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是在2024年的3月8日,台股一度站上兩萬點大關。大家都知道這個時刻終會來到,但沒想到會來的這麼快。而且在此時傳出有超過千億元的大量資金流入新發售的ETF這樣的利多消息。因此,可以預料得到還會有一波漲幅存在,難道就看著台股這樣持續漲上去而什麼都不做嗎?
就算結果是什麼都不做,還是要有思考的方向才行:
方向一,跟著去買入新發行的ETF,要熱鬧就一起熱鬧。
方向二,加碼自己手上已經持有的高股息ETF,享受被抬轎的暢快感。
方向三,什麼都不做,任其漲上去,等待之後的進場時機。
方向四,看看還有沒有什麼右下角的標的,繼續逢低買進,慢慢存股。
股市持續上漲當然是一件好事,因為大部分投資人的資產都會增加,尤其是持有ETF的投資人,不管是漲哪一檔類型個股,可能會有相對應的投資人會中獎的,因為大部分看好的個股,都慢慢被投信所發行的ETF所網羅了,漏網之魚也越來越少。也因為投信選股的方式持續在更新,所以自己的思維也要跟著更新才行。就算知道指數型ETF投報率在數年後,終究能跑贏高股息型ETF,但站在短期的角度來說,又有誰想要放棄這垂手可得的獲利呢?換言之,是不是可以就先不管之後大盤會如何演變了,先賺這一波再說呢?不過,要去思考的是賺完這一波後,然後呢?不管再怎麼初升段,總會有回檔修正的時候,這也是可以預先料想得到的。
如果內資包括壽險保單所匯集的資金可以狂打臉外資,而主導股市的上漲,那這股力量又能持續多久呢?當然可以先跳進去享受這當下的漲幅,但也要預備好漲幅過後的佈局又該是如何呢?如果採取以不變應萬變的作法,當然是繼續將資金投入指數型ETF,因為股市上漲,這些成分股之中也大多會跟著上漲,一樣有享受到漲幅,差別就在沒能像高股息ETF漲那麼多而已。另一個可以預料得到的是,當高股息ETF被打回原形時,就會回到殖利率高但成長速度比較緩慢的模樣,這是跟指數型ETF相比較之後。不能否認的是,在這些高股息ETF中,一定也會出幾檔英雄,就是可以持續保持領先指數型ETF的態勢。
換言之,投資人只要能選對高股息ETF,照樣可以在短期內繼續打臉指數型ETF,甚至打臉兩三年之久,這是有可能發生的狀況。但即使如此,大方向卻是不會改變的,回到指數型ETF的投資才能提高勝率。這樣說來,既然知道結果是如此,那往回推到現在漲勢要噴發的情勢上,就可以去思考,如果想要獲取較高報酬,那反而是應該持續買進那些這一波沒漲到的個股才是。不過,那也要具備相當的選股功力,因為這一波沒上漲到,或許好幾波都不漲也有可能啊!而比較保險的作法,就是在此時買入指數型ETF,這樣之後漲到的個股也會有一些關聯到,不會僅漲高股息ETF的成分股。要不然,就只能抓好現金,等待所謂的好時機進場點。
什麼都不做也是一種策略,投資機會總是一直存在著的,就算現在漲一波又如何?之後還是有機會投入的,只要有本金就還有機會在。投資的困難點會在於,買入的標的不知何時會漲?就算買入上漲了,也不知道會漲到什麼程度?像是台積電漲到700元,以為已經很高了,結果居然還有上漲空間,可以逼近到快800元。股市有時就是這麼瘋狂,而這也是投資人的機會,讓財富有重新分配的可能性。
由於不知道到底哪幾檔個股會上漲,所以使用ETF的方式,掌握一籃子股票,在選定範圍內的個股,無論哪一檔上漲,通通可以吃得到,以此方式免去選擇的困擾。
正因為無法預知漲勢會在哪裡展開,所以採取押多個標的的方式,以期獲得和大盤差不多的投報率。交給投信去處理ETF持有成分股的權重調整,就能享有相當於大盤漲幅的投報率,這當然是一種可行的方式。而如果想要加強投資的報酬率,就可以考慮從成分股中,挑選幾檔認為可以投資的個股,放入更多的資金。這樣做的好處是,有可能因此增強投報率。就像月光之前探討過的,到底要買入台積電個股或是含積的ETF比較好呢?如果不想選擇,那就兩者都做,等同是加大持有比例在台積電上。但相對的,如果看錯的話,那也會承受更大的虧損。就像看好輝達這一檔個股,除了買進之外,也可以買進含有輝達的ETF。
不過,即使再怎麼看好,該有的資金分散還是要做到的。如果萬一遇上個股大幅回檔修正,那損失可能至少是二成或三成,要看自己能否承受這樣的風險衝擊。如果人人都能看準個股投資,那當然就能賺很大,最好檔檔都上漲,這樣資產增加的速度會比持有ETF還要快速。了解投資個股的風險,然後還要嘗試去做,是因為打破規則的想法是很重要的,固然投資界有很多聰明腦袋,也有很多瞬息萬變的訊息。但可以確定的是,即使是那些聰明腦袋所寫出的研究報告,估價也常常是失準的,這代表要預測未來走勢,測不準是很正常的。既然如此,那自己就可以跟專家一樣,來產一個屬於自己的預測版本。
換言之,準不準確並不重要,重點是要有一個版本出來,就算看起來是胡亂編的也沒關係。假設這些限制都不存在,要如何去投入自己的資金呢?可以很天馬行空去設想,誇張到回到過去大買美國七大巨頭和波克夏股票,也可以自己重押單一公司賭一把,這些都可以去做的話,會是如何呢?即使看似無邊無際的幻想也好,其中或許就藏著問題的解決方案。當被一切重重規則所綁住時,當然就生不出什麼好點子,因為自己給自己太多壓力了。但如果可以胡亂思考時,抑是在做其他事順便思考,或許就會有不錯的靈感產生。除了查理。蒙格力推的反向思考,除此之外還可以胡亂思考,誰說不可以的?小說不就是這些天馬行空點子的好去處嗎?
而就巴菲特在2024年致波克夏股東的信中提到蒙格的好,就算蒙格認為他當初買下波克夏這間紡織公司是一項錯誤,也仍舊願意一起來補救他所犯的錯誤,改進他的煙屁股投資法,不再一直執著在找尋股價便宜但公司體質普通的企業來投資,而是要找尋能夠持續成長的優質企業,以合理價格持續買進它們。像是美國運通和可口可樂這兩家企業,雖然在2023年沒有繼續加碼買入,但也願意繼續持有,而為波克夏公司帶來豐厚的股息報酬。換言之,持有到一定的比例後,就可以考慮不再加碼,端看對於投資標的的成長潛力來判斷。這樣說來,持續找尋正在成長的好公司就會是波克夏要持續進行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