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船空載月明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千尺絲綸直下垂,一波才動萬波隨。
夜靜水寒魚不食,滿船空載月明歸。——唐.船子和尚德誠禪師.《撥棹歌》

兩年前跟一位舊同事在臉書上的回應,今天回顧起來還是很有味道,就配上一張照片,紀念一下。

「夜靜水寒魚不食」,身為凡俗的眾生縱有再多的貪執與妄念,也有那麼個片刻不受釣餌所誘,心境空明廓徹,詩意與美感頓時生發!以下就把這首詩開展來談。

一、人心的貪執與魚沒兩樣

「千尺絲綸直下垂」 就是釣魚人所佈下的陷阱,其實人跟魚真的沒兩樣,人心的貪執就跟魚見餌就咬一樣,魚不知節制,所以養魚人總要小心餵餌,以免把牠撐死。餌之於魚 ,就像塵/境/外物 之於人。魚被餌所誘,人也被外在世界的一切所誘。

為什麼用「千尺」呢?如果只是很表淺的餌,魚會生戒心不會上鉤,人也不會上鉤。但如果是千尺呢?那個騷動我們內心底層慾望的餌呢?就不然了吧,但到底是餌誘騙我們讓我們上鉤?還是我們內心有貪執所以上鉤?

「一波才動萬波隨」 一點點落在水上的動靜,都會引發無數的漣漪波動。人的心就像一念三千,一旦被外塵所觸動就像是魚被餌所誘,瞬間就觸動無始劫以來的貪執火種,然後身陷瀰天蓋地的塵網恢恢,那個「萬波」,指的就是生命被逮到之後拼命掙扎所掀起的波瀾萬丈。

二、再怎麼無明也還有一個瞬間

但三四句一轉,人心再無明也還有那麼一瞬間。

「夜靜水寒魚不食」靜與寒,讓萬物整個收斂不再躁動。連魚都不受餌所誘了。 生命中確實有那麼一個片刻不受誘惑、不再外求。瞬間人性的圓滿與澄澈整個朗現出來。

捕不到魚或許令期待豐收的漁家無比苦惱吧,但對修行的禪師,卻由魚的不食,感悟到人也可以片刻不受制約,盡享滿船的月光!又想到柳宗元的「獨釣寒江雪」而非「寒江魚」啊!

這首禪詩太有意思了,感覺收攝進很多層次的東西。

連魚都不受餌所誘了,人心就好好休息吧!

「滿船空載月明歸」,雖然沒有收穫,卻乘載了滿船的月光與星輝。

三、餘記

最後,不禁想起很久以前看過的一部以釣魚竿與誘餌來表達情慾誘惑的情色驚悚片——韓國導演金基德的《漂流欲室》。那個怵目驚心的血腥痛感讓人不願再看第二次,卻不得不承認是個警世片。

金基德的片總是喜歡在一個與世隔絕的仙境,上演一齣人性最原始與暴力的情慾。每每痛楚到令人無法直視。

金基德的片總是喜歡在一個與世隔絕的仙境,上演一齣人性最原始與暴力的情慾。每每痛楚到令人無法直視。


我們是傳統花饌、現代花食與文人飲食的研發實踐者。夢想再現古代文人宴與群芳宴的風華。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文是電影《尋訪千利休》觀後感,這齣劇是演繹日本戰國時代著名的茶道宗師千利休,其將茶道與侘寂美學結合,是開創日本美學底蘊的靈魂人物。我深深為該片所傳達的美的意志給強烈震動,片中特別以木槿花為美的象徵物,並引用了白居易的詩,雖不乏虛構的情節,但在其強大精神力的灌注下,讓人對槿花的觀感為之一新。
高興畫展〈精神的家園〉,畫家把無數在家屋生活過的時間壓縮成晶體礦脈,這艘滿載記憶的飛船在宇宙周流,無始無終。曖曖內含光,彷彿留給異鄉游子一盞幽幽的燭光,吸引並召喚在星際飄盪的人們回到其中。
一個人偶然在一片雪地上吹起一個肥皂泡,在這泡泡裡發生的一切就像一則短暫的戀曲。短暫、美麗而又脆弱的雪花泡泡,讓人不禁思及浪漫愛情與現實人生的辯證意義。
昨晚看了駱胖老師發布在臉書的「文藝反抗運動」邀請信,太稠密太燦亮的青春歲月一整個撲面而來,瞬間鼻酸……想寫點甚麼,頭竟開始痛起來,從昨晚痛到今天中午,一整個金鐘罩頂的悶痛,不知多久沒有經驗到這樣的痛了。
日本行為藝術家阿部幸子(Sachiko Abe , 1975-)自幼被遺棄,輾轉多個寄養家庭,因常有傷害自己的行為,在20多歲住進精神病院。後來透過每天剪紙10小時來穩定病情,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亦拯救了自己,後更成為一名出色的行為藝術家,到世界各地表演剪紙藝術。
有人問禪師如何開悟?禪師卻似雞同鴨講的回問:你有聽見流水潺潺的聲音嗎?你真的有聽見嗎? 世界自然有可看見的部分,卻也有看不見的部分。朗朗乾坤,世界從來就無意隱藏自己,重點是你有沒有“真正”看見與聽見?有沒有看見與聽見的“意願”?——那與自我(ego)無關的「不可見」的部分,或許就是自性(self)。
本文是電影《尋訪千利休》觀後感,這齣劇是演繹日本戰國時代著名的茶道宗師千利休,其將茶道與侘寂美學結合,是開創日本美學底蘊的靈魂人物。我深深為該片所傳達的美的意志給強烈震動,片中特別以木槿花為美的象徵物,並引用了白居易的詩,雖不乏虛構的情節,但在其強大精神力的灌注下,讓人對槿花的觀感為之一新。
高興畫展〈精神的家園〉,畫家把無數在家屋生活過的時間壓縮成晶體礦脈,這艘滿載記憶的飛船在宇宙周流,無始無終。曖曖內含光,彷彿留給異鄉游子一盞幽幽的燭光,吸引並召喚在星際飄盪的人們回到其中。
一個人偶然在一片雪地上吹起一個肥皂泡,在這泡泡裡發生的一切就像一則短暫的戀曲。短暫、美麗而又脆弱的雪花泡泡,讓人不禁思及浪漫愛情與現實人生的辯證意義。
昨晚看了駱胖老師發布在臉書的「文藝反抗運動」邀請信,太稠密太燦亮的青春歲月一整個撲面而來,瞬間鼻酸……想寫點甚麼,頭竟開始痛起來,從昨晚痛到今天中午,一整個金鐘罩頂的悶痛,不知多久沒有經驗到這樣的痛了。
日本行為藝術家阿部幸子(Sachiko Abe , 1975-)自幼被遺棄,輾轉多個寄養家庭,因常有傷害自己的行為,在20多歲住進精神病院。後來透過每天剪紙10小時來穩定病情,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亦拯救了自己,後更成為一名出色的行為藝術家,到世界各地表演剪紙藝術。
有人問禪師如何開悟?禪師卻似雞同鴨講的回問:你有聽見流水潺潺的聲音嗎?你真的有聽見嗎? 世界自然有可看見的部分,卻也有看不見的部分。朗朗乾坤,世界從來就無意隱藏自己,重點是你有沒有“真正”看見與聽見?有沒有看見與聽見的“意願”?——那與自我(ego)無關的「不可見」的部分,或許就是自性(self)。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月光推開記憶的窗 妳烙下的印記 還在我的左襟 一切卻遠去了 虛幻與真實的邊界 那艘 橫渡忘川的渡船 遲遲不發 心頭妳的影 是耽擱的錨 拿酒來 !拿來 飲盡 未語的青春惆悵 熟爛的人情世故 喝吧! 踉蹌地上路吧! 一切都將 不復 不返 誰又在乎
Thumbnail
碧波萬頃金烏耀 潭印船影索吊橋 掠翼翩翩任逍遙 影動心漾風輕搖 學庸2007.04.08/15:30 作品號03-0387-03
Thumbnail
品味唐詩《春江花月夜》04  
Thumbnail
月光推開記憶的窗 妳烙下的印記 還在我的左襟 一切卻遠去了 虛幻與真實的邊界 那艘 橫渡忘川的渡船 遲遲不發 心頭妳的影 是耽擱的錨 拿酒來 !拿來 飲盡 未語的青春惆悵 熟爛的人情世故 喝吧! 踉蹌地上路吧! 一切都將 不復 不返 誰又在乎
Thumbnail
碧波萬頃金烏耀 潭印船影索吊橋 掠翼翩翩任逍遙 影動心漾風輕搖 學庸2007.04.08/15:30 作品號03-0387-03
Thumbnail
品味唐詩《春江花月夜》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