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img

鴻雁東南西北飛

202公開內容
23私密內容

吃飽飽、走透透、看破破、笑哈哈……隨便寫、隨便聊,歡喜就好!

全部內容
免費與付費
最新發佈優先
avatar-avatar
鴻雁
我們都曾年輕過,想想自己曾經做過的荒唐糊塗事、違法亂紀事……沒有出事不代表我們乖巧懂事,而是運氣好沒出事。那麼,我們又有什麼資格指責那位犯下大錯的少年?
Thumbnail
avatar-avatar
鴻雁
在「故鄉雜憶-文學走讀」的行程當中,我們走訪了鍾肇政的故鄉龍潭。在專業講師的帶領下,為我們分享龍潭許多外來遊客看不出的門道,又有不一樣的收穫,深刻理解鍾老筆下濃厚的鄉情與鄉思,以及龍潭的過去和現在……
Thumbnail
文章寫得很棒,彷若身歷其境,鍾老的故鄉,感謝作者的用心。
avatar-avatar
鴻雁
《歷史上的刺蝟島》收藏的七篇文章,網羅臺灣由北到南的十四處軍事古蹟,以主題性的方式解說它們的由來、構造、特色與戰略地位。雖然在閱讀本書以前,我已造訪過許許多多的軍事古蹟,但卻是將它們一一割裂檢視,所得到的理解自然是片面的;在拜讀本書以後,我才驚覺將這些古蹟串聯起來,剛好可以述說一部臺灣大歷史!
Thumbnail
5/5歷史上的刺蝟島:前進全臺十四處戰爭與軍事遺構國定古蹟
avatar-avatar
鴻雁
我的青春小鳥不回來,恐怕早已變成烤小鳥。然而,一年就這樣烤個一次肉,嚐的不是肉味,而是年少放縱的滋味;即使人事已非、角色置換,自己不能像從前那樣盡情吃喝,但見到大家吃得開心,也別有一番風味。
Thumbnail
avatar-avatar
鴻雁
提到造紙,我第一時間想到國中歷史課本上讀過的中國四大發明之一,也就是由蔡倫所改良而普及的「造紙術」。然而,紙上的歷史畢竟是抽象的,課本將造紙的步驟講解得再仔細,讀者還是無法充分理解。上週三,我安排了一趟半日遊,帶老婆和女兒參訪新竹芎林的「紙寮窩造紙工坊」實際體驗造紙,同時認識芎林紙業的發展歷史。
Thumbnail
5/5紙寮窩造紙工坊
avatar-avatar
鴻雁
幾天前,我和家人搭乘奮進號郵輪展開六天五夜的行程,再次和海洋深刻邂逅。回想起十幾年前我在幾乎與世隔絕的馬祖東引當兵,雖然張開眼是海、閉上眼也是海,但滿肚子苦悶,沒有賞景的閒情;但在郵輪上渡假,心境就不同了……
Thumbnail
慢慢跑向維納斯之翼,最後跑向無邊大海。好浪漫呀~(文字與體驗都是)
avatar-avatar
鴻雁
關於基隆,我們曾經走訪過罾仔寮社區,以及位於七堵的百福車站周邊;前者踏查的是基隆的山,後者踏查的是基隆的河。不過,基隆的離島--和平島--則頂多到和平島公園游泳以及在附近吃海產而已,沒有深度了解基隆的海。於是,我毅然報名參加了雨都漫步所辦的導覽基隆行程--漫遊離島。
Thumbnail
avatar-avatar
鴻雁
見到超認真少年反打老師一巴掌,我內心直呼:「打得好!」不過,冷靜下來後,仔細閱讀雙方來往的訊息,再推敲來龍去脈,其實超認真少年這方也有需要檢討的地方。首先,小編的回覆可以再圓融一點;其次,超認真少年的公審行為也值得商搉。
Thumbnail
1、小編的回答,的確非常沒禮貌。而老師的提醒非常客氣、入情入理。注意,老師只是提醒,絲毫無說敎意味。不懂閣下為何會稱之為老闆為員工挺身而出戰奥客?又怎地把把老師打成了奧客?2、該批判的,應是超認真少年。下面要說的話,很不合台灣人的意。就我在油管留言區粗略觀察到、經歷到的現象:台灣網民基本上就是一付台灣南波萬、有錯絕對是別人的錯、自以為高人一等心態,活在信息繭房、經常信口雌黃、卻又聽不得不同意見。這是一件很簡單的事。超認真少年若有點胸襟、有些格局,大可:1、教小編以後遇這種情況時,如何妥善處理。閣下建議的等上班時間再好好回覆,甚佳。2、為小編向老師致個簡單歉意,既顯風度又顯格局。然,超認真少年有仗著自己是網紅之嫌、在網路上手握老師無法企及的權力與資源,選擇了公佈老師善意提醒的私訊,致其可能遭受網暴,基本上是一付老子有權有勢就是要欺負你的嘴臉。老師言語溫和有禮,卻也能戳到超認真少年的肺管子,實在無比玻璃心。台灣南波萬,可以改成超認真少年南波萬。在我看來,除了噁心還是噁心!海外多年,算是個旁觀者,網路上的「台灣人」,超乎我的理解。
avatar-avatar
鴻雁
發佈於
最近一位網紅「普通女子 孫女」在兩位國中學生自告奮勇的帶領下,暢遊彰化市。看完影片後,我回想起自己所接觸過的學生當中,幾乎沒有人對於自己居住的地方具有如此高度的推廣熱忱。所以,這兩個孩子的表現,讓我相當佩服。以下盤點他們之所以令人驚豔的三項能力,其中不乏出社會後必備的競爭力!
Thumbnail
看完決定了 今年小孩的暑假作業就是去了解家鄉 台南
avatar-avatar
鴻雁
當子女發生重大事故時,無論是被傷害還是傷害別人,為人父母的在第一時間往往義無反顧的站在孩子這一邊,可置理智、道德、規範於度外,可拿名聲、操守、性命來交換--這種不理性的行為模式,源自於親子間純粹天然的情感,但卻可能走火入魔。最近在Netflix上架的台劇《誰是被害者2》將這個現象發揮得淋漓盡致……
Thumbnail
5/5誰是被害者2
"為了你的孩子,你願意付出多少?", 作為一個父親, 這句話真的讓我停頓下來細想了一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