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句聯(詩)發明者北宋「王安石」創造一種比較自由的不局限於作者、文體、年代的詩文集合的創作手法;以工巧為重,亦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據聞北宋王安石二十幾歲時進京趕考時,路過馬家鎮,見鎮上馬員外家門外懸掛的走馬燈上寫著一副上聯「走馬燈,燈走馬,燈熄馬停步」。卻沒有下聯,王安石苦想良久也沒有對上下聯,便記在心中。
王安石到京應考,當時對對聯也是應考的一項內容,主考官指著一桿飛虎旗念道:「飛虎旗,旗飛虎,旗卷虎藏身」。
王安石頓時想到馬員外家的那副上聯,便以此為對,主考官驚讚不已。按照對聯的習慣,仄起平收主考官應該屬於下聯,一副對聯形成:
上聯:走馬燈,燈走馬,燈熄馬停步。
下聯:飛虎旗,旗飛虎,旗卷虎藏身。
於是等會試結果出來後,王安石榜上有名,高中進士。再次來到馬家鎮,得知馬員外依舊在為女兒招親,且用的還是那個上聯,王安石登門拜訪,說自己能對出來,並說出下聯:飛虎旗,旗飛虎,旗卷虎藏身!馬員外和女兒都驚訝不已,得知王安石已中進士,更是喜不勝收。不久後,王安石與馬小姐拜堂成親,成功抱得美人歸。俗話說「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乃人生四喜,王安石在結婚當天又同時金榜題名,真是不折不扣的「雙喜臨門」。張貼此對聯時王安石另加一橫批:「囍」雙喜字的由來,往後人們成親結婚都就張貼這雙「囍」以慶祝人生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