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urist tax 紐西蘭將旅遊稅調漲近3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新聞摘要:

自 10 月 1 日起,紐西蘭將大幅提高外國遊客的入境稅,提高旅遊稅是為了幫助經濟成長,並確保遊客在訪問紐西蘭時為公共服務和高品質體驗做出貢獻,但紐西蘭旅遊業擔憂恐削弱在全球的競爭力。




New Zealand will steeply increase an entry tax for foreign tourists. The cost of the International Visitor Conservation and Tourism Levy will near triple to NZ$100 (£47.20) from NZ$35 (£16.52) from 1 October.

紐西蘭將大幅提高外國遊客的入境稅,自 10 月 1 日起,國際遊客保護和旅遊稅的費用將從 35 紐西蘭元(16.52 英鎊)增加近三倍,達到 100 紐西蘭元(47.20 英鎊)。


The government said this is to help economic growth and “ensure visitors contribute to public services and high-quality experiences while visiting New Zealand".

政府表示,提高旅遊稅是為了幫助經濟成長,並確保遊客在訪問紐西蘭時為公共服務和高品質體驗做出貢獻。


The nation is famed for its Māori culture and dramatic scenery, including glaciers, mountains, volcanoes and lakes. But its location in the South Pacific and associated long-distance air fares have often posed a barrier for visitors.

紐西蘭以其毛利文化和壯麗的風景聞名,包括冰川、山脈、火山和湖泊。但它位於南太平洋和相關的長途機票往往對遊客構成障礙。


“New Zealand’s tourism recovery is falling behind the rest of the world, and this will further dent our global competitiveness,” Tourism Industry Aotearoa (TIA) said in a statement.

「紐西蘭的旅遊業復甦落後於世界其他地區,這將進一步削弱我們的全球競爭力,」紐西蘭旅遊產業協會(TIA)在一份聲明中表示。


“Tourist taxes” are one of the hottest conversations in the travel industry right now.

And it doesn’t look like these fees are going away any time soon.

「旅遊稅」是目前旅遊業最熱門的話題之一。而且這些費用似乎不會很快消失。


Some 60 destinations around the world, nearly all of the places with these tourist taxes say that the fee is necessary to offset the congestion, environmental damage and other side effects of overtourism.

全球約60個目的地,幾乎所有徵收旅遊稅的地方都表示,徵收旅遊稅是必要的,以抵消過度旅遊帶來的擁擠、環境破壞和其他副作用。


💡參考內容: CNN,BBC

📷Photo: Tai GinDa / Getty Images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時事英文的沙龍
6會員
27內容數
時事英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0/04
新聞摘要:泰國國王簽署婚姻平權法案成為法律,法案生效後,泰國將繼台灣和尼泊爾之後,成為亞洲第三個允許同性婚姻合法國家。目前法案將於明年 1 月 22 日生效。
Thumbnail
2024/10/04
新聞摘要:泰國國王簽署婚姻平權法案成為法律,法案生效後,泰國將繼台灣和尼泊爾之後,成為亞洲第三個允許同性婚姻合法國家。目前法案將於明年 1 月 22 日生效。
Thumbnail
2024/09/30
新聞摘要:袴田巖為世界上服刑時間最長的死囚,日本法院發現調查人員偽造針對他的證據,因此被無罪釋放。
Thumbnail
2024/09/30
新聞摘要:袴田巖為世界上服刑時間最長的死囚,日本法院發現調查人員偽造針對他的證據,因此被無罪釋放。
Thumbnail
2024/09/28
新聞摘要:警方策劃殺害一名因被指控褻瀆遭拘留的醫生,原警方稱,將保證他有機會證明自己的清白。
Thumbnail
2024/09/28
新聞摘要:警方策劃殺害一名因被指控褻瀆遭拘留的醫生,原警方稱,將保證他有機會證明自己的清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離紐之際,除了買伴手禮、寫明信片、處理生活用品與食材的小事外,最重要的幾件大事莫過於: 是否要關閉銀行帳號?是否要關閉IRD稅號?離境前把車賣掉,最好還能賣個好價錢。 藉著本文,分享自己對於以上三件大事的預期規劃(銀行帳戶、IRD稅號)與處理經驗談(賣車)。
Thumbnail
離紐之際,除了買伴手禮、寫明信片、處理生活用品與食材的小事外,最重要的幾件大事莫過於: 是否要關閉銀行帳號?是否要關閉IRD稅號?離境前把車賣掉,最好還能賣個好價錢。 藉著本文,分享自己對於以上三件大事的預期規劃(銀行帳戶、IRD稅號)與處理經驗談(賣車)。
Thumbnail
剛從廈門抵達金門的船下來後,昏昏欲睡還沒完全清醒, 正在排隊等待入境檢查,聽見海關工作人員不斷在廣播, 細想一下突然發現......
Thumbnail
剛從廈門抵達金門的船下來後,昏昏欲睡還沒完全清醒, 正在排隊等待入境檢查,聽見海關工作人員不斷在廣播, 細想一下突然發現......
Thumbnail
觀光旅宿餐飲業缺工已成「國安問題」,業者大聲疾呼政府政策要鬆綁,提供業者足夠的人力。根據1111人力銀行資料庫顯示,有高達23萬筆餐飲住宿工作機會,等待求職者投履歷應徵,而為了解決旅宿業迫在眉睫的缺工難題,是否能夠政策鬆綁引進移工尚未定案。但有30.6%業者有聘僱移工的需求,另外21.6%尚未確認,
Thumbnail
觀光旅宿餐飲業缺工已成「國安問題」,業者大聲疾呼政府政策要鬆綁,提供業者足夠的人力。根據1111人力銀行資料庫顯示,有高達23萬筆餐飲住宿工作機會,等待求職者投履歷應徵,而為了解決旅宿業迫在眉睫的缺工難題,是否能夠政策鬆綁引進移工尚未定案。但有30.6%業者有聘僱移工的需求,另外21.6%尚未確認,
Thumbnail
隨著兩岸關係的日益緊密,台胞證的需求逐漸增長,這對於台灣的觀光旅遊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本文將探討台胞證代辦對台灣觀光旅遊業的影響,並分析其中的關鍵因素。 台胞證代辦的重要性 台胞證,又稱台灣同胞來往大陸通行證,是台灣居民進入中國大陸的重要證件。隨著兩岸交流的頻繁,越來越多的台灣居民需要辦理台
Thumbnail
隨著兩岸關係的日益緊密,台胞證的需求逐漸增長,這對於台灣的觀光旅遊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本文將探討台胞證代辦對台灣觀光旅遊業的影響,並分析其中的關鍵因素。 台胞證代辦的重要性 台胞證,又稱台灣同胞來往大陸通行證,是台灣居民進入中國大陸的重要證件。隨著兩岸交流的頻繁,越來越多的台灣居民需要辦理台
Thumbnail
財政部關稅署最新規定,自2024年6月26日起,入境旅客攜帶行李物品的免稅額度從原本的2萬元提高到3.5萬元,讓遊客可以盡情購物!但你知道有哪些物品是不能帶回台灣的嗎?
Thumbnail
財政部關稅署最新規定,自2024年6月26日起,入境旅客攜帶行李物品的免稅額度從原本的2萬元提高到3.5萬元,讓遊客可以盡情購物!但你知道有哪些物品是不能帶回台灣的嗎?
Thumbnail
上集跟大家分享要隨時提高警覺,確保自身財物的安全,護照、現金、信用卡、手機等,自然是國外旅遊絕對絕對不能缺少的要件,大意不得。藉由實際例子的分享,希望給大家一些幫助。 除了重要財物要抱緊處理之外,打扮儘可能低調些,不然真的像是拿著”Over Here”的大型看板在逛大街一般,告訴歹徒歡迎來⋯⋯
Thumbnail
上集跟大家分享要隨時提高警覺,確保自身財物的安全,護照、現金、信用卡、手機等,自然是國外旅遊絕對絕對不能缺少的要件,大意不得。藉由實際例子的分享,希望給大家一些幫助。 除了重要財物要抱緊處理之外,打扮儘可能低調些,不然真的像是拿著”Over Here”的大型看板在逛大街一般,告訴歹徒歡迎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