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幅畫看奇美博物館—從拉斐爾到梵谷展(上)文藝復興時期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光是看展的名字就知道,奇美博物館這次是從英國國家藝廊帶來了大量的作品—橫跨文藝復興時期到印象派。英文是"Masterpieces from the National Gallery, london." 在香港是叫「從波提切利到梵谷」,波提切利有「文藝復興之父」的稱號,不過相較拉斐爾等人在台灣沒那麼負有盛名。


先來複習一下,國中歷史課本上介紹的 什麼是文藝復興:

文藝復興指的是一場文化再生運動,盛行於14~16世紀的歐洲地區。當時義大利人率先復甦古典希臘羅馬學問,從經典中學習古人的生活態度與價值觀,發展出肯定俗世的價值,奠定了歐洲從基督教世界觀走向俗世化與人文精神的現代主義

文藝復興的核心精神便是「人文主義(Humanism)」,從中古的「神本」思想,轉向近代的「人本」主義,以人的價值為中心。


在文藝復興之前的11~14世紀是被稱為"黑暗時代"的中世紀,當時流行的是拜占庭、哥德式的建築藝術,15世紀開始是由波提切利(文藝復興之父)引領的文藝復興初期,主要位於威尼斯一帶,另有涵括日德蘭、法蘭德爾、比利時與德意志的北方文藝復興。16世紀是文藝復興的全盛時期,有眾人耳熟能詳的文藝復興三大巨匠—米開朗基羅、拉斐爾、達文西,和威尼斯畫派,直至文藝復興後期(1530-1590)的矯飾主義。


這次奇美博物館的展項實在太豐富,我分成上、中、下集來介紹。

上集主軸:人文的甦醒—歐洲文藝復興繪畫、波提切利與十五世紀義大利繪畫,從三幅畫來談。


I. 一個女孩的肖像  Portrait of a Girl (about 1490)

多梅尼科·基爾蘭達約工作室 Workshop of Domenico Ghirlandaio (1449–1494)

Tempera on wood 蛋彩、木板 44.1 x 29.2 cm

raw-image

十五世紀中葉女性肖像開始改變。在此之前都會被描繪成側面,一種來自遙遠古羅馬硬幣的正式姿勢。人物以四分之三的側臉繪製在中性背景上,是在開始引入風景作為背景之前盛行的做法。這個人物在肩膀和臉部以下被切掉了一點,雖然描繪得沒有過分關注細節,但揭示了對自然主義形象的追求,一種“創造真實”的願望。


作者是基爾蘭達約工作室,年輕的米開朗基羅是基爾蘭達約的學徒。與波提切利一樣,基爾蘭達約對女性的描繪也受到審美妥協的影響,偏向於理想主義的風格化和整體的裝飾統一。


raw-image

這幅畫可與佛羅倫薩一座小教堂中的另一幅壁畫相對映(右)。畫面主角是薩塞蒂家族成員,她穿著那個時代的佛羅倫薩時尚的貼身衣服,領口戴著一條珊瑚項鍊。

有趣的是,英國國家藝廊1887 年購買這幅畫(左)時,衣服的袖子已被塗過顏色被移除以顯示其原始深綠色。這幅畫是蛋彩畫,直至15世紀上半葉尼德蘭地區首次出現了「油彩」作為媒材的繪畫。相較於義大利地區習慣使用的「蛋彩」,油彩細緻的處理可以將細節質感描繪得栩栩如生,達到前所未見的寫實風格。


II. 維納斯、墨丘利與丘比特(愛的教育) Venus with Mercury and Cupid (The School of Love)

柯瑞喬 Correggio (active 1494; died 1534)

油彩、畫布oil on canvas 155.6 x 91.4 cm


raw-image

在展間中相當巨幅的一項作品,希臘神話的著名故事—愛神維納斯、天神的信差墨丘利和她們產下的一子邱比特。以"愛的教育"為畫名再適合不過—愛神維納斯手持兒子邱比特的弓,他的父親,溝通與智慧之神墨丘利,則教他讀書。您有沒有注意畫的構圖以三人的手臂巧妙地形成一個愛心的形狀:墨丘利深情地低頭看著他的孩子,維納斯則夢幻般地凝視著我們微笑著。

描繪維納斯著名的畫作,另一幅是巴黎羅浮宮中《維納斯與丘比特與薩特》—薩特拉開蓋著熟睡的維納斯的布。國家美術館的畫代表了天上的維納斯,羅浮宮的這幅畫則代表了地球上的維納斯。《愛的教育》一直是一幅非常著名的畫作——提香、安尼巴萊·卡拉奇和魯本斯都曾臨摹過其中的元素。

raw-image


在文藝復興時期,將人體以「Contrapposto/對置」的S型姿態呈現,已經泛被廣運用。Counterpoise/對置:古希臘文,是現代英文 Counterpoise/平衡的字源。就雕塑而言,指的是一種平衡且不斷對稱的姿態,例如米開朗基羅著名的大衛像即是此種作法,並認為"對置"是和諧、平衡的典型。


III. (加瓦聖母) 母子與施洗者約翰 Raphael The Virgin and Child with the Infant Saint John theBaptist (The Garvagh Madonna)  

拉斐爾(1483–1520)

油彩、木板 38.9 x 32.9 cm oil on wood

raw-image

文藝復興三賢之一的拉斐爾擅長聖經故事的復興畫,這幅畫是拉斐爾為教皇畫梵蒂岡宮殿的房間創作的幾幅中小型聖母像之一,即所謂的“ stanze”。它可能是為一位教皇宮廷成員製作用於私人奉獻,並不知道是誰委託製作。這幅畫被稱為《加瓦聖母》或《阿爾多布蘭迪尼聖母》以其前任主人的名字命名。

拉斐爾描繪了聖嬰從他的表弟施洗者約翰手中接過康乃馨的那一刻,康乃馨傳統上象徵著神聖的愛和受難(基督的酷刑和受難)孩子們雙手的空間是幾何構圖形狀的中心,強調了基督接受祂未來為人類所做的犧牲的重要時刻。聖母似乎陷入了憂鬱的思緒。也許她正在考慮孩子們的命運。

在兩扇拱形窗戶之間的內部展示聖母的方法出現在達文西的早期作品中,拉斐爾可能有參考其融入創作中。人物之間複雜的心理互動也凸顯了這幅畫的精湛,這樣的特點在達文西早期的作品中也是一項創新—這些人物完美地融入了環境,營造出一種秩序感和平靜的沉思感。


下一篇將進入文藝復興時期威尼斯的風貌,以三位畫家的作品來深入文藝復興時期畫家們的生活樣貌、以及他們是如何維持生計的。


敬請期待!



*內容參考轉述自:林文隆老師的導覽與文獻蒐集,謝謝導覽老師的知識傳遞。








內容總結
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
5
/5
4會員
1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Linda Hsieh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本文節錄翻譯自一篇於2024年五月發表於Nature期刊的研究,研究名稱為:Association of physical activity pattern and risk of Parkinson’s disease(生理活動規律與帕金森氏症的關聯),將實驗對象分為集中週末運動組(Weekend
一、麩質是什麼?—麩質不耐的生理反應 麩質是一種存在於小麥、大麥和黑麥中的蛋白質,對於一些人來說,它會引起一系列的不適症狀。麩質不耐受或麩質敏感症狀包括腹脹、腹痛、腹瀉、便秘、頭痛和疲勞等。這些症狀會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品質。知名網球選手Novak Djokovic在發現自己對麩質不耐受後,改變了
這篇是 RePresent溫柔讀書會電子報的內容,分享我在凱米颱風假看了一部非常有趣的影片,是Hahow上一門課「英雄之旅」的老師—子威錄製的。這部系列總共有四集,以班傑明.富蘭克林為主人翁,講述他的人生故事,也擴充了我對早期美國歷史的認知。 Benjamin Franklyn曾以Poor Ric
5/5班傑明.富蘭克林傳
The Green Book《幸福綠皮書》有一幕令我難忘的場景—當白人司機東尼在公路上替車子換汽油時,路旁正在耕作的男女、老少黑人同胞看著衣冠楚楚的Dr. Shirley ⠀⠀ 那複雜的眼神,讓我想到米勒的畫—拾穗。 ⠀⠀ 米勒有「鋤頭畫家」的稱號,大部分的成長歷程都在稻田中與農夫為伍,畫作
5/5幸福綠皮書
這篇是從我在經營的電子報RePresent Weekly內容轉載,原文標題為 Value Is in the Eye of the Perceivers 價值的思辨。 ⠀ 我一直都有看展的興趣,跟媽媽固定時間看展的習慣也行之有年,對我們來說,這是一項很棒的休閒活動。 近幾年開始賺錢後,我也成為
5/5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
本篇文章來自Farnam Street,是我讀了Mental Models: The Best Way to Make Intelligent Decisions 這篇文章後的翻譯節錄加上心得。 A mental model is a compression of how something
5/5Mental Models: The Best Way to Make Intelligent Decisions
本文節錄翻譯自一篇於2024年五月發表於Nature期刊的研究,研究名稱為:Association of physical activity pattern and risk of Parkinson’s disease(生理活動規律與帕金森氏症的關聯),將實驗對象分為集中週末運動組(Weekend
一、麩質是什麼?—麩質不耐的生理反應 麩質是一種存在於小麥、大麥和黑麥中的蛋白質,對於一些人來說,它會引起一系列的不適症狀。麩質不耐受或麩質敏感症狀包括腹脹、腹痛、腹瀉、便秘、頭痛和疲勞等。這些症狀會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品質。知名網球選手Novak Djokovic在發現自己對麩質不耐受後,改變了
這篇是 RePresent溫柔讀書會電子報的內容,分享我在凱米颱風假看了一部非常有趣的影片,是Hahow上一門課「英雄之旅」的老師—子威錄製的。這部系列總共有四集,以班傑明.富蘭克林為主人翁,講述他的人生故事,也擴充了我對早期美國歷史的認知。 Benjamin Franklyn曾以Poor Ric
5/5班傑明.富蘭克林傳
The Green Book《幸福綠皮書》有一幕令我難忘的場景—當白人司機東尼在公路上替車子換汽油時,路旁正在耕作的男女、老少黑人同胞看著衣冠楚楚的Dr. Shirley ⠀⠀ 那複雜的眼神,讓我想到米勒的畫—拾穗。 ⠀⠀ 米勒有「鋤頭畫家」的稱號,大部分的成長歷程都在稻田中與農夫為伍,畫作
5/5幸福綠皮書
這篇是從我在經營的電子報RePresent Weekly內容轉載,原文標題為 Value Is in the Eye of the Perceivers 價值的思辨。 ⠀ 我一直都有看展的興趣,跟媽媽固定時間看展的習慣也行之有年,對我們來說,這是一項很棒的休閒活動。 近幾年開始賺錢後,我也成為
5/5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
本篇文章來自Farnam Street,是我讀了Mental Models: The Best Way to Make Intelligent Decisions 這篇文章後的翻譯節錄加上心得。 A mental model is a compression of how something
5/5Mental Models: The Best Way to Make Intelligent Decisions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這檔特展從五月開幕以來人潮不斷,為了這檔特展,聽了很多介紹也看了些書,在剩下約一個月展期,想從更多視角切入,給欣賞過或還沒的,再次感受這檔被稱作縮小版英國國家藝廊(底下簡稱NG,National Gallery)的精彩之處,也為這檔特展留個紀念,畢竟要有這麼高品質的畫作大規模來台真的不容易。
Thumbnail
好久沒有去看畫展了,剛好在社群軟體上看到奇美博物館的宣傳,特展「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匯聚50位重要西洋藝術大師所創作的52件國寶級畫作,看了介紹,非常心動,決定找時間去看看。
Thumbnail
上個月去看了由台南奇美博物館與英國國家藝廊共同主辦的《從拉斐爾到梵谷》!看展前一直蠻期待的,畢竟這場展覽總共匯集了50位重要西洋藝術大師所創作的52件國寶級畫作,從文藝復興巨擘拉斐爾到印象派名家梵谷通通都有,又是200年來首次來台!因此認真看展之餘,也想把這場橫跨400年的藝術盛宴好好記錄下來!
Thumbnail
最近奇美博物館最轟動的話題,莫過於由奇美博物館與英國國家藝廊共同主辦的特展《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了。 這次展出了從文藝復興時期的拉斐爾、提香、林布蘭,一直到印象派時期,大家都耳熟能詳的雷諾瓦、莫內、梵谷等,橫跨了西洋藝術史 400 年共 52 件畫作。
Thumbnail
在《從拉斐爾到梵谷》展間更是,既然是面向「真跡」而來,當然就是為了它的真、它久遠時間外的親手親筆,輾轉而至長遠空間外的親自親眼。忍不住以為祂們的靈大概也穿梭其中,以至於現場時間的流不再均速,才會明明只是50幾幅畫作,卻用了兩個半小時、奇美博物館的閉館音樂響起,都仍難以挪眼抬腳離開。
Thumbnail
「萬張早鳥瞬間秒殺」、「首週創下三萬人觀展紀錄」......,看似聳動的新聞標題,卻僅能浮光掠影地捕捉這檔展覽的話題性。原因很簡單:英國國家藝廊,拉斐爾,梵谷,三個關鍵詞一下,滔滔巨浪順勢而起,讓人想轉頭忽視,都難。可說穿了,藝術欣賞並不止於對傑作的瞻仰、朝聖,卻更近似於俯視一池鏡湖。
Thumbnail
若想更深入地欣賞奇美博物館的展品,可以先在官網上觀看展品清冊,並瞭解畫作背後的故事。在觀賞畫作時,可以思考畫中人物的身分、畫面的構圖等等,以更具體的角度欣賞畫作。另外,也可以在忙碌的人流中找到另一種欣賞畫作的角度。
Thumbnail
利用5月初出差的時間,去了奇美博物館一趟,此次適逢特展,一開始訊息一出,家人們便紛紛揪團搶票,但...都鍛羽而歸。而我也是在臨行出差之際,才拿到得來不易的票券~ 特展很值得去看,不論你是自認藝術白丁,這些畫本身構圖的美或景緻皆是老嫗能解,但就像諾蘭的電影一樣,如果你自詡為藝術通想繼續挖掘更深層的意
Thumbnail
在臺南觀賞《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特展後,整理了一些資訊、藝術觀點和感想,和大家分享。特展分為:歐洲文藝復興、巴洛克繪畫、義大利壯遊以及印象派繪畫,算是小而美的西洋繪畫史巡禮。建議先從後面的單元開始參觀,可避開人潮,並在注意力有限的情況下更深入欣賞較熟悉的近代作品。
Thumbnail
本文介紹為甚麼奇美博物館的《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的亞洲巡迴展是一個重要的展覽,不容錯過。亦提供參觀方法建議,把不同時間和地域的作品作出比較,去了解西方藝術每個時期的特色。最後推薦了宮布利希的《藝術的故事》這本藝術史入門的長青大熱書籍。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這檔特展從五月開幕以來人潮不斷,為了這檔特展,聽了很多介紹也看了些書,在剩下約一個月展期,想從更多視角切入,給欣賞過或還沒的,再次感受這檔被稱作縮小版英國國家藝廊(底下簡稱NG,National Gallery)的精彩之處,也為這檔特展留個紀念,畢竟要有這麼高品質的畫作大規模來台真的不容易。
Thumbnail
好久沒有去看畫展了,剛好在社群軟體上看到奇美博物館的宣傳,特展「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匯聚50位重要西洋藝術大師所創作的52件國寶級畫作,看了介紹,非常心動,決定找時間去看看。
Thumbnail
上個月去看了由台南奇美博物館與英國國家藝廊共同主辦的《從拉斐爾到梵谷》!看展前一直蠻期待的,畢竟這場展覽總共匯集了50位重要西洋藝術大師所創作的52件國寶級畫作,從文藝復興巨擘拉斐爾到印象派名家梵谷通通都有,又是200年來首次來台!因此認真看展之餘,也想把這場橫跨400年的藝術盛宴好好記錄下來!
Thumbnail
最近奇美博物館最轟動的話題,莫過於由奇美博物館與英國國家藝廊共同主辦的特展《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了。 這次展出了從文藝復興時期的拉斐爾、提香、林布蘭,一直到印象派時期,大家都耳熟能詳的雷諾瓦、莫內、梵谷等,橫跨了西洋藝術史 400 年共 52 件畫作。
Thumbnail
在《從拉斐爾到梵谷》展間更是,既然是面向「真跡」而來,當然就是為了它的真、它久遠時間外的親手親筆,輾轉而至長遠空間外的親自親眼。忍不住以為祂們的靈大概也穿梭其中,以至於現場時間的流不再均速,才會明明只是50幾幅畫作,卻用了兩個半小時、奇美博物館的閉館音樂響起,都仍難以挪眼抬腳離開。
Thumbnail
「萬張早鳥瞬間秒殺」、「首週創下三萬人觀展紀錄」......,看似聳動的新聞標題,卻僅能浮光掠影地捕捉這檔展覽的話題性。原因很簡單:英國國家藝廊,拉斐爾,梵谷,三個關鍵詞一下,滔滔巨浪順勢而起,讓人想轉頭忽視,都難。可說穿了,藝術欣賞並不止於對傑作的瞻仰、朝聖,卻更近似於俯視一池鏡湖。
Thumbnail
若想更深入地欣賞奇美博物館的展品,可以先在官網上觀看展品清冊,並瞭解畫作背後的故事。在觀賞畫作時,可以思考畫中人物的身分、畫面的構圖等等,以更具體的角度欣賞畫作。另外,也可以在忙碌的人流中找到另一種欣賞畫作的角度。
Thumbnail
利用5月初出差的時間,去了奇美博物館一趟,此次適逢特展,一開始訊息一出,家人們便紛紛揪團搶票,但...都鍛羽而歸。而我也是在臨行出差之際,才拿到得來不易的票券~ 特展很值得去看,不論你是自認藝術白丁,這些畫本身構圖的美或景緻皆是老嫗能解,但就像諾蘭的電影一樣,如果你自詡為藝術通想繼續挖掘更深層的意
Thumbnail
在臺南觀賞《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特展後,整理了一些資訊、藝術觀點和感想,和大家分享。特展分為:歐洲文藝復興、巴洛克繪畫、義大利壯遊以及印象派繪畫,算是小而美的西洋繪畫史巡禮。建議先從後面的單元開始參觀,可避開人潮,並在注意力有限的情況下更深入欣賞較熟悉的近代作品。
Thumbnail
本文介紹為甚麼奇美博物館的《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的亞洲巡迴展是一個重要的展覽,不容錯過。亦提供參觀方法建議,把不同時間和地域的作品作出比較,去了解西方藝術每個時期的特色。最後推薦了宮布利希的《藝術的故事》這本藝術史入門的長青大熱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