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難題解決,其實沒有字面上令人感受那麼深奧,就只是「找出這個問題/現象的根本因素」。
這世上有非常多人從來不試圖去解構問題。
解構問題最重要的第一步,是冷靜下來,思考究竟問題為什麼會發生
面對人生各種挑戰,為了加速因應外界,人的認知習慣會將刺激分類,並形成各種慣性。看到「有毛」「四條腿」「叫聲是汪汪」的特性,人幾乎不需要反應就會知道這種生物叫做「狗」。如果這種生物展現出「露出牙齒」,就代表牠要攻擊你,你就要採取動作。
我們是如此習慣做這件事,找線索、將經驗分類、解讀線索、判斷後續反應。「為什麼」就是這個反應的關鍵程序。
面對問題是解決問題,只要出了事情,把事件依時間軸清楚記錄,再來檢討哪裡出了問題。確認問題後,再來找解決方案。
仔細想想,為什麼會發生這件事,然後怎麼預防以後不要再發生
如果不知道如何思考解決問題的方式,就會像是打地鼠一樣,總是為了解決眼前問題而疲於奔命。
有些人身在職場第一線,每天與問題奮戰,是遇到最多「問題」的人。菁英上班族通常會比年輕上班族遇到更多、更大的問題,若無法找出問題,很有可能會找錯問題的原因,擬定方向錯誤的對策,結果事倍功半。
找出眼前的問題、思考問題的原因和擬定因應對策的能力。這些是打造一個能快速解決問題方法;在執行因應對策之後,檢討執行過程和評估執行結果,力求每次執行之後,都能得到相同的結果。
人生各種領域都「硬要」設定一個目標,還不如先看看自己內心正在焦慮、擔心、疑惑、挫折、煩惱的是什麼,從那件事情開始設定目標,往往才會是最好的目標。因為這個目標源自於某種我真實需要解決的問題,而為這樣的問題設定出成果,通常就會是最有價值的成果。
或許我們有問題需要解決,只是這些問題一開始往往是變成我們心中的焦慮、挫折、擔心等等的心情。
這些心情背後代表著我們可以解決問題而更進一步的機會,當我們意識到除了情緒之外,背後還有具體的問題可以解決。我們就可以從自己的心情上去觀察,當我們有了一些感覺卡關的心情時,或許就是我們可以去發現問題的地方。
接下來我們可能還會遇到當知道具體問題點是什麼時,卻不知道具體解決問題的步驟是什麼?也就是無法簡單的解決解決問題的步驟與方法
這時候與其晾在那邊,要不要想想有沒有人可以請教?有沒有書可以看?有沒有課可以上?很多時候我們把問題限制在自己身上,覺得我想不出來就做不到,但其實外面世界可能還有很多作法,只是我還不知道。
如果心中有問題但沒有答案,那就先把問題點寫下來就好,把問題具體的現況與目標的落差好好的描述出來。寫下來。這時候他們就會在我心中留下錨點,當我在做其他的事情時,就會在其他情境中產生靈感、產生解決辦法的想法。
大多數人在解決問題時,在想的是一次解決的完整解套辦法,但這樣一定想不出來。我們可以練習轉換成「持續改善」的想法,只要想到現在的我可以做的一兩步驟的小改善就好。這也呼應覆盤的思維,一開始我們的起心動念就是先做一兩個可以做的改善步驟,但這樣就能刺激接下來的三四步步驟,我們只要每天覆盤,就能持續改善。解決問題也是這樣。
有時候解決不了問題,不如先問問題的本質,有時候問題的本質可能反而比較好解決。
例如我常常講的整理資料的方法,一開始我面對的是工作上的資料太破碎,我們想到的問題是如何去整理資料,但找了很多工具、技巧,最後發現花了很多時間,資料還是沒有整理好。
這時候不如再次回到現況、目標,去重新追問問題的本質。我是希望從此別人給我的資料再也不破碎嗎?這好像沒辦法,我自己都常常分散的給他人資料。我是希望整理出一個超厲害的資料庫嗎?仔細想想好像也不是,我真正的目標其實就是完成任務而已。
所以最後一句最可怕,「你不解決問題,問題會解決你」,與大家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