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 執行長 Sam Altman《目前我對 AGI 的三點觀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本文翻譯並重新詮釋自 OpenAI 執行長 Sam Altman 的 2025 年 02 月發佈的文章,文章來自 Three Observations

raw-image

我們的使命是確保人工通用智慧(AGI)造福全人類。

指向 AGI* 的系統已逐漸浮現,因此我們認為理解當下至關重要。AGI 是一個定義寬泛的術語,但一般而言,我們指的是能在多個領域以人類水準處理日益複雜問題的系統。

人類天生具備理解與創造的工具建造本能,這推動世界為所有人變得更好。每一代人都基於前人的發現,打造出更強大的工具—電力、電晶體、電腦、網際網路,而 AGI 將是下一個里程碑。

縱觀歷史,儘管偶有波折,人類創新的穩步前行已為生活幾乎所有層面帶來難以想像的繁榮與改善。

從某種意義上,AGI 只是人類共同搭建的進步階梯中又一層工具。但另一方面,它確實開啟了令人不禁感嘆「這次不同以往」的新篇章:眼前的經濟增長令人驚嘆,我們已能想像一個治癒所有疾病、擁有更多家庭時光、充分釋放創造潛能的世界。

十年後,或許地球上每個人都能達成比當今最具影響力者更多的成就。

我們持續見證 AI 發展的快速進展。以下是關於 AI 經濟學的三點觀察:

  1. AI 模型的智慧大致等同於訓練與運行所需資源的對數
    這些資源主要包括訓練算力、數據與推論算力。事實顯示,投入任意規模的資金都能獲得持續且可預測的成長—預測此現象的「規模法則」在多個數量級範圍內均精準成立。
  2. 特定等級 AI 的使用成本每 12 個月下降約 10 倍,低價將大幅提升使用量
    從 2023 年初的 GPT-4 到 2024 年中的 GPT-4o,單個 token 成本在期間下降約 150 倍可為佐證。相較於每 18 個月效能翻倍的摩爾定律,此降幅強度驚人。
  3. 線性增長的智慧所創造的社會經濟價值本質上是超指數級
    由此推論,我們認為指數級投資增長在可預見未來沒有停止的理由。

若這三項觀察持續成立,社會將迎來深遠影響。

我們正開始部署 AI 代理(agents),未來它們將如同虛擬同事。以軟體工程代理為例(我們預期此類代理尤其重要),設想其最終能完成頂尖公司中具數年經驗工程師的多數日常工作(耗時數日內的任務)。它雖無法提出突破性創見、需大量人類監督指引,且能力表現參差不齊。

但請將其視為一位真實卻相對初階的虛擬同事。接著想像 1,000 位這樣的同事,或 100 萬位。再設想此類代理遍佈所有知識工作領域。

經濟層面,AI 或許會如同電晶體—一項易於規模化的重大科學發現,滲透經濟各角落。我們鮮少談論「電晶體公司」,但理所當然地期待電腦、電視、汽車、玩具等產品創造奇蹟,而效益將廣泛共享。

世界不會驟然改變,短期內生活大抵如常。2025 年的人們仍會戀愛、成家、網路爭執、自然徒步…

但未來將以不容忽視的方式逼近,社會與經濟的長期變革將無比巨大。我們將找到新的事務、新的互助方式、新的競爭形式,但它們或許與當今職場樣貌迥異。

主動性、意志力與決斷力可能極具價值。在瞬息萬變的世界中正確決策與靈活應變至關重要,韌性與適應力將是關鍵技能。AGI 將成為人類意志力的終極槓桿,使個人影響力空前提升而非削弱。

我們預期 AGI 的影響並不均衡。儘管部分產業變化有限,科學進展速度可能遠超當今—此效應或將超越其他所有領域。

多數商品價格終將大幅下降(當前智慧成本與能源成本限制諸多事物),而奢侈品與土地等有限資源價格可能飆升。

技術路徑看似清晰,但公共政策與社會共識對 AGI 整合至關重要。我們頻繁推出產品的動機之一,正是為社會與技術預留共同演化的時間。

AI 將滲透經濟與社會各領域,我們將期待萬物皆具智慧。許多人認為需賦予民眾較過往更強的技术控制權,包括擴大開源,並在安全與個體賦能間取得平衡。

儘管我們絕不輕率行事,且某些 AGI 安全相關的重大決策與限制可能引發爭議,但方向性而言,隨著接近 AGI 實現,我們相信傾向個體賦能至關重要。另一可能路徑是威權政府透過 AI 實施大規模監控與自治剝奪。

確保 AGI 效益廣泛分配是關鍵。歷史經驗顯示,多數關注指標(健康成果、經濟繁榮等)長期平均趨好,但平等提升非技術必然,需新思維應對。

特別是資本與勞動力的權力平衡易遭破壞,或需早期干預。我們對「全球算力配額」等非常規構想持開放態度,但也認同極致壓低智慧成本或能達成目標。

至 2035 年,每人應能調動等同 2025 年全人類的智慧總和,無限天才供其驅策。當今無數才華因資源匱乏未得施展,若能改變此狀,世界創造力的爆發將惠及眾生。

備註:

  • 此處使用 AGI 一詞旨在清晰溝通,無意改變或詮釋定義我們與微軟合作關係的條款。我們期待與微軟長期合作。此註腳看似多餘,但為預先消弭某些追求點擊率的荒謬報導,特此說明⋯⋯
avatar-img
111會員
171內容數
歡迎來到「最近學什麼」!學習是輸入、吸收、轉譯和輸出的過程,在這裡我將會跟大家分享我最近學到的一些有趣知識和見聞。不限於任何主題,只要是最近學到的知識,我都會分享,歡迎大家可以持續追蹤!有寫錯的地方,也歡迎格友不吝指教,讓我們一起學習!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最近學什麼 的其他內容
本文翻譯並重新詮釋自矽谷創業之父 Paul Graham 於 2024 年 10 月發表的文章《Writes and Write-Nots》。文章犀利剖析人工智慧對人類寫作能力的衝擊,預言未來將形成「能寫者」與「失寫者」的認知鴻溝,並警示當寫作能力退化時,本質上是人類系統性思考能力的消亡。
本文翻譯自 OpenAI 創辦人 Sam Altman 的 2024 年 09 月發佈的文章,文章來自 The Intelligence Age。
本文介紹 ChatGPT 如何幫助作家提高創作效率與質量,並在靈感激發、編輯反饋、詞彙選擇等方面提供實際案例說明。透過 AI 的即時協助,作家能突破創作瓶頸,發掘更多創作潛力,並提升寫作體驗。
本文介紹了 AI 技術對不同工作階層的影響,引用了 Google 前 CEO Eric Schmidt 的觀點,分析了 AI 對高階白領、一般白領和藍領工作者的不同挑戰和機遇,並強調了再教育和人機合作的重要性,指出在 AI 時代中學習與適應新技術是保持競爭力的關鍵。
本文介紹了 Kevin Kelly 演講中 AI 對文化的三大影響:全球化、創新加速與生成式 AI。全球化將由 AI 和先進技術推動文化融合;創新加速將改變學習和知識傳遞方式;生成式 AI 不僅取代重複性工作,還會創造新職業與創新。Kelly 鼓勵大家展望 AI 的未來,積極迎接挑戰。
本文翻譯並重新詮釋自矽谷創業之父 Paul Graham 於 2024 年 10 月發表的文章《Writes and Write-Nots》。文章犀利剖析人工智慧對人類寫作能力的衝擊,預言未來將形成「能寫者」與「失寫者」的認知鴻溝,並警示當寫作能力退化時,本質上是人類系統性思考能力的消亡。
本文翻譯自 OpenAI 創辦人 Sam Altman 的 2024 年 09 月發佈的文章,文章來自 The Intelligence Age。
本文介紹 ChatGPT 如何幫助作家提高創作效率與質量,並在靈感激發、編輯反饋、詞彙選擇等方面提供實際案例說明。透過 AI 的即時協助,作家能突破創作瓶頸,發掘更多創作潛力,並提升寫作體驗。
本文介紹了 AI 技術對不同工作階層的影響,引用了 Google 前 CEO Eric Schmidt 的觀點,分析了 AI 對高階白領、一般白領和藍領工作者的不同挑戰和機遇,並強調了再教育和人機合作的重要性,指出在 AI 時代中學習與適應新技術是保持競爭力的關鍵。
本文介紹了 Kevin Kelly 演講中 AI 對文化的三大影響:全球化、創新加速與生成式 AI。全球化將由 AI 和先進技術推動文化融合;創新加速將改變學習和知識傳遞方式;生成式 AI 不僅取代重複性工作,還會創造新職業與創新。Kelly 鼓勵大家展望 AI 的未來,積極迎接挑戰。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Thumbnail
人工智能(AI)是當今最熱門的話題之一,它正在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和 工作方式。踏入2023年,隨著 OpenAl 推出 ChatGPT 震驚全球,以 AI技術的應用程序不斷湧現,顛覆了 我們過去對科技的認知。 今天Only Two 翁立兔分享了這篇,我真的覺得蠻好的 【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不
Thumbnail
英國金融時報週二報導,OpenAI全球事務副總裁Anna Makanju受訪時表示,OpenAI的使命是「打造等同人類現有認知能力」的AGI、而非超級智慧,AGI目前尚未誕生、在確保安全無虞之前不會發表。所謂的超級智慧是一種比人類聰明好幾倍的技術。
我們知道AI的作法可以分為Supervised Learning、Unsupervised Learning、Reinforcement Learning,整題區分如下圖: 圖片出處:https://www.superannotate.com/blog/supervised-learning-an
Thumbnail
以下都是轉貼各方觀點,重點可以進一步看發表者跟回應者,我自己也有自身應用場景的murmur : 低利率環境可能回不去 科技掌握在大資金公司時代則是持續下去 工業時代引導一波人才需求 東方社會喜歡考試定生死 學校教育外還有補習班可以協助 既然AI工具隨處可得 培養厚植的各方素養與多元興趣
Thumbnail
我很喜歡他的英文報告方式 聽了很舒服 每句話都是講重點  而且邏輯清晰 這種報告方式很適合模仿起來  真的很實用 我整理了一下 可以用「兩種視角」看待 Sam Altman 英文報告思路...
Thumbnail
透過先進的技術將繁複的書籍內容轉換成精煉的摘要。這不僅是對當前技術進步的展現,也象徵著未來人工智慧與人類知識互動的無限可能性。
Thumbnail
數位化時代中,人工智能(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進步的關鍵力量。本文探討AI的現狀、挑戰以及未來可能性,並提出負責任地發展和使用AI的思考。
Thumbnail
人工智慧(AI)的未來展望 在當今這個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人工智慧(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進步的重要力量。從自動駕駛汽車到精準醫療,AI的應用範圍不斷擴大,其潛力無限。然而,隨著AI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們也必須關注其對社會、經濟和倫理的影響。
「我們將擁有一種比我們所有人都聰明的智能,而我們對發生了什麼毫不知情。」
Thumbnail
希望人工智慧,最後能像奧特曼所期待的,為人類帶來更美好的未來,而不是災難。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Thumbnail
人工智能(AI)是當今最熱門的話題之一,它正在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和 工作方式。踏入2023年,隨著 OpenAl 推出 ChatGPT 震驚全球,以 AI技術的應用程序不斷湧現,顛覆了 我們過去對科技的認知。 今天Only Two 翁立兔分享了這篇,我真的覺得蠻好的 【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不
Thumbnail
英國金融時報週二報導,OpenAI全球事務副總裁Anna Makanju受訪時表示,OpenAI的使命是「打造等同人類現有認知能力」的AGI、而非超級智慧,AGI目前尚未誕生、在確保安全無虞之前不會發表。所謂的超級智慧是一種比人類聰明好幾倍的技術。
我們知道AI的作法可以分為Supervised Learning、Unsupervised Learning、Reinforcement Learning,整題區分如下圖: 圖片出處:https://www.superannotate.com/blog/supervised-learning-an
Thumbnail
以下都是轉貼各方觀點,重點可以進一步看發表者跟回應者,我自己也有自身應用場景的murmur : 低利率環境可能回不去 科技掌握在大資金公司時代則是持續下去 工業時代引導一波人才需求 東方社會喜歡考試定生死 學校教育外還有補習班可以協助 既然AI工具隨處可得 培養厚植的各方素養與多元興趣
Thumbnail
我很喜歡他的英文報告方式 聽了很舒服 每句話都是講重點  而且邏輯清晰 這種報告方式很適合模仿起來  真的很實用 我整理了一下 可以用「兩種視角」看待 Sam Altman 英文報告思路...
Thumbnail
透過先進的技術將繁複的書籍內容轉換成精煉的摘要。這不僅是對當前技術進步的展現,也象徵著未來人工智慧與人類知識互動的無限可能性。
Thumbnail
數位化時代中,人工智能(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進步的關鍵力量。本文探討AI的現狀、挑戰以及未來可能性,並提出負責任地發展和使用AI的思考。
Thumbnail
人工智慧(AI)的未來展望 在當今這個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人工智慧(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進步的重要力量。從自動駕駛汽車到精準醫療,AI的應用範圍不斷擴大,其潛力無限。然而,隨著AI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們也必須關注其對社會、經濟和倫理的影響。
「我們將擁有一種比我們所有人都聰明的智能,而我們對發生了什麼毫不知情。」
Thumbnail
希望人工智慧,最後能像奧特曼所期待的,為人類帶來更美好的未來,而不是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