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信用卡分期沒有回饋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最近繳帳單意外發現,很多銀行今年取消了分期回饋,所以雖然分期零利率,但本來信用卡的紅利或現金回饋也跟著取消了。

百貨周年慶到了,許多百貨會推出分期滿多少送幾百塊的優惠,可能要小小精算一下,本來的現金回饋和百貨送的分期商品卷,一來一往之後,可能差不到哪裡去。

舉例來說:

聯邦銀行現金回饋1%,購買三萬塊商品,可以得到300元回饋,有時有些加碼活動,可以回饋到1.2 元,所以可能到360 元。

而百貨活動是分期2.5萬可以得400 元商品卷,那麼,這筆三萬元的消費,使用百貨活動時,只會比本來卡片多40元的回饋,不是真的400元。

倘若買到四萬元,本來卡片回饋可以480元,如果分期刷百貨活動還沒到下一個門檻6萬元,一樣只有400元商品卷,那還反而減少了80元回饋,不如不要參加。

今年很多銀行取消分期回饋金,周年慶購物時要小心荷包,大部分的卡片都已取消分期回饋,意味著分期的成本增加(減少回饋金),要分期時,要先計算一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九日的文字廚房
61會員
242內容數
因為重拾幽默感而倍感欣慰的愛吃鬼。 希望文字除了散播歡樂散播愛之外,還可以散播健康與故事。 努力朝醫師斜槓小說家持續邁進! 出版作品: 菜醫師,借過一下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E050131287
九日的文字廚房的其他內容
2024/12/25
金融商品的廣告看起來好像詐騙(擦汗) 從2019疫情之後才開始了解金融商品的半新鮮人,以前投資存款都是交給爸媽處理,保險和債卷也是家裡說了算,開始自己了解後,會去看商品細節,大概了解保險是真的買安心不要動,別想太多要賺錢,存款是為了儲蓄壓力和保本機動性。最後就是這幾年跟房地產一起起飛的股市,這
2024/12/25
金融商品的廣告看起來好像詐騙(擦汗) 從2019疫情之後才開始了解金融商品的半新鮮人,以前投資存款都是交給爸媽處理,保險和債卷也是家裡說了算,開始自己了解後,會去看商品細節,大概了解保險是真的買安心不要動,別想太多要賺錢,存款是為了儲蓄壓力和保本機動性。最後就是這幾年跟房地產一起起飛的股市,這
2024/06/19
       台股和美股AI概念股最近似乎是吃了定海神針,像金箍棒一樣義務反顧的一路 漲漲 漲,帶領台股大盤一直破高峰紀錄。隨著股市從疫情前一萬點上下,翻到現在兩萬三千點,股市成長超過兩倍,相信大家也有感物價也成漲好幾成!        南部以前八九十塊就算得上豪華的雞腿便當,現在大概都要一百三十
Thumbnail
2024/06/19
       台股和美股AI概念股最近似乎是吃了定海神針,像金箍棒一樣義務反顧的一路 漲漲 漲,帶領台股大盤一直破高峰紀錄。隨著股市從疫情前一萬點上下,翻到現在兩萬三千點,股市成長超過兩倍,相信大家也有感物價也成漲好幾成!        南部以前八九十塊就算得上豪華的雞腿便當,現在大概都要一百三十
Thumbnail
2024/03/14
前陣子家人聊天聊到00940元大台灣價值高息申購的消息,沒有太多時間研究股票的我,大部分會買一些ETF,想說來研究一下這檔ETF是在紅什麼,一上市就募資到千億資金,反而讓股市小白我有點望之卻步。 主打幾個強力的宣傳標語:巴菲特選股邏輯,高配息股票,低入手價格。
Thumbnail
2024/03/14
前陣子家人聊天聊到00940元大台灣價值高息申購的消息,沒有太多時間研究股票的我,大部分會買一些ETF,想說來研究一下這檔ETF是在紅什麼,一上市就募資到千億資金,反而讓股市小白我有點望之卻步。 主打幾個強力的宣傳標語:巴菲特選股邏輯,高配息股票,低入手價格。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