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莫能助的無力感

愛莫能助的無力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曾經在海水浴場差點溺死

那時腦袋一片空白

從海裡看著閃耀的水面

看著燦爛的天空

時間彷彿放慢了一樣

就在我差點被這種美景綁架時

突然恢復理智 努力掙扎往上游

上岸後我看了四周

無一人注意到我剛剛差點就死了

一切都如往常

現在回想起來那感覺依然很迷人

但不會想再體會

每當人生陷入低潮時

那時的窒息感彷彿會從記憶深處浮現

因為太了解無助感

所以看到他人需要幫助時

總是沒有想太多就上前幫了

但有時幫錯比不幫 更難受

抑或其實是一樣難受

幫錯 我日子過苦了 別人失去學習機會

不幫 我被內疚感束縛 別人甚至會更不好

以前的我

總是不看自己能力在哪

幫人時常常做出超出能力範圍的事情

現在的我

為了償還那時幫錯的債而繼續努力著

同時也學會幫人要量力而為

近期 看到一個動物協會的理事長輕生

讓我滿滿的無奈感也很無力

我很想捐款幫忙

但很遺憾我做不到

家人朋友們 常常提醒我

我不是神佛 我沒有超能力

我不可能幫助所有看到的一切

是呀 我既不是神佛也不是有錢人

連自己都快沒飯吃的人 拿什麼幫人

其實 我時常在想

為什麼有錢的大老闆們

不願意撥出他們一個月的股票利息

去幫助協會呢

確實人沒有義務和責任必須去幫人

但有時難免會希望有個英雄去幫忙解決這世道的不公

我必須承認

這世界需要幫助的 永遠幫不完

我也不是超人 我不是神佛

我得好好去學會跟這種無力感共處

因為我只是普通人

只是有一餐沒一餐的普通人

比我有能力的人都沒有作為

也不會愧疚

我跟人家湊什麼熱鬧呢

希望來世 我能更有能力一點

這樣就可以幫助更多人了

avatar-img
Joker Hsu的碎碎念幻想世界
1會員
9內容數
我自己的胡思亂想天堂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這篇文章分享了對周慕姿老師著作《羞辱創傷》的閱讀感受,探討了過度努力與自我價值感的關聯。作者回顧了自己在面對內心傷痛時的過程,並反思瞭如何在閱讀中找到自我解放的希望。透過這本書,讀者也可能發現內心深處被遺忘的自我,尋求更真實的存在。文章旨在引起共鳴,讓更多人重視自我心靈的療癒。
介紹Vtuber淺海コラル,臺灣粉絲也不要錯過!喜歡玩各種遊戲,適合想增加生活樂趣的人。看看她的代表作之一小蠻腰兄弟版和每個星期六的固定直播“瑚主廚的料理時間”,讓生活增添點珊瑚色!
這篇文章討論了在資本主義社會中,人們過度努力的議題。作者認為,努力是重要的,但過度努力並不一定值得。他提醒讀者應該為自己的努力找到平衡,並欣賞過程中的美景。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失眠的夜晚,看著短影音後產生的一些思索和感慨。作者分享了自己喜歡與人分享快樂的感覺,以及對現在只能一個人生活的感受和思考。雖然失眠的夜晚讓他無法入睡,但他希望自己能夠安靜地生活、消失,不需要有太多的分享慾。故事中充滿了情感和自省,展現了作者內心的複雜性。
因為並不站在其中的一方的立場, 我在她們各自澄清來自對方評論的節目中。 發現,雙方打從一開始就沒有在同一個頻率上溝通, 當然,這樣只會讓誤會越來越嚴重。 由於其中一方的觀眾數較多, 輿論的風向自然是一邊倒。 而雙方的親友,也當然是站在各自立場, 為彼此所站的立場說話。 再加上好事的網友從中火上澆油
新聞網址: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1316715 看完感想: 台灣對於性教育真的缺乏太多。 從小(起碼我這輩),雖然學校有一些非常"基本"的性教育, 但其實是遠遠不足的。 對於互動的界線﹑對於他人的尊重並沒有太被強調。 家裡往往會推給學校去教, 而
這篇文章分享了對周慕姿老師著作《羞辱創傷》的閱讀感受,探討了過度努力與自我價值感的關聯。作者回顧了自己在面對內心傷痛時的過程,並反思瞭如何在閱讀中找到自我解放的希望。透過這本書,讀者也可能發現內心深處被遺忘的自我,尋求更真實的存在。文章旨在引起共鳴,讓更多人重視自我心靈的療癒。
介紹Vtuber淺海コラル,臺灣粉絲也不要錯過!喜歡玩各種遊戲,適合想增加生活樂趣的人。看看她的代表作之一小蠻腰兄弟版和每個星期六的固定直播“瑚主廚的料理時間”,讓生活增添點珊瑚色!
這篇文章討論了在資本主義社會中,人們過度努力的議題。作者認為,努力是重要的,但過度努力並不一定值得。他提醒讀者應該為自己的努力找到平衡,並欣賞過程中的美景。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失眠的夜晚,看著短影音後產生的一些思索和感慨。作者分享了自己喜歡與人分享快樂的感覺,以及對現在只能一個人生活的感受和思考。雖然失眠的夜晚讓他無法入睡,但他希望自己能夠安靜地生活、消失,不需要有太多的分享慾。故事中充滿了情感和自省,展現了作者內心的複雜性。
因為並不站在其中的一方的立場, 我在她們各自澄清來自對方評論的節目中。 發現,雙方打從一開始就沒有在同一個頻率上溝通, 當然,這樣只會讓誤會越來越嚴重。 由於其中一方的觀眾數較多, 輿論的風向自然是一邊倒。 而雙方的親友,也當然是站在各自立場, 為彼此所站的立場說話。 再加上好事的網友從中火上澆油
新聞網址: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1316715 看完感想: 台灣對於性教育真的缺乏太多。 從小(起碼我這輩),雖然學校有一些非常"基本"的性教育, 但其實是遠遠不足的。 對於互動的界線﹑對於他人的尊重並沒有太被強調。 家裡往往會推給學校去教, 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