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 創辦人 Sam Altman《智慧時代》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本文翻譯自 OpenAI 創辦人 Sam Altman 的 2024 年 09 月發佈的文章,文章來自 The Intelligence Age

raw-image

在未來的幾十年裡,我們將能夠實現一些在我們祖父母眼中如同魔法般的事情。

這種現象並非新鮮事,但將以全新的速度加速發展。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的能力已大幅提升;我們現在已能完成前人認為不可能的事。

我們的能力增強並非源於基因的變化,而是因為我們受益於遠比我們任何一個人都更聰明、更有能力的社會基礎設施;從某種重要意義上說,社會本身就是一種先進的智慧。我們的祖父母,以及他們之前的世代,創造並成就了偉大的事業。他們為人類進步的基石做出了貢獻,我們都從中受益。AI 將為人們提供解決難題的工具,幫助我們在這些基石上添加新的支柱,這是我們單憑自己無法實現的。進步的故事將繼續,我們的孩子將能做到我們無法做到的事情。

這一切不會一蹴而就,但我們很快就能與 AI 合作,幫助我們完成遠超以往的任務;最終,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擁有一個個人 AI 團隊,由不同領域的虛擬專家組成,共同創造幾乎任何我們能想像的事物。我們的孩子將擁有虛擬導師,能以任何他們需要的語言、科目和進度提供個性化指導。我們可以想像類似的應用,如更好的醫療保健、創造任何人所想像的軟體的能力,等等。

有了這些新能力,我們可以實現如今難以想像的共同繁榮;在未來,每個人的生活都將比現在任何人的生活更美好。僅有繁榮並不一定能使人們幸福——畢竟有許多痛苦的富人——但這將實質性地改善全球人們的生活。

以下是觀察人類歷史的一種狹義角度:經過數千年的科學發現和技術進步的積累,我們已經學會如何熔化沙子,加入一些雜質,並以驚人的精確度在極其微小的尺度上排列成電腦晶片,讓能量通過它,最終獲得能夠創造越來越強大人工智慧的系統。

這可能成為整個歷史中最具影響力的事實。有可能在未來幾千天內(!),我們將擁有超級智慧(Superintelligence);可能需要更長時間,但我相信我們終將達成。

我們是如何走到下一次繁榮飛躍的門檻前的?

用三個詞來說:深度學習成功了。

用十五個詞來說:深度學習成功了,隨著規模擴大而可預測地變得更好,我們為此投入了越來越多的資源。

事情就是這樣;人類發現了一種真正能學習任何資料分佈的演算法(或者說,產生任何資料分佈的潛在「規則」)。令人震驚的是,隨著計算能力和資料的增加,它在幫助人們解決難題方面的效果也越來越好。我發現,無論我花多少時間思考這一點,我都無法真正體會到它的深遠意義。

我們還有許多細節需要弄清楚,但被任何特定挑戰分心都是錯誤的。深度學習有效,我們將解決剩下的問題。我們可以對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情談論很多,但最重要的是,AI 將隨著規模的擴大而變得更強,這將實質性地改善全球人們的生活。

AI 模型很快將成為自主的個人助理,代表我們執行特定任務,例如協調醫療護理。在未來的某個時刻,AI 系統將變得如此優秀,以至於它們能幫助我們創造更好的下一代系統,並在各個領域推動科學進步。

科技將我們從石器時代帶到了農業時代,接著是工業時代。從現在開始,通往智慧時代的道路將由計算能力、能源和人類的意志所鋪就。

如果我們想讓 AI 走入盡可能多的人們手中,我們需要降低計算的成本並使其充裕(這需要大量的能源和晶片)。如果我們不建立足夠的基礎設施,AI 將成為一種非常有限的資源,可能引發戰爭,並主要成為富人的工具。

我們需要明智而堅定地行動。智慧時代的黎明是一項具有極其複雜和高風險挑戰的重大發展。這不會是一個完全正面的故事,但其潛在的好處如此巨大,我們有責任為了自己和未來,弄清楚如何應對眼前的風險。

我相信未來將如此光明,以至於現在沒有人能通過寫作來充分表達;智慧時代的一個標誌性特徵將是巨大的繁榮。

儘管這將逐步實現,但令人驚歎的成就——解決氣候問題、建立太空殖民地、完全理解物理學——最終將變得司空見慣。憑藉近乎無限的智慧和豐富的能源——產生偉大想法的能力,以及實現這些想法的能力——我們可以成就許多事情。

正如我們在其他技術中所見,這也會有負面影響,我們需要現在開始努力,最大化 AI 的益處,同時最小化其危害。舉例來說,我們預計這項技術在未來幾年會對勞動力市場產生重大影響(好壞皆有),但大多數工作將比人們想像的變化更慢,而且我不擔心我們會無事可做(即使那些事情在今天看來不像「真正的工作」)。人們天生就有創造和對他人有用的慾望,AI 將使我們能前所未有地提升自己的能力。作為一個社會,我們將回到一個擴張的世界,我們可以再次專注於進行正和遊戲。

我們今天所做的許多工作,在幾百年前的人們看來,可能像是微不足道的時間浪費,但沒有人回望過去,渴望自己成為一名點燈人。如果一名點燈人能看到今天的世界,他會覺得周圍的繁榮是難以想像的。而如果我們能快進到今天的一百年後,我們周圍的繁榮也會讓我們感到同樣難以想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最近學什麼
142會員
175內容數
歡迎來到「最近學什麼」!學習是輸入、吸收、轉譯和輸出的過程,在這裡我將會跟大家分享我最近學到的一些有趣知識和見聞。不限於任何主題,只要是最近學到的知識,我都會分享,歡迎大家可以持續追蹤!有寫錯的地方,也歡迎格友不吝指教,讓我們一起學習!
最近學什麼的其他內容
2025/02/11
本文翻譯並重新詮釋自 OpenAI 執行長 Sam Altman 的 2025 年 02 月發佈的文章《Three Observations》,探討通用人工智慧將具備跨領域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催生超指數經濟效益。虛擬同事普及將重塑工作模式與社會結構,促進個體賦能、技術安全及政策協同推動創新。
Thumbnail
2025/02/11
本文翻譯並重新詮釋自 OpenAI 執行長 Sam Altman 的 2025 年 02 月發佈的文章《Three Observations》,探討通用人工智慧將具備跨領域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催生超指數經濟效益。虛擬同事普及將重塑工作模式與社會結構,促進個體賦能、技術安全及政策協同推動創新。
Thumbnail
2025/02/05
本文翻譯並重新詮釋自矽谷創業之父 Paul Graham 於 2024 年 10 月發表的文章《Writes and Write-Nots》。文章犀利剖析人工智慧對人類寫作能力的衝擊,預言未來將形成「能寫者」與「失寫者」的認知鴻溝,並警示當寫作能力退化時,本質上是人類系統性思考能力的消亡。
Thumbnail
2025/02/05
本文翻譯並重新詮釋自矽谷創業之父 Paul Graham 於 2024 年 10 月發表的文章《Writes and Write-Nots》。文章犀利剖析人工智慧對人類寫作能力的衝擊,預言未來將形成「能寫者」與「失寫者」的認知鴻溝,並警示當寫作能力退化時,本質上是人類系統性思考能力的消亡。
Thumbnail
2024/09/16
本文介紹 ChatGPT 如何幫助作家提高創作效率與質量,並在靈感激發、編輯反饋、詞彙選擇等方面提供實際案例說明。透過 AI 的即時協助,作家能突破創作瓶頸,發掘更多創作潛力,並提升寫作體驗。
Thumbnail
2024/09/16
本文介紹 ChatGPT 如何幫助作家提高創作效率與質量,並在靈感激發、編輯反饋、詞彙選擇等方面提供實際案例說明。透過 AI 的即時協助,作家能突破創作瓶頸,發掘更多創作潛力,並提升寫作體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本文探討 OpenAI 執行長山姆·奧特曼的崛起之路,以及他和伊隆·馬斯克的合作與決裂。從奧特曼的童年經歷、創業歷程,到 OpenAI 的創立、轉型以及與微軟的合作,探討了 AI 發展的潛力和風險,以及對人類未來的影響。
Thumbnail
本文探討 OpenAI 執行長山姆·奧特曼的崛起之路,以及他和伊隆·馬斯克的合作與決裂。從奧特曼的童年經歷、創業歷程,到 OpenAI 的創立、轉型以及與微軟的合作,探討了 AI 發展的潛力和風險,以及對人類未來的影響。
Thumbnail
本文翻譯並重新詮釋自 OpenAI 執行長 Sam Altman 的 2025 年 02 月發佈的文章《Three Observations》,探討通用人工智慧將具備跨領域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催生超指數經濟效益。虛擬同事普及將重塑工作模式與社會結構,促進個體賦能、技術安全及政策協同推動創新。
Thumbnail
本文翻譯並重新詮釋自 OpenAI 執行長 Sam Altman 的 2025 年 02 月發佈的文章《Three Observations》,探討通用人工智慧將具備跨領域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催生超指數經濟效益。虛擬同事普及將重塑工作模式與社會結構,促進個體賦能、技術安全及政策協同推動創新。
Thumbnail
本文介紹 Sam Altman 的成長故事及他在 AI 領域的貢獻,強調其勇於探索和創新精神。他創立 OpenAI 並推動負責任的 AI 發展,致力於在技術與社會需求間找到平衡。此外,文中也談到 AI 在社會中的影響及其對人類未來的挑戰。
Thumbnail
本文介紹 Sam Altman 的成長故事及他在 AI 領域的貢獻,強調其勇於探索和創新精神。他創立 OpenAI 並推動負責任的 AI 發展,致力於在技術與社會需求間找到平衡。此外,文中也談到 AI 在社會中的影響及其對人類未來的挑戰。
Thumbnail
自從ChatGPT問世以來,「AI會不會取代人類」的話題成了熱議焦點,這個問題一度帶來不少焦慮。然而,讓ChatGPT誕生的背後推手——OpenAI的執行長山姆·阿特曼(Sam Altman),其經歷本身就充滿了讓人好奇之處。
Thumbnail
自從ChatGPT問世以來,「AI會不會取代人類」的話題成了熱議焦點,這個問題一度帶來不少焦慮。然而,讓ChatGPT誕生的背後推手——OpenAI的執行長山姆·阿特曼(Sam Altman),其經歷本身就充滿了讓人好奇之處。
Thumbnail
生成式 AI 巨頭 OpenAI 執行長奧特曼,9/23 在個人網站罕見發表文章,標題為「智慧時代」,詳細敘述他對 AI 驅動未來的更多願景,稱未來將非常光明。
Thumbnail
生成式 AI 巨頭 OpenAI 執行長奧特曼,9/23 在個人網站罕見發表文章,標題為「智慧時代」,詳細敘述他對 AI 驅動未來的更多願景,稱未來將非常光明。
Thumbnail
在哈佛商學院的爐邊談話中,OpenAI的CEO Sam Altman分享了他的創業歷程、對於AI技術的看法及其對未來的影響。他強調了勇於嘗試、持續學習的重要性,並提到AI技術正在全面改變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此外,Altman探討了AI發展的倫理挑戰,呼籲年輕一代積極參與AI的未來。
Thumbnail
在哈佛商學院的爐邊談話中,OpenAI的CEO Sam Altman分享了他的創業歷程、對於AI技術的看法及其對未來的影響。他強調了勇於嘗試、持續學習的重要性,並提到AI技術正在全面改變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此外,Altman探討了AI發展的倫理挑戰,呼籲年輕一代積極參與AI的未來。
Thumbnail
本文翻譯自 OpenAI 創辦人 Sam Altman 的 2024 年 09 月發佈的文章,文章來自 The Intelligence Age。
Thumbnail
本文翻譯自 OpenAI 創辦人 Sam Altman 的 2024 年 09 月發佈的文章,文章來自 The Intelligence Age。
Thumbnail
OpenAI 執行長阿特曼(Sam Altman)打造 AI 基礎建設的計畫變得愈來愈清晰,傳出他一開始會在美國投資數百億美元。 年初曾有謠言顯示,阿特曼準備成立AI處理器企業,盼能開發自家硬體,解決輝達(Nvidia Corp.) AI與HPC GPU短缺的問題。
Thumbnail
OpenAI 執行長阿特曼(Sam Altman)打造 AI 基礎建設的計畫變得愈來愈清晰,傳出他一開始會在美國投資數百億美元。 年初曾有謠言顯示,阿特曼準備成立AI處理器企業,盼能開發自家硬體,解決輝達(Nvidia Corp.) AI與HPC GPU短缺的問題。
Thumbnail
Hi 我是 VK~ 上週末,OpenAI 董事會開除 Sam Altman 的消息,接著開始一連串很戲劇化地進展。 這期來聊聊 Sam Altman 他過去在第一次創業、接任 YC 掌門人,到成為 OpenAI 關鍵人物的歷程。 關於 Altman 的故事,有蠻多文章都討論過。要講出一個讓人眼
Thumbnail
Hi 我是 VK~ 上週末,OpenAI 董事會開除 Sam Altman 的消息,接著開始一連串很戲劇化地進展。 這期來聊聊 Sam Altman 他過去在第一次創業、接任 YC 掌門人,到成為 OpenAI 關鍵人物的歷程。 關於 Altman 的故事,有蠻多文章都討論過。要講出一個讓人眼
Thumbnail
人工智能(AI)是當今科技界最熱門的話題之一,它有著無限的潛力,也帶來了許多風險和問題。為了讓大家更深入地了解 AI 的現狀和未來,Keio 大學邀請了 OpenAI 的 CEO Sam Altman 來進行一場精彩的演講。
Thumbnail
人工智能(AI)是當今科技界最熱門的話題之一,它有著無限的潛力,也帶來了許多風險和問題。為了讓大家更深入地了解 AI 的現狀和未來,Keio 大學邀請了 OpenAI 的 CEO Sam Altman 來進行一場精彩的演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