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的美食
Paparoa Track即便在淡季也有許多紐西蘭人前來健行
海浪如絲綢一般地親吻著陸地
在層疊山巒隱沒的更深處,是Paparoa Wilderness Area,紐西蘭對於荒野地區有明確定義:需耗時一天方能抵達,步行兩天才能離開,沒有任何人造建物或是痕跡的自然淨土。而實際上,在Paparoa Track建造之前,國家公園內或有舊時採礦路、物資運補路,但卻沒有在稜線上的健行路線,無怪乎此步道也讓紐西蘭人趨之若鶩。
健行的最後一天得以一窺西部地區的壯美
金黃草原、高山稜線、蜿蜒山徑,讓人忍不住想到八通關大草原;忘情前行,陽光穿過雲層肆意揮灑金黃色的光芒在大地畫布,森林吸收了部分,河川暈染了部分,草原反射了部分,徒步者藉著光看見了遠方白雪皚皚覆蓋的連峰。
紐西蘭西海岸的稜線讓人聯想起八通關大草原
徒步近兩小時,步道鋪面的硬石子折騰的腳底有點難受,因為與越野腳踏車共用,除了路線設計有許多髮夾彎,鋪面碎石的尺寸相較於一般步道大許多。據說在熱門季節每天於步道上騎乘的騎士多200位,他們的行程規劃多為2天1夜,安排在Moonlight Tops Hut停留一晚。只是這樣無可避免就會排擠到徒步者的床位而降低健行意願,因此民間有許多要擴建Moonlight Top Hut的聲音;而保育部雖然一開始山屋就設計可以擴充到28人,但目前並沒有擴建的意願。而這三天我們只遇見一位自行車騎士,看著她吃力地牽著腳踏車上坡,我們忍不住大聲為她加油打氣。
這次健行見到的唯一一位自行車騎士
Ces Clark Hut座落於海拔九百多公尺的高度,是這條步道原本就有的山屋,實際上,它的前身是採礦工人的棲身之所,附近的山過往也曾是露天礦場,這一條通往山頂的路線沿途有一些遺跡,被保育部規劃為支線健行路線。而從山屋以下到登山口就是舊時的採礦路,整個區域在1865年淘金熱潮時,因有工人在這裡的溪流發現黃金而開始發展,在全盛時期時礦場附近建有聚落、有旅館,直到開採不再具有經濟效益,礦廠關閉工人散去,留下的機具物件索道山屋,隨著時間鏽蝕頹圮,紀錄著過往的生活痕跡。
左上方的Ces Clark山屋和右下的舊時山屋相映成趣
而這一路上於山徑、溪流中看到的翠綠玉石,毛利語稱之為Pounamu,被視為可將佩戴者與其祖先和自然世界聯繫起來的精神力量。當我們行走在Paparoa Track時,偶爾會看見告示牌寫著眼前風景與毛利傳說相關,而在Moonlight Tops與Parorari山屋,則可以看到繪本故事。Ngāti Waewae是Paparoa 國家公園的土地守護者,傳說與神話乘載的是祖先遷徙、生活的歷史文化;而現在,公園內的開發、商業營運,則需要諮詢部落的意見。
溪流裡的玉石與毛利人有緊密的關係
出登山口前的最後一段路,是在樹蕨、櫸木茂密苔蘚、溪流潺潺的森林林道中行走,我們又被帶回了家鄉,只是這次是多雨的宜蘭。終點在不遠處,我們不禁加快了腳步,經過只容得下一人同行的吊橋,不見藍色鴨子(Whio)的清澈河川,在下午1點半,抵達了立有毛利圖騰的入口意象處,完成了3天55公里的遠行。
Smoke-Ho停車場的入口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