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後回聲】2024殷巴爾與葛努仙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今晚由殷巴爾指揮台北市立交響樂團,攜手范克萊本國際音樂大賽銀獎得主安娜・葛努仙涅一起演奏的拉赫曼尼諾夫第三號鋼琴協奏曲,先談指揮與樂團,殷巴爾可說是徹底展現了「老船長」的智慧與功力,掌舵樂團的一切,極為穩重、穩定,為安娜做好了最佳的後盾,明確的方向感,如同燈塔,觀眾都是海上之船,在音樂指引下靠岸。


第一樂章的主題動機,安娜試著以縝密、輕巧、細密的方式彈奏,像在耳邊輕輕說話,以手指的力量下放,並不特別加諸力氣,不同於音樂史上的經典演奏如霍洛維茲、范克萊本等人,將主題動機彈得極為透亮清澈,安娜的演奏表現出一種柔美與內斂,卻又不失光芒。


然而,安娜並非是彈琴沒有音量的鋼琴家,事實上,前面的溫婉是她精心的設計與鋪陳,她將力氣放在第一樂章結尾、第三樂章結尾,極為驚人的快速音群與華麗非凡的音符,那是所有鋼琴家都想攀登的高山,安娜的演奏技巧甚好,像是有風吹過,手指在琴鍵上飛躍千山萬水,直至終點。

安可曲兩首都令人驚喜,我心想,有什麼曲目是這樣曲目豐厚的鋼琴家,寧願看譜(第一首)也要彈奏的呢,是選自蕭士塔高維契第一號芭蕾組曲的圓舞曲,第二首是貝多芬的七首短曲之第一首(作品33)。加了這兩首曲目,安娜又多了許多粉絲。

下半場的蕭五,一直是殷巴爾的拿手曲目,88歲的他,以簡練、明快的方式處理這首作品,四個樂章近50分鐘,竟感覺一下子就過去了。


並非不講究細節,而且這首作品的全部面貌都已在他的腦中,他把線條想得很長,線頭綁在第四樂章終點之處,音樂的動能因此有了同一個方向的一致性,所有的顫抖、譏諷、尖銳、不安、幽默,反映了我們都坐在同一台車上,那是時代的列車在向前進。前進的步伐,不得不確實,也不得不篤定。一如第四樂章結尾的定音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李欣恬的藝文筆記。Artsy Tea Talk
38會員
141內容數
在資訊爆炸的年代,如果你也相信文字報導的力量,歡迎持續關注我的粉專和文字。我會盡我所能地訪問、盡可能地寫,願字裡行間的一切,有天成為你願意一再造訪的天地。
2025/04/25
國光劇團攜手翃舞製作,推出京劇與現代舞跨界新作《精衛》,將於4月26至27日在台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登場。以《山海經》中銜石填海的精衛鳥為靈感,穿越神話與歷史,透過詩歌、戲曲與舞蹈的交融,探索歷史人物汪精衛的詩人靈魂。 《精衛》從神話視角出發,精衛鳥(黃宇琳飾)在海天交界與汪精衛的詩魂相遇。汪精衛(
Thumbnail
2025/04/25
國光劇團攜手翃舞製作,推出京劇與現代舞跨界新作《精衛》,將於4月26至27日在台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登場。以《山海經》中銜石填海的精衛鳥為靈感,穿越神話與歷史,透過詩歌、戲曲與舞蹈的交融,探索歷史人物汪精衛的詩人靈魂。 《精衛》從神話視角出發,精衛鳥(黃宇琳飾)在海天交界與汪精衛的詩魂相遇。汪精衛(
Thumbnail
2025/04/25
導演吳念真「人間條件」系列,幾乎每集都會以一首主題曲貫穿情感核心,《人間條件四:一樣的月光》選用蘇芮的經典名曲《一樣的月光》,今晚在國家戲劇院將會是睽違16年後的首登場,之後要到高雄、台中、台南等地巡迴演出。 在今日下午總彩排記者會上,原卡司黃韻玲、林美秀、
Thumbnail
2025/04/25
導演吳念真「人間條件」系列,幾乎每集都會以一首主題曲貫穿情感核心,《人間條件四:一樣的月光》選用蘇芮的經典名曲《一樣的月光》,今晚在國家戲劇院將會是睽違16年後的首登場,之後要到高雄、台中、台南等地巡迴演出。 在今日下午總彩排記者會上,原卡司黃韻玲、林美秀、
Thumbnail
2025/04/23
在多項國際比賽上表現出眾的新生代鋼琴家劉舒涯(Sophia Liu)如同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她的演奏展現純熟的技巧,也流露出一種超越年齡的成熟情感,2008年出生、現年16歲的她,像是內在有個老靈魂,對於音樂與人生的思考都很透徹、成熟。從4歲時在日本接觸到琴鍵,到如今的音樂舞台,劉舒涯的音樂旅程
Thumbnail
2025/04/23
在多項國際比賽上表現出眾的新生代鋼琴家劉舒涯(Sophia Liu)如同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她的演奏展現純熟的技巧,也流露出一種超越年齡的成熟情感,2008年出生、現年16歲的她,像是內在有個老靈魂,對於音樂與人生的思考都很透徹、成熟。從4歲時在日本接觸到琴鍵,到如今的音樂舞台,劉舒涯的音樂旅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3年有幸抽中室內活動音樂節<騰躍的靈魂>的門票,和朋友聆賞音樂會後都為TC高素質劃一且又各自有特色的演出為之驚嘆。 布拉姆斯第三號交響曲的第三樂章,本來就是自己非常喜歡的曲目,在胡老師悠揚的小提琴聲帶領之下,更是扣人心弦,而老師的功力還不僅於此,安可曲重現的布拉姆斯第三號交響曲的第三樂章,紐
Thumbnail
2023年有幸抽中室內活動音樂節<騰躍的靈魂>的門票,和朋友聆賞音樂會後都為TC高素質劃一且又各自有特色的演出為之驚嘆。 布拉姆斯第三號交響曲的第三樂章,本來就是自己非常喜歡的曲目,在胡老師悠揚的小提琴聲帶領之下,更是扣人心弦,而老師的功力還不僅於此,安可曲重現的布拉姆斯第三號交響曲的第三樂章,紐
Thumbnail
費亞多,上個世代最後的寶鑽,高齡73歲仍然堅持表演。費亞多的靈魂燃燒著濃濃的北國之魂,琴鍵上總有火似地的表現,帶給人們希望之光。今年六月,費亞多將再度來臺。這次場館從誠品升級國家級規格,在臺北國家音樂廳和衛武營音樂廳各有一場獻給臺灣樂迷的獨奏會。
Thumbnail
費亞多,上個世代最後的寶鑽,高齡73歲仍然堅持表演。費亞多的靈魂燃燒著濃濃的北國之魂,琴鍵上總有火似地的表現,帶給人們希望之光。今年六月,費亞多將再度來臺。這次場館從誠品升級國家級規格,在臺北國家音樂廳和衛武營音樂廳各有一場獻給臺灣樂迷的獨奏會。
Thumbnail
享譽國際的台灣鋼琴家陳宏寬,長期沒在媒體前說話,最近現身面對鏡頭,談的不是自己,而是伊莉莎白女王大賽首獎得主、捷克鋼琴家范特捷・盧卡斯,在陳宏寬口中,盧卡斯是「當今世上最偉大的鋼琴家」,鋼琴家稱讚鋼琴家,我見到陳宏寬作為音樂家的氣度,同時也十分好奇盧卡斯的演奏。 范特捷的雙親都是鋼琴家,自小他
Thumbnail
享譽國際的台灣鋼琴家陳宏寬,長期沒在媒體前說話,最近現身面對鏡頭,談的不是自己,而是伊莉莎白女王大賽首獎得主、捷克鋼琴家范特捷・盧卡斯,在陳宏寬口中,盧卡斯是「當今世上最偉大的鋼琴家」,鋼琴家稱讚鋼琴家,我見到陳宏寬作為音樂家的氣度,同時也十分好奇盧卡斯的演奏。 范特捷的雙親都是鋼琴家,自小他
Thumbnail
俄羅斯鋼琴家阿芙蒂耶娃(Yulianna Avdeeva),前天(18)日舉辦獨奏會,21日將由韓國鋼琴家金善昱指揮,演出蕭邦協奏曲。
Thumbnail
俄羅斯鋼琴家阿芙蒂耶娃(Yulianna Avdeeva),前天(18)日舉辦獨奏會,21日將由韓國鋼琴家金善昱指揮,演出蕭邦協奏曲。
Thumbnail
交響樂可謂古典樂的藝術殿堂,能夠登到這個舞台的指揮家,都必定名留青史。假如要擠到這樣的頂端,除了必須要有足夠的「實力」,出乎意料的是,還得越過「性別」設下的藩籬。 . 人們一想到交響樂團首席指揮,腦海都會浮現出男性的身影,要闖進費時千年打造出來的「男人的天下」,似乎有許多限制。在《首席女指揮:瑪琳艾
Thumbnail
交響樂可謂古典樂的藝術殿堂,能夠登到這個舞台的指揮家,都必定名留青史。假如要擠到這樣的頂端,除了必須要有足夠的「實力」,出乎意料的是,還得越過「性別」設下的藩籬。 . 人們一想到交響樂團首席指揮,腦海都會浮現出男性的身影,要闖進費時千年打造出來的「男人的天下」,似乎有許多限制。在《首席女指揮:瑪琳艾
Thumbnail
想像一個人對音樂的熱愛、工作的熱忱,不管婚前還是產後,對她來說,音樂就是她生命中的魂,生活中的根,這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
Thumbnail
想像一個人對音樂的熱愛、工作的熱忱,不管婚前還是產後,對她來說,音樂就是她生命中的魂,生活中的根,這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
Thumbnail
2022年是個特別的的一年,我們漸漸褪去大疫的片羽,並開始為新生活步上軌道。台北愛樂管弦樂團繼今年六月為樂迷帶來威爾第「阿伊達」歌劇盛大演出之後,將於九月二十七日,在台北國家音樂廳邀請新加坡交響樂團豎笛首席馬越與台北愛樂榮譽首席陳威稜攜手演出克隆莫(F. Krommer)第一號豎笛二重協奏曲!
Thumbnail
2022年是個特別的的一年,我們漸漸褪去大疫的片羽,並開始為新生活步上軌道。台北愛樂管弦樂團繼今年六月為樂迷帶來威爾第「阿伊達」歌劇盛大演出之後,將於九月二十七日,在台北國家音樂廳邀請新加坡交響樂團豎笛首席馬越與台北愛樂榮譽首席陳威稜攜手演出克隆莫(F. Krommer)第一號豎笛二重協奏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