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風雲:賺與賠的思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這幾天相信許多人雖然身在辦公室,但心可以能以隨著史上最大的大盤跌幅而死在股市裡,筆者早在數周前,早就已經對於整個市場一片樂觀向好的態度:
咖啡廳裡面隨處可聽的到高談闊論的股友...
目不識丁的媽媽滿口投資經,為帳上獲利沾沾自喜...
少年股神紛紛橫空出世...
最有印象的是在銀行辦貸款時,跟銀行承辦討價還價,希望每年可以省個萬把元的銀行利息,行員竟然覺得不可思議地說:兩三萬的利息錢,股市隨便賺都有阿...

行情在充滿希望中毀滅、擦鞋童理論、融資餘額...許多股市過熱的指標,多少人可以解讀得頭頭是道?又多少人能夠真正看進去?

雖然各個經濟數據充滿樂觀,筆者自己學藝不精,當然也看不出來景氣何時會反轉,但居高思危的恐懼感卻愈發在心裡萌芽,因此決定按照計畫,將數個大案獲利了結不眷戀,並將資金用以大幅度降低槓桿,清掉了大部分的小型股票,但還是保有相當權值股以及ETF持續參與市場
以力求:
不預測高點、降低風險、持續參與市場

然後,一切來的非常突然:
週五:無視各大巨頭財報仍然亮麗,台股硬是下跌1000餘多點
週一:持續伴隨著恐懼擴散,持續下跌1800多點,創下紀錄,傳出有人跳樓
週二:隨著早盤開紅,以為噩夢結束,但早盤除了台積電,幾乎所有股票還是大幅下跌,直到午後才回穩

許多人認為這次的回檔,並沒有改變台股黃金十年的基本體質,甚至本輪上漲都還沒結束,僅是技術性回檔,老實說筆者自己也是如此認為,但筆者更認為,股市無情,基本面跟實際漲跌相左的奇特現象發生已非新聞,股市要跌根本不用給你理由(抑或是我們都看不懂),更遑論預測。

文章雜談最後,敘述幾個近期的感想

1.投資股市,回檔時的風險控管能力,才能看得出真英雄。

2.投資最好就是當投資,只是效率存錢的另一個手段,如果不是天賦異稟,或是投入巨大的時間,最好不要當成賺取生活費的工具,以免在投資不順時,影響生活。

3.不能因為過往的股市修正,或是失敗而退出股市,喪失長期資本增值的機會。

4.成功人士的經驗很難複製,因為有太多細節,太多故事,除了本人沒人知道,甚至連本人都不知道,務必發展出屬於自己的投資方式。

5.投資有時候講點天分,不一定努力就會有回報,搞不好更有可能在取得回報前就已經退出市場了。

文章的尾聲,全球新聞報導英國、德國極右勢力崛起,社會發生暴動,以色列與伊朗戰士一觸即發、孟加拉總理逃亡海外,南海諸國互相合縱連橫,加上年底美國總統大選的不確定性,槍聲隨時會響起,投資...怎能叫人心中沒有恐懼?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NDY不當上班族的沙龍
51會員
81內容數
從事公務員10年後的Andy,好不容易累積了一小筆錢,兩個小事業,毅然選擇不再為五斗米折腰,離職後在自由市場森林中闖蕩,繼續尋覓財富自由的密碼,一點點興奮、一點點心酸,盡在此處跟你分享。
2025/01/13
十多年前就任公務員時財產歸零,與妻子胼手胝足至今,已累積一定金額的資本存量(超過高考公務員的終身所得),並預期仍有數倍於公務員年薪的被動收入數年,原定2025年底欲達成的財務目標已提前於2024年提前達成,回想漫長10年的理財人生,雖然儲蓄節省不容易,但看著財富累積的成就感,總是比多一道大餐,或多買
Thumbnail
2025/01/13
十多年前就任公務員時財產歸零,與妻子胼手胝足至今,已累積一定金額的資本存量(超過高考公務員的終身所得),並預期仍有數倍於公務員年薪的被動收入數年,原定2025年底欲達成的財務目標已提前於2024年提前達成,回想漫長10年的理財人生,雖然儲蓄節省不容易,但看著財富累積的成就感,總是比多一道大餐,或多買
Thumbnail
2025/01/09
團隊經營 vs. 一人創業:平衡與取捨的兩難抉擇
Thumbnail
2025/01/09
團隊經營 vs. 一人創業:平衡與取捨的兩難抉擇
Thumbnail
2025/01/02
本文探討一位擁有十年以上公職資歷,於2022年離職後投入實體創業的心路歷程,分享其在面對職涯轉換的不安與挑戰,以及如何逐步確立事業方向,並以建設公司經營為核心,展望未來發展。
Thumbnail
2025/01/02
本文探討一位擁有十年以上公職資歷,於2022年離職後投入實體創業的心路歷程,分享其在面對職涯轉換的不安與挑戰,以及如何逐步確立事業方向,並以建設公司經營為核心,展望未來發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本篇專文,我們來探討,在股巿下行階段,該怎麼買進建倉,買入就被套該怎麼對應。
Thumbnail
本篇專文,我們來探討,在股巿下行階段,該怎麼買進建倉,買入就被套該怎麼對應。
Thumbnail
昨天台股一次下修了3百多點, AI概念股全面下跌, 加上美國信評被惠譽降評及美股下跌連帶影響, 雖然台股今天8/3休市, 今晚美股的表現就更顯得重要, 若還是呈現下跌的狀態, 明天台股就有點危險了。 以上皆是我個人臆測, 之所以會說是臆測, 是因為股市在極短時間內要猜對走勢,
Thumbnail
昨天台股一次下修了3百多點, AI概念股全面下跌, 加上美國信評被惠譽降評及美股下跌連帶影響, 雖然台股今天8/3休市, 今晚美股的表現就更顯得重要, 若還是呈現下跌的狀態, 明天台股就有點危險了。 以上皆是我個人臆測, 之所以會說是臆測, 是因為股市在極短時間內要猜對走勢,
Thumbnail
一位朋友跟我討論,近期台股有過熱跡象,是否應該獲利了結?否則會跟去年2022年一樣,從高點1萬8千多點直接下跌到1萬2千多點,只要沒逢高出場,終究只是紙上富貴,看得到吃不到。 存股,真的很令人困擾, 跌幅過大,開始思考是不是買錯標的,想著是否停損? 漲幅過大,開始擔心是不是居高思危,想著是否停利?
Thumbnail
一位朋友跟我討論,近期台股有過熱跡象,是否應該獲利了結?否則會跟去年2022年一樣,從高點1萬8千多點直接下跌到1萬2千多點,只要沒逢高出場,終究只是紙上富貴,看得到吃不到。 存股,真的很令人困擾, 跌幅過大,開始思考是不是買錯標的,想著是否停損? 漲幅過大,開始擔心是不是居高思危,想著是否停利?
Thumbnail
在相對高點有最多樂觀的報導,在相對低點則全是悲觀的論調,一般人以為做了投資功課,其實是看了時效落後的新聞報導,這是造成投資失利的行為模式。
Thumbnail
在相對高點有最多樂觀的報導,在相對低點則全是悲觀的論調,一般人以為做了投資功課,其實是看了時效落後的新聞報導,這是造成投資失利的行為模式。
Thumbnail
2022年的台股,從年初的萬八點左右,一路慢慢地往下走,到前幾週開始一路跳空,跌停到萬五左右,創下從2008雷曼兄弟事件以來,週間跌幅最高的情況,把從去年一路漲上來的幅度都還了回去,讓不少的投資人恨的牙癢癢的,至於會不會在繼續往下探,還是會準備谷底反彈,或是盤旋,沒有人猜得出來,不過也沒甚麼好猜的
Thumbnail
2022年的台股,從年初的萬八點左右,一路慢慢地往下走,到前幾週開始一路跳空,跌停到萬五左右,創下從2008雷曼兄弟事件以來,週間跌幅最高的情況,把從去年一路漲上來的幅度都還了回去,讓不少的投資人恨的牙癢癢的,至於會不會在繼續往下探,還是會準備谷底反彈,或是盤旋,沒有人猜得出來,不過也沒甚麼好猜的
Thumbnail
在投資的時候,恐懼的氛圍是你的朋友,歡樂的世界卻是你的敵人。下跌的市場對真正的投資者來說,是有幫助的,如果當價格遠低於價值的時候,他手裡還有錢可用的話。
Thumbnail
在投資的時候,恐懼的氛圍是你的朋友,歡樂的世界卻是你的敵人。下跌的市場對真正的投資者來說,是有幫助的,如果當價格遠低於價值的時候,他手裡還有錢可用的話。
Thumbnail
近一星期,股市腥風血雨,科技成長股抱團下跌,就單單講我的持倉吧,利潤已經從最高點回落了將近30%,資產總值正式返回年初水平。
Thumbnail
近一星期,股市腥風血雨,科技成長股抱團下跌,就單單講我的持倉吧,利潤已經從最高點回落了將近30%,資產總值正式返回年初水平。
Thumbnail
這時候寫這種文章確實有點應景,通常在這個時刻我們常常會聽到各式各樣形容大跌的形容詞,例如恐慌性下跌,技術性修正,步入熊市,空軍大勝,景氣衰退,諸如此類,想的出來的名詞,幾乎都能套用進去,會花這麼多腦力想這些專有名詞,其實就只是為了在電視上訪問或是雜誌或是論文中聽起來很專業而已,但是知道這些東西對我
Thumbnail
這時候寫這種文章確實有點應景,通常在這個時刻我們常常會聽到各式各樣形容大跌的形容詞,例如恐慌性下跌,技術性修正,步入熊市,空軍大勝,景氣衰退,諸如此類,想的出來的名詞,幾乎都能套用進去,會花這麼多腦力想這些專有名詞,其實就只是為了在電視上訪問或是雜誌或是論文中聽起來很專業而已,但是知道這些東西對我
Thumbnail
上漲過程人人都可以是股神,但只是暫時的股神,對於一般投資人而言,真正的考驗是在漲勢結束轉跌之後,畢竟最後要看的,不是曾經有過多少帳面獲利,而是要看真實留在手上的獲利
Thumbnail
上漲過程人人都可以是股神,但只是暫時的股神,對於一般投資人而言,真正的考驗是在漲勢結束轉跌之後,畢竟最後要看的,不是曾經有過多少帳面獲利,而是要看真實留在手上的獲利
Thumbnail
當指數已經跌掉一千多點,覺得跌深該反彈了?股災正是逢低進場的好機會?判斷時只是憑感覺,或是真的依據資料邏輯來思考?
Thumbnail
當指數已經跌掉一千多點,覺得跌深該反彈了?股災正是逢低進場的好機會?判斷時只是憑感覺,或是真的依據資料邏輯來思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