誕生》的故事情節,呈現了該系列作品對於科技、哲學、宗教、自然的深刻思考。
隨著人工智慧、基因工程與腦神經研究的大幅進展,何謂「人」?
Thumbnail
如果有一天,地球的主宰不再是人類,而是猿類,我們該如何面對? 《猩球崛起》系列中的核心衝突:仁慈與仇恨、合作與對立。凱撒代表了希望和可能性,即猿類和人類可以和平共處。牠的領導基於信任、智慧和道德感。
Thumbnail
在沒有任何期待下走進戲院, 從沒想到這部片還能給我驚喜, 這個系列原本是科幻驚悚片, 但卻透過猩猩部族的鬥爭 與殘存人類的求生過程, 開展一部隱喻種族差異的文明史詩。 我非常喜歡猩猩男一諾亞部族以「馴鷹」作為族群標記的設定, 就像蒙古人,後人聯想就是天下無敵的騎兵, 諾亞馴鷹的過
Thumbnail
帶有原始風味的科幻電影, 以猩猩重演人類歷史的發展進程, 反思人性的光明面與黑暗面。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凱撒死後的300年,猩猩們各自分散有自己的家園,而迴聲族(人類)已是稀少物種。猩猩諾亞因為一次失誤的舉動,導致家園遭到同為猩猩的面具族入侵,自己的父親也因此被殺。為了帶回家人們,諾亞循著足跡追蹤,途中遇到紅毛猩猩拉卡、迴聲族梅,得知許多猩猩與迴聲族的過往歷史……
Thumbnail
新聞報導有南港高科技公司處長開名車,在路口不減速、不禮讓行人外還撞到娃娃車+肇事逃逸!我叫AI幫我畫幾張這些 都市四輪猴 的圖片~ 結果AI幫我把所有行人跟娃娃車小孩也都畫成猴子了~我看AI也是略懂略懂猩球崛起 而且AI完全理解我想表達的觀念:就算你在鬼島多讀了幾年書、幹到了高科技處長、年薪比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