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貨幣市場因為總體貨幣政策的調整(例如美國聯準會或各國央行透過公開市場拋售債券),促使市場利率上升的同時,對於經濟體系中的個體的影響是什麼?
相信大家往往會想到的是:「利率都上升了,當然是想辦法節省消費,將資金投入儲蓄藉此來獲得更高的利息收入啊。」然而,真的這麼單純嗎?只要利率變高了,大家就會一股腦地將資金投入儲蓄嗎?
實際上,這個時候減少消費而將資金改投入儲蓄,的確是相對較為划算的作法,因為現在每投入一塊錢在未來可以收穫的報酬確實變高了。但是人們的選擇行為卻不僅僅單純奠基於「划算度」。在經濟學的選擇理論中,我們可以將個體在儲蓄或消費這兩個選項中如何挑選最恰當的資金佈局視為一個消費選擇的情境。個體真正在乎的不僅是金錢,而是這些金錢究竟能夠為我們帶來多大的效用(utility),白話來說就是開心與與滿足感。
當下的消費可以轉化成效用,然而當下的儲蓄雖然無法立即轉化為效用,卻可以在未來「連本帶利」的回到自己身上,從事消費來獲得效用。利率使得我們當下的延遲消費(也就是儲蓄)在未來成長到更高額的資產再進行消費。因此利率調升其實是一個讓我們的終生財富得以提高的因素。既然終生財富可以提昇,那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會增加當下的消費呢?
原來,真正的消費者選擇(有一筆資金的消費者,選擇將資金投入到當下的消費獲取效用,或選擇將資金投入儲蓄獲取未來的效用),同時涉及所得效果與替代效果,而我們往往因為習慣而把焦點放在替代效果上,而忽略了所得效果的影響。在這裏,所得效果指的是這一批資金光是因為利率提升而能夠使我們這輩子能夠獲得的資產水準提升,進而帶來更多的效用。替代效果則指的是,面對利率提升,我們傾向用儲蓄而生的未來消費來替代當下的消費,因為未來的消費可以更划算地讓我們有更多效用。因此,作為一個理性的選擇者不應該只考慮替代效果,也應該同時考慮所得效果才是。
試想一個非常誇張的情境:
「現在我們的央行立刻將儲蓄的年利率從2%調整到每年100%,你會怎麼配置原先手頭上的一百萬元配置(70萬元儲蓄、30萬元消費)。」
真的會因為利率提高,所以我們一股腦地將一百萬元全數投入儲蓄嗎?又或者,其實我們將預料到這樣高昂的利率將為我們將來的資產帶來更多報酬,因此預先在當下就進行了更多的消費?反正我只要儲蓄50萬元,這筆錢到了明年又會長成100萬元,那我現在就可以提前先「快樂一下」,增加當下的消費到50萬元。人們對未來有所預期,當你預期所得或資產將成長時,你不會真正等到未來才開始享受,而是在當下就有所調整自己的選擇。不然,怎麼又會有人看到自己的股票庫存漲了20%就開始買車、出國、購買奢侈品呢?你還沒將股票賣掉呢!
當然,必須老實說,所得效果要能遠遠超過替代效果是相當罕見的,人們的效用函數也並非呈現的那樣極端。然而,這篇文章是要提醒大家,人們的思考決策儲蓄或消費的依據,不單純看哪一個選擇比較划算(替代效果),也會考慮到自己的整體購買力是否因此提升,至於最終的效果會是如何,就可能必須要用更多經濟學模型和工具來分析了。
我們未來有空再來談談,上面的直觀討論要如何用兩期選擇模型來分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