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一百年前的「女性覺醒之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讀 吳爾芙《自己的房間》 

raw-image
「做自己,比任何事都更重要。」-維吉尼亞‧吳爾芙 (1882-1941)

 

好奇吳爾芙,始於喜愛的鍾文音作品不時出現,即使明知其在文學界的歷史地位,仍遲至今日才拜讀--或許正巧時候到了,終於能夠讀懂一些。

  

忍不住要嘆服她的思想與文字功力,原為上下篇講稿,竟能如此成書,分明是上個世紀的作品,卻又洞察許多根源性、深淵般的問題-遲至今日,皆未能順利克服的那種,而竟仍從中走出自己的路,難怪成為無數當代女作家無限憧憬的楷模。 

 

 

 

#心智自由仰仗於物質基礎

 

「女人想要寫小說,她就必須要有錢,還有一間屬於自己的房間。」

 

這句被無數次引用的名言,相信妳也曾讀過,正是出自這本《自己的房間》。

 

她深知自己是幸運的,財富來自同宗同名的姑媽,將遺產以每年五百英鎊的形式贈與她。在那之前,她靠著在報社撰寫無聊的文章、教幼兒園、為老人誦讀書報等零工謀生;日日體驗在不想做的工作中逢迎的痛苦,更痛的是,看著自己的天賦慢慢消逝…

  

這筆遺產讓她的生活倏然撥雲見日,不僅珍惜,也看懂了那些汲汲營營;人們有自己的難處、並總想賺更多的錢,而她的追求則轉變了方向,儉省地用錢,享受生活,盡情書寫。

     

關於性別造成的優勢、劣勢,在文學、教育、社會中皆有根本性的影響,她在書中前前後後不斷地提醒著:「自己的房間」+「每年五百英鎊」的重要。

 

自己的房間(鎖上門)代表獨立思考的能力,

五百英鎊(金錢)代表著沉思的力量。

 

保有這兩者,才能跳脫繁瑣家務的束縛,寫作時間與靈感,將不再被切割得支離破碎,擁有恣意創作的餘裕,與自由。  

經濟自由,讓心智也得以自由,而她,正是因此活出自己的樣子!

 

. 

「經濟自由」這點,放到現代同樣重要,如今的窘境,恐怕已不限於女性。 

太多作家難以靠文字溫飽(甚至是名作家)不得不為了五斗米折腰-只能把寫作當成副業,靠其他工作養活自己,剩餘時間才創作,靈感火花漸漸在疲憊日常中奢侈地燃盡…

  

這兩天才在批踢踢書板看到令人無奈的現況:「出版業三成管理職,薪水未滿4萬」;

再看看只升不跌的房價,若是有了家庭,連孩子房間都不一定擠得出來,「自己的房間」依然是夢幻般的存在… 只要有一方書桌,就很滿足了!

 

 

 

#用自信捍衛自己的生活 

 

「不必匆忙。不必火花四濺。不必成為別人,只需做自己。」

 

吳爾芙用小說筆法書寫名媛用餐場景、或因身為女性而被差別對待的狀況,討論貴婦們年輕時若去經商而非養兒育女,如今將會是何等樣貌?在圖書館豐厚的藏書中,竟找不到關於女作家的生活樣態,歷史成謎,還有架上男女作家產量的巨大落差,更是引起她的深思。

  

「生活」對兩性來說該是同等艱辛,需要人們付出勇氣,帶著自信去面對、抗衡。 

然而有那麼多著作,皆帶著男權主義者高人一等的論調,藉由貶低大放厥詞,以展現自身優越,強調女性之低劣,卻又需要她們來膨脹自己,甚至可見這樣的書名:《論女性心智、道德及體能之低劣》…著實令人生氣。

 

吳爾芙清楚,女性擁有與男性迥異的創造力,無須強求、或過分推崇男性文學家風格,在創作中保有個性,更勝於捨異求同。因此非得回歸、培養出「自信」,即便身處束縛重重的環境,仍能開出燦美的文學之花。  

 

除了性別,她也論及職業無貴賤,清潔女工及律師的價值在不同年代有起有落,至今沒有尺度足以衡量,重要的是--你怎麼看待自己。

   

「所有這一切,妳都要去探究。要握緊妳手中的火炬。」

 

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抬頭挺胸,並且更深入去看見自己靈魂的深刻與淺薄,我們都能更喜歡自己生活的樣貌。 

 

 

- 

 

#書寫應跳脫性別意識 

 

「任何人,寫作時總想著自己的性別,都會犯下毀滅性的錯誤。」

 

寫作是否非得跳出性別意識?我認為尚有討論空間,不過拉回一百年以前的背景,就較能理解她的想法。

   

十八世紀末,女性開始活躍於演講、組織集會,緊接著,中產階級女性開始寫作。(只是很多仍得藏在男性筆名之下) 

書中多次提及《傲慢與偏見》作者珍.奧斯汀,其姪回憶,她能完成這一切著實令人驚嘆,畢竟她沒有個人書房可用,大多作品都在起居室完成,不時被瑣事打斷,並總需隱藏手稿,不讓外人質疑她的寫作事業… 

光是想像那煩擾不堪的畫面,就忍不住更加敬佩那個年代的女性作家。

 

吳爾芙點出,由於女性無法旅行、獨自在外用餐,生活空間受到嚴重侷限,長期在人來人往的起居室受薰陶,鍛鍊出的感知力,讓其善於觀察人物、分析情感,因此得以從「小說」起始,揮灑創造力。 

 

但她客觀地認為,唯有不去意識到自身性別的存在時,才能寫出本質。

柯立芝有言:「偉大的頭腦是雌雄同體的。」吳爾芙的理解是,這樣的頭腦「自有共鳴」,可以無礙地溝通、暢想,就如莎士比亞,擁有放開心智的無限創造力。

 

莎士比亞在書中出現多次,顯然是深受吳爾芙認同的優秀文學家;最有趣的是,她好奇十八世紀前的女性生活,便虛構了一個才華洋溢、富於想像的女子-「莎士比亞的妹妹」,以當年背景發想,合理推斷她自幼喜愛書寫、偏偏一再遭到世俗打擊的悲慘命運。 

 

演講最終,吳爾芙扣回這個妹妹的樣態,鼓勵女性放手去寫各類書籍,比起過往,她們已擁有更多的權利/權力,有女子院校、投票權,已婚得以保有財產…理當也能追求精神上的自由,用書寫活在當下,讓每個人精神裡的「莎士比亞的妹妹」得以發光發熱地重生。 

 「做自己,比任何事都更重要。」

 

raw-image


書末特別收錄一篇〈#應該怎樣讀一本書?〉

吳爾芙分享自己的見解,請容我擅自整理為三個重點,與你分享:

 

1.保有獨立性

  不要聽從他人建議,順從直覺,

  深加思索,得出屬於自己的結論;

  與作品產生共鳴的同時,

  仍清楚地辨識好惡,培養自己的品味。

  

2.與作者比肩

  不要把自己的意願與想法強加在作品上,

  試著成為作者的朋友,設身處地,

  將能保有開放的思路沉浸其中,

  放任感受力與想像力馳騁,更理解它。

  

3.與偉大作品相比較

  跳脫朋友立場,以「評審」的嚴厲,

  將作品與同類別中的偉大著作相比較,

  唯有如此,方能更清晰地將之留在腦海。

 

 

不過呀,吳爾芙也提醒著,讀書本就並非為了什麼特定結果,光是「閱讀」本身,就是美妙的事了!  

因此她的結語,正是愛書人們都很孰悉的- 

 

當末日審判來臨,偉大的征服者們都領受了桂冠,上帝看到讀書人夾著書走過來,便轉向彼得,不無嫉妒地說:

 

「看!這些人不需要獎賞。我們沒有什麼可以給他們的,他們一生熱愛讀書。」

 

 

週末囉!別忘了讀本書,當成一週結束的美好犒賞~

謝謝讀完這篇的你,但願我們都能擁有「自己的房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倉編小祺的沙龍
20會員
242內容數
讀到好書是種幸福,這裡有中外文學、心靈成長、優質講座精華、資優教育、習慣養成、斷捨離等,各種令生活豐富愉快的小事。
倉編小祺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4
僅見過一次面的彌留長輩,指定將遺留的屋子贈予你尋寶…你敢接下這挑戰嗎?
Thumbnail
2025/04/24
僅見過一次面的彌留長輩,指定將遺留的屋子贈予你尋寶…你敢接下這挑戰嗎?
Thumbnail
2025/04/19
-讀《養出內心強大的孩子》 「真正地信任及尊重孩子,協助孩子養成獨立、懂得合作、願意善良。未來需要孩子的這些能力,未來也需要我們的這些付出。」
Thumbnail
2025/04/19
-讀《養出內心強大的孩子》 「真正地信任及尊重孩子,協助孩子養成獨立、懂得合作、願意善良。未來需要孩子的這些能力,未來也需要我們的這些付出。」
Thumbnail
2025/04/14
-讀《生命中最大的寶藏就是你自己》 「我知道我的生命是我最好的老師,  所有我需要學習明白的,不在外面,  都在我自己心裡。」
Thumbnail
2025/04/14
-讀《生命中最大的寶藏就是你自己》 「我知道我的生命是我最好的老師,  所有我需要學習明白的,不在外面,  都在我自己心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過去,作家維吉尼亞·吳爾芙曾說:「女人若想寫作,一定要有自己的房間。」但現代社會女性卻有了新宣言:「女人若想再就業,絕不能忽視『婦女再就業計畫』。」這個計畫猶如一把神奇鑰匙,幫助無數女性重新開啟職場夢想,找到閃耀新天地!準備好,一場令人興奮的職場冒險即將開始!
Thumbnail
過去,作家維吉尼亞·吳爾芙曾說:「女人若想寫作,一定要有自己的房間。」但現代社會女性卻有了新宣言:「女人若想再就業,絕不能忽視『婦女再就業計畫』。」這個計畫猶如一把神奇鑰匙,幫助無數女性重新開啟職場夢想,找到閃耀新天地!準備好,一場令人興奮的職場冒險即將開始!
Thumbnail
自由的界線在哪裡?對於一位處在20世紀現代主義全盛時期的女作家托芙·迪特萊夫森來說,自由就是擁有一個可以隨心所欲創作的房間。 . 「我非常渴望有一個自己的房間,四面牆以及一扇可以關上的門。一間裡面有一張床、一張桌子、一張椅子、一台打字機,或者只是一枝鉛筆和一本簿子的房間,這樣就夠了。還有,門
Thumbnail
自由的界線在哪裡?對於一位處在20世紀現代主義全盛時期的女作家托芙·迪特萊夫森來說,自由就是擁有一個可以隨心所欲創作的房間。 . 「我非常渴望有一個自己的房間,四面牆以及一扇可以關上的門。一間裡面有一張床、一張桌子、一張椅子、一台打字機,或者只是一枝鉛筆和一本簿子的房間,這樣就夠了。還有,門
Thumbnail
為女性辨明方向的吳爾芙 趕在婦女節前看畢吳爾芙的《自己的房間》,這部收錄了吳爾芙兩次在劍橋大學的演講,書中充分發揮了文人的魅力,演講題目是「女性和小說」,驚喜她以散步的調子「出門去追求真理」。 她不斷提問,從前人到自己那個時代,女性經歷的困難是什麼、談女性在社會的定位、談身份的自覺。
Thumbnail
為女性辨明方向的吳爾芙 趕在婦女節前看畢吳爾芙的《自己的房間》,這部收錄了吳爾芙兩次在劍橋大學的演講,書中充分發揮了文人的魅力,演講題目是「女性和小說」,驚喜她以散步的調子「出門去追求真理」。 她不斷提問,從前人到自己那個時代,女性經歷的困難是什麼、談女性在社會的定位、談身份的自覺。
Thumbnail
誰是佛吉尼亞·伍爾芙? 就是那個說「如果一個女人準備寫小說,她必須要有錢和一間屬於自己的房間。」的那個人。 就是電影《時時刻刻》,妮可·基德曼刻意墊高鼻子飾演,最後口袋裝石頭走進河中自盡的人。
Thumbnail
誰是佛吉尼亞·伍爾芙? 就是那個說「如果一個女人準備寫小說,她必須要有錢和一間屬於自己的房間。」的那個人。 就是電影《時時刻刻》,妮可·基德曼刻意墊高鼻子飾演,最後口袋裝石頭走進河中自盡的人。
Thumbnail
知道艾麗絲孟若也是在她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以後,只知道她偉大的作品都是在廚房的餐桌上完成的。女性、寫作、廚房,這三個字讓我聯想到維吉尼亞吳爾芙的名言: 女人要有自己的房間和一筆屬於自己的錢。廚房應該就是孟若的房間吧! 不過,餐桌真的比書桌親切太多,放得下電腦,書本,下午茶和可口的零食。
Thumbnail
知道艾麗絲孟若也是在她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以後,只知道她偉大的作品都是在廚房的餐桌上完成的。女性、寫作、廚房,這三個字讓我聯想到維吉尼亞吳爾芙的名言: 女人要有自己的房間和一筆屬於自己的錢。廚房應該就是孟若的房間吧! 不過,餐桌真的比書桌親切太多,放得下電腦,書本,下午茶和可口的零食。
Thumbnail
廣泛的文學作品裡,多數讀者讀的是作家的作品本身,而旁及書信、日記,偶爾讀讀,更少讀的是評論或研究作品,然而,如果你有機會接觸到一些傳記或者研究文集,你會發現,這些作家本身跟作品印象會有一段不小的距離。有些讀者會覺得,讀到這些傳記會造成偶像幻滅,但我總感覺到:幻滅,才是開始(大笑)。 講這麼一串打強心
Thumbnail
廣泛的文學作品裡,多數讀者讀的是作家的作品本身,而旁及書信、日記,偶爾讀讀,更少讀的是評論或研究作品,然而,如果你有機會接觸到一些傳記或者研究文集,你會發現,這些作家本身跟作品印象會有一段不小的距離。有些讀者會覺得,讀到這些傳記會造成偶像幻滅,但我總感覺到:幻滅,才是開始(大笑)。 講這麼一串打強心
Thumbnail
我們終究無法滿足於貝絲透過各種方式的自我賦權,或是甘於《后翼棄兵》如何於最後帶出一個「必須成為自己」的理想主義式號召。不過,藉由《后翼棄兵》的劇情層層地反映了女性主義的核心價值如何更迭,也許我們能夠設想一個尚未到來的第四波女性主義,並將之命名為第三階段之「半」⋯⋯
Thumbnail
我們終究無法滿足於貝絲透過各種方式的自我賦權,或是甘於《后翼棄兵》如何於最後帶出一個「必須成為自己」的理想主義式號召。不過,藉由《后翼棄兵》的劇情層層地反映了女性主義的核心價值如何更迭,也許我們能夠設想一個尚未到來的第四波女性主義,並將之命名為第三階段之「半」⋯⋯
Thumbnail
你們不需要別人來教你們勇敢,但你們可以在她的作品裡找到你們的生命,以及你們的掙扎,這就是文學給予我們的珍貴禮物。—《在曼哈頓遇見吳爾芙》
Thumbnail
你們不需要別人來教你們勇敢,但你們可以在她的作品裡找到你們的生命,以及你們的掙扎,這就是文學給予我們的珍貴禮物。—《在曼哈頓遇見吳爾芙》
Thumbnail
我特別喜歡這本小說將維吉妮亞・吳爾芙描繪得生動活潑,富有女性魅力。長久以來,許多人對她的印象停留在抑鬱和投河自盡,影視作品也加深了這樣的形象,然而,那非常可惜地讓人忽略了她的幽默、她在聚會上的風采,她的優美文筆、獨到的洞察力和創造力,其中盡是她對世界的熱情和期許,遠非敏感和憂鬱所能定義。
Thumbnail
我特別喜歡這本小說將維吉妮亞・吳爾芙描繪得生動活潑,富有女性魅力。長久以來,許多人對她的印象停留在抑鬱和投河自盡,影視作品也加深了這樣的形象,然而,那非常可惜地讓人忽略了她的幽默、她在聚會上的風采,她的優美文筆、獨到的洞察力和創造力,其中盡是她對世界的熱情和期許,遠非敏感和憂鬱所能定義。
Thumbnail
《在曼哈頓遇見吳爾芙》一書,以文字將吳爾芙送至二十一世紀的曼哈頓,連結三位女性的生命。這不僅是一場穿越時空之旅,也實現了二次生命的奇想――如果還能重來一次,我們會如何生活?如果再度重生於現世,吳爾芙的同性情誼、女性寫作、兒時受虐經歷,是否會得到更多理解?她那憂鬱到自沉的生命,是否能被更多的愛拯救?
Thumbnail
《在曼哈頓遇見吳爾芙》一書,以文字將吳爾芙送至二十一世紀的曼哈頓,連結三位女性的生命。這不僅是一場穿越時空之旅,也實現了二次生命的奇想――如果還能重來一次,我們會如何生活?如果再度重生於現世,吳爾芙的同性情誼、女性寫作、兒時受虐經歷,是否會得到更多理解?她那憂鬱到自沉的生命,是否能被更多的愛拯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