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038|如何識別資源,讓自己走得更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局,是你身邊各種資源之間,相互關聯與相互作用的狀態與關係。」


「什麼是資源?人,物,名聲,都是資源。你身邊的一切其實都是與你有關的資源。」


「人只要想做事,就會有目標,有目標就有方向。當你往這個方向行動,你就會發現自己處在一個“局”裏面。」


「你身邊包圍的所有資源,都跟你有關係。有些資源支持你,你可以支配,是“正資源”;有些資源阻攔你,不能為你所用,稱為“負資源”。」


「人之所以困在一個局裡,就是攔著你的負資源太多,你衝不出去,無法達到預定目標。」


「把負資源移開,讓自己衝出去,那就是“破局”。」


「故意給他人設置負資源,讓他過不去,或者讓他必須按造你的意思,繞著彎手,就是“做局”。」


「“破局”,本質上是調整資源的性質,正個變負的,負的辯證的,然後變換資源和你之間的相互關係,讓自己能夠走得通。」


這段討論,來自寧向東老師的管理學課[1],啟發我對「做局」與「破局」的深刻思考。


尤其,寧向東老師提到的「正資源」與「負資源」的概念,十分有啟發,讓我想去盤點我目前手上的資源哪些是正資源哪些是負資源。


但資源本身其實沒有正負,而是要去以完成一件事情來推動。


舉例來說,如果要完成的事情,是「針對特定主題的科學研究」,


而設定 deliverable 是一個能夠投稿的初稿的話,


那麼具體的「任務 Task」就會出來:


01 選定研究題目

02 建立研究斷層

03 選定實驗方法

04 執行實驗

05 整理實驗數據

06 詮釋實驗數據

07 填補研究斷層

08 回應研究題目


而這些任務要完成,具體都要配置「資源」。


能為你所用的是正資源,阻饒你的是負資源。


所以,例如04執行實驗的資源,原本是人力資源,是新進的學生。


但此學生不夠成熟,情緒也很多,總是無法完成此任務,


這時候學生就成為了「負資源」,


而作為研究計畫的負責人,就需要將這個「負資源」翻成「正資源」。


一個是與這個學生交談,了解其狀況,然後看是否能align 他的 incentive,


來讓其開始動起來。


另一個方法是換一個更有動力的學生,去完成任務。


另一個方法是用AI直接替換掉這個學生。


而隨著去思考「任務」與「資源」之間的交互關係,


我現在逐漸領會到「管理」真的是匹配「任務」與「資源」的藝術。


把事情作成,真的是要找對人,能做事,能扛責任,


找到對的人,那麼事情就真的能做起來。


Reference

[1] 寧向東的管理學課-002講:資源關係|到底什麼是“局” (https://www.dedao.cn/course/article?id=BM30m4na5NkyKQOd3JjvDg7Eowd2GW)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啟樺的沙龍
570會員
1.9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王啟樺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29
Passive Consumption(被動接收) vs. Active Reading(主動閱讀)|真正讓你進化的閱讀差在這裡 碩博士生每天都在讀論文、讀報告、讀教材, 但大多數人其實只是「看過了」,不是「讀進去了」。 讀很多卻吸收很少,記不起重點、寫不出心得, 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你還停
2025/03/29
Passive Consumption(被動接收) vs. Active Reading(主動閱讀)|真正讓你進化的閱讀差在這裡 碩博士生每天都在讀論文、讀報告、讀教材, 但大多數人其實只是「看過了」,不是「讀進去了」。 讀很多卻吸收很少,記不起重點、寫不出心得, 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你還停
2025/01/29
4 個關鍵洞見 + 讓你看懂中美 AI 競爭 + 若不讀,你就可能錯失整個時代的最大機遇 AI 的發展速度,真的快到讓人心驚。 我們常常以為美國在 AI 領域穩居頂尖,可現在中國的 AI 創新力好像開始迎頭趕上,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若我們沒有跟上這波 AI 變革,就可能被遠遠拋在後面,錯失技
Thumbnail
2025/01/29
4 個關鍵洞見 + 讓你看懂中美 AI 競爭 + 若不讀,你就可能錯失整個時代的最大機遇 AI 的發展速度,真的快到讓人心驚。 我們常常以為美國在 AI 領域穩居頂尖,可現在中國的 AI 創新力好像開始迎頭趕上,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若我們沒有跟上這波 AI 變革,就可能被遠遠拋在後面,錯失技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