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以是終其一生努心扮乖達成別人要求的女子,遺失自我的絕望,也可以是回歸中國的香港,遺失自由、經濟優勢、獨特地位的吶喊。
1929年Virginia Woolf發表《A Room of One's Own/自己的房間》,這是一本散文集,裡頭有一段文字假設莎士比亞有個姐妹,比莎士比亞更有才華,但因為她沒有自己的房間,也不能擁有自己的事業與工作,最終只能悲涼地橫死街頭。Virginia Woolf以《自己的房間》鼓吹女子應該有自己的工作收入及自己的房間--用以閱讀、思考與寫作的書房。
2024年,編導演林翹恩發表女性獨白劇場作品《沒有我的房間》。我以為,《沒有我的房間》源自《自己的房間》--當年女人無法擁有自己的房間,事隔100年,女子或許有權擁有物質上的房間,卻失去精神上的自我。
在《沒有我的房間》裡的女子,出身正統良好的文教之家,從國小開始一路讀著名校直到出社會工作,在母校的面試官前爭取一份工作,穿著得體的上班襯衫,展示自己漂亮的學歷,說著符合公司與面試官期待的話語,諸如朗朗上口的校訓,學生時期在校種種積極向上的正向回憶。
這種種一切,讓女子覺得自己並不存在。
為了升學所需課業,放棄與升學無關的種種才能,無視自己內心的想像力,忘記陪伴自己的想像中的朋友。為了五斗米,張口不能說出內心真正想說的話,穿著不喜歡不舒適的衣裝。
所謂的家,是保護或是拘禁?所謂的教育,是獲得知識或是統一口徑的洗腦?所謂宗教是靈魂安放之地或是剪去天使翅膀的剪刀?所謂的愛,是無私的包容或是情緒勒索的話術?所謂的成長,是更成熟長袖善舞八面玲瓏或是更隱藏自我甚至抹去自我?
《沒有我的房間》可以是終其一生努心扮乖達成別人要求的女子,遺失自我的絕望,也可以是回歸中國的香港,遺失自由、經濟優勢、獨特地位的吶喊。
我沒讀出來的是,《沒有我的房間》竟然也可以是心靈生病、精神狀態不佳的女子,在發病的軀殼內找不到靈魂的崩潰與恐慌。
林翹恩在節目簡介中自述:香港小說作家李智良的《房間》才是《沒有我的房間》的起源。
李智良的《房間》也是散文集,記載著精神疾病患者在治療過程中、與其他人的互動中、在社會刻意的忽略與排拒中,所承受的各式壓力與惡意,也因此在疾病中載浮載沉。
2024年7月,林翹恩在香港舉辦展覽《沒有我的房間》,取材自李智良的《房間》,透過「我」在憂鬱症中沉浮的經歷,展示「我」與「病」的角力,訴說城市生活的壓抑、失序與自由。
同年10月,林翹恩在臺灣發表戲劇作品《沒有我的房間》,可說是展覽《沒有我的房間》的劇場版與加強版,添加更多「我」的原素與自我扣問、追尋。
可惜,我終究是沒有慧根的俗人,完全沒看出戲劇作品《沒有我的房間》與憂鬱症的關聯。
----------
導演/劇本/演出:林翹恩
音響、燈光設計:樊明娟
宣傳、項目統籌:田沅臻
行政:朱婉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