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翼棄兵》(The Queen's Gambit)是美國小說家沃爾特·特維斯於1983年出版的小說,當中敘述的棋步招數,都曾經給作者當代的西洋棋特級大師審稿過,而沃爾特也曾受過棋士指導。這本小說之所以成為熱門話題,是由於一部由網飛NETFLIX依據原作小說改編的電視劇(大約是2021年)而火紅,更引起一陣西洋棋討論熱。Rika當年也是找了電視劇在過年時連續看完7集,享受很久都沒有過的追劇的感動。記得去年(2024)Rika讀了這本小說,花費3個月左右才看完,這部小說確實有如推薦的書評描寫有一翻頁就有想繼續往下看的衝動,並且暗示些書中寓意的人生哲學,放在文末饕享各位讀者。

故事的女主角貝絲是一個在童年時期就待在孤兒院成長的孩子。有一天她當值日生,拿著剛擦好的板擦到地下室時,發現一個工友伯伯薛波在下西洋棋。貝絲於是好奇的想跟工友伯伯下一盤。 「我不跟陌生人下棋。」「女孩子不下棋。」薛波就這樣幾次回絕了他的請求。直到有一天他突然要貝絲持白方跟她下一盤。不過貝絲的棋力尚淺,薛波就使用速戰速決的四回合將殺直接完賽。每天晚上貝絲在吃完院方給的鎮定劑後,熄燈睡覺前望著天花板,運用自己的想像力在下棋,終於想出了如何對付四回合將殺的方法,而且成功了。
有天,當薛波與貝絲在對弈時,薛波吃掉了貝絲的皇后(在西洋棋中,由於皇后的步法可以斜走、直走,是所有棋種中威力最強的,所以皇后被吃代表大勢已去),要求貝絲要棄子認輸,展現運動家精神。然而貝絲在意輸的感覺,不想認栽,急了就罵粗話,惹得薛波不快,喝斥她離開,然後好幾天都不下棋作為懲罰。
後來,薛波在一局下完後,開始當起老師,從最基礎的戰術西西里防禦教起,當薛波知道貝絲才只有8歲,吃驚不已。他送了貝絲一本《現代西洋棋開局》,貝絲開始背誦書中開局、棋譜與棋格名字。等到貝絲進步後,薛波請他在高中棋社當指導老師的好友甘茲來跟貝絲對弈,而且是與薛波、甘茲同時下兩盤。甘茲察覺貝絲的才能後,帶她去棋社下每人一盤輪流下一手的車輪戰下棋,而貝絲沒有一盤輸棋。
當貝絲長大到13歲左右,她被一個膝下無子女的夫妻收養。而貝絲跟養母關係與日俱增,而養父則是礙於拗不過妻子的請求才收養,顯得格外疏離,常常在外多日都不回家,甚至到後來以出差到丹佛為理由,索性不回家了。
有次貝絲看到一本西洋棋評論的雜誌的比賽,知道有積分制可以當職業棋士謀生時,她開始了自己的棋士生涯。在嚐盡幾乎場場勝利的滋味後,她卻遇上了生平最強悍的天才對手博戈夫,而成為她的障礙。在請益兩位高手巴提克與班尼瓦茲,透過學習棋譜、快棋來增進實力,然而她卻一再被迫認輸,養母又突發過世,重重打擊下讓貝絲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辦,她,該如何走出這一局困局,而成為真正的棋士,找回原來所向無敵的自己呢?
為什麼人生不只有西洋棋?
首先,這本書雖然故事內容精彩,然而有時候參雜專業術語,尤其是棋盤格子用諸如KB3的術語表達,有看沒有真懂書中棋局好在哪裡,是一個遺憾。 主角貝絲確實棋術精湛,也許身為女性,她屬於直覺型的棋手,因此遇到困難的棋局可以即興發揮。然而,正因她天資聰穎,加上年輕的本錢,成為常勝軍的她幾乎不輸,過得太順利的人生,一遇到像是故事裡的老手博戈夫給她"上課",她就陷入低潮而走不出來,因為她一直在想怎麼贏? 其實,人生就像棋局,本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當初發掘她的工友薛波故意要她棄子認輸,就是要教她這個道理。人不可能一路順遂一路贏,常常都是要先失敗然後再求勝,但貝絲太過年輕而再加上出身孤兒院想要的認同感過於常人,所以她一直都沒有想透這個道理,而過度思考在棋局棋譜上,沒有保持平常心,自然就贏不了博戈夫。就像她養母說的,人生不只是有西洋棋,還有很多要學的,這卻是養母來不及教她的道理。 我也是個喜歡下棋的人,下棋對我來說就像是消遣,我不背棋譜,因為我覺得棋譜是職業棋士的工具,不是我生活必需的知識。雖然敗多勝少,但我依然喜歡下棋,因為我盡量保持平常心,才能從中找到下棋的趣味。
進一步參考:
https://vocus.cc/wo/5fae0140fd89780001f27ecc
釀選劇|如果《后翼棄兵》是一局棋(上):從開場到中局
【Rey的西洋棋】-美劇:后翼棄兵 精彩決勝對局詳解 哈蒙vs博戈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_2BAbijULE&list=PLVG4s4rZcHmBaUzyzIeV4-mx-P33u1C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