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不可為仍勇而為之

明知不可為仍勇而為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郭婞淳 即使全身都是傷,仍然上場而且又幫台灣拿了一面銅牌。稍早跆拳道的 #羅嘉翎 比較可惜,骨裂的傷勢賽後連走路都有問題。再更早的小戴也是,兩腳的護膝包成那樣了也還是上場。有人會說:「都受傷了,為什麼還要上場比賽?」還是老話一句,這就是運動競賽迷人的地方。


明知實力可能不如人、身上的傷可能對賽況造成影響,卻仍然決定𡚒力一搏,一來是選手平常真的是全心全力投入訓練,就算數據分析贏面不大人之常情仍想上場實測與對手的差距到底多大、訓練的成果到什麼程度。二來是背負著國人的期望,就像小戴說的「大家跟我說加油,要我拿金牌回來,但我知道自己根本辦不到,那種心情真的非常複雜又糾結。」像那種能夠臉皮厚到十個月沒比賽、把奧運當復健賽來打,被對手直落二、第二局0:6的選手(我就不講名字了),賽後訪問還能說我們已經給對手很大壓力的真的不多見。


而且。人們都喜歡看到小蝦米扳倒大鯨魚的劇情、都偏愛為underdog加油,無非就是被選手的「明知不可為仍勇而為之」的精神所感染,例如:2001年冠軍寶NBA的76人的Allen Iverson力抗湖人隊的OK連線、2004年活塞隊扳倒星光熠熠的湖人F 4、MLB 2004年紅襪隊投手席林不顧右腳踝手術傷口撕裂滲血,在美聯冠軍賽第六戰力投7局的「血襪事件」,激勵球隊大逆轉奪得世界大賽冠軍⋯⋯等等故事,都激勵著我們。


#巴黎奧運 即將進入尾聲,不管是長期看比賽的還是一日運動迷,都希望能夠持續地為每一位出賽的選手加油、為堅持完賽的選手喝采。


再次謝謝郭婞淳三度為台灣在奧運奪牌,而且總是那麼地優雅。🫶

avatar-img
蛙的靠北小宇宙的沙龍
7會員
85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看到這標題忍不住想要幫新竹區的家長說一下話: 文章中提到的「第一志願」,5A根本到哪裡都填不了甚麼建中、北一女、南一中、雄中這些學校,新竹地區的家長們在說的是5A4+、5A6+可還可能未必上得了新竹中學及新竹女中(至於竹科實中就別提了,高中部名額這麼少,那是第0志願)。 新竹這些年來因為⋯⋯
🔘這一陣子開會或參加活動,大官或致詞來賓開口必稱:「現在是大AI的時代,我們的X X X也要與時俱進,跟AI做結合⋯⋯」 🔘媒體報導人文社會類的科系招生狀況,下標不外乎:「#AI夯文組招生陷危機、#AI浪潮影響人文領域科系招生慘澹⋯⋯」 🔘媒體報導高中 #語文資優班 要轉型人文社會
逛夜市或者是到外面的餐廳用餐時,如果店家有小孩,老夫喜歡留意小孩在店裏的時間都做些什麼事: 通常國小中年級以上的孩子,會發現不管是否出於自願,孩子幾乎都會在大人忙碌的同時,他也會幫忙收拾桌面、幫忙把餐點端到正確的桌號。再大一點的,會幫忙收銀、點單及打包分類外帶餐點。然後這樣的孩子若還能把握機會
這幾天看到一位講師在網路上分享自己在學校的某場講座反應不如預期的文章,老夫有所感(我並沒有要檢討講者,我也不夠格):覺得現在無論是講座或是在課堂上,比較不建議再用以前我們求學階段那種上對下的講授關係來看待學生。下文是個人關於講座的一些想法。 每個學年度像輔導室、學務處⋯⋯等等各處室都會有上級規
現在的孩子從出生後眼晴能對焦開始,就處在於一個「你不怕他不看,只擔心他看太多」的時代,視覺圖像之多、取得之容易是人類歷史中前所未見的。 孩子從小有些父母帶出去吃飯,就是放一台平板/手機在孩子面前,讓他不吵鬧。國小階段就讓孩子帶手機去學校,說好聽點是聯絡孩子方便,但現在與老師的群組一大堆、學校的
🥢「#出了嘉義不吃雞肉飯」,跟當地人聊到「雞肉飯排行榜」時,他們會認真地跟你討論雞肉飯、雞片飯的純正性,加醃黃蘿蔔、加油蔥酥濕式及乾式、手撕及手切的差異,甚至阿姨淋油的手勢都能影響口感:「我只吃某位阿姨淋的!」個個都是雞肉飯的專業評論員。 🥢「黑棟」以當歸、桂皮、川芎等藥材,搭配飼養一年以
看到這標題忍不住想要幫新竹區的家長說一下話: 文章中提到的「第一志願」,5A根本到哪裡都填不了甚麼建中、北一女、南一中、雄中這些學校,新竹地區的家長們在說的是5A4+、5A6+可還可能未必上得了新竹中學及新竹女中(至於竹科實中就別提了,高中部名額這麼少,那是第0志願)。 新竹這些年來因為⋯⋯
🔘這一陣子開會或參加活動,大官或致詞來賓開口必稱:「現在是大AI的時代,我們的X X X也要與時俱進,跟AI做結合⋯⋯」 🔘媒體報導人文社會類的科系招生狀況,下標不外乎:「#AI夯文組招生陷危機、#AI浪潮影響人文領域科系招生慘澹⋯⋯」 🔘媒體報導高中 #語文資優班 要轉型人文社會
逛夜市或者是到外面的餐廳用餐時,如果店家有小孩,老夫喜歡留意小孩在店裏的時間都做些什麼事: 通常國小中年級以上的孩子,會發現不管是否出於自願,孩子幾乎都會在大人忙碌的同時,他也會幫忙收拾桌面、幫忙把餐點端到正確的桌號。再大一點的,會幫忙收銀、點單及打包分類外帶餐點。然後這樣的孩子若還能把握機會
這幾天看到一位講師在網路上分享自己在學校的某場講座反應不如預期的文章,老夫有所感(我並沒有要檢討講者,我也不夠格):覺得現在無論是講座或是在課堂上,比較不建議再用以前我們求學階段那種上對下的講授關係來看待學生。下文是個人關於講座的一些想法。 每個學年度像輔導室、學務處⋯⋯等等各處室都會有上級規
現在的孩子從出生後眼晴能對焦開始,就處在於一個「你不怕他不看,只擔心他看太多」的時代,視覺圖像之多、取得之容易是人類歷史中前所未見的。 孩子從小有些父母帶出去吃飯,就是放一台平板/手機在孩子面前,讓他不吵鬧。國小階段就讓孩子帶手機去學校,說好聽點是聯絡孩子方便,但現在與老師的群組一大堆、學校的
🥢「#出了嘉義不吃雞肉飯」,跟當地人聊到「雞肉飯排行榜」時,他們會認真地跟你討論雞肉飯、雞片飯的純正性,加醃黃蘿蔔、加油蔥酥濕式及乾式、手撕及手切的差異,甚至阿姨淋油的手勢都能影響口感:「我只吃某位阿姨淋的!」個個都是雞肉飯的專業評論員。 🥢「黑棟」以當歸、桂皮、川芎等藥材,搭配飼養一年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