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生於單親家庭的藤阪燈真,多年來與進行校對工作的母親相依為命。據母親所言,他素未謀面的父親其實是當代文壇巨擘宮內彰吾,他出版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推理小說,是享譽文壇的頂尖作家。
然而,宮內彰吾的私生活似乎相當混亂,除了元配妻子和一個孩子之外,外面還有數不清的情婦,包括燈真的母親。
在母親意外去世後兩年,燈真耳聞宮內病逝的消息,同時也收到一通由同父異母兄長打來的電話,他希望燈真協助找到宮內生前書寫的最後一部作品──《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

▌看點統析
應該有非常多人跟我一樣,當初是因為文宣上寫著「只有紙本書可以體驗的感動」才對本書起了興趣。
因應閱讀習慣改變,很多讀者早已投入電子書的懷抱,連我也在半年前買了電子書閱讀器,幾乎不怎麼讀紙本書了,但這本小說卻主打「只有紙本書能體驗故事」,自然特別引人注目!
到底這是個怎樣的故事呢?接下來我就以不劇透的方式羅列幾個看點,供感興趣的朋友參考:
▸ 的確是「僅限紙本書」的感動
首先毫無疑問,這部作品確實只能讀紙本書,用其他方式看是沒有任何閱讀體驗的。
我本以為讀電子書就是喪失 70% 左右的樂趣,但讀完後,我覺得這比例要再高得多,要說它是完全專屬於紙本書的故事也不為過。所以不管是買二手書也好,去書店找也罷,請一定要找到出版社出版的紙本書,才能真正看到這個故事。
▸ 推理小說?
再來還有一點,就是這本書不適合推理小說愛好者,特別是追求懸疑、刺激、跌宕起伏的讀者。
它的故事非常平淡,也缺乏解謎的樂趣,所以對看遍懸疑詭計的讀者而言,一定會覺得乏味,我甚至能想像這部作品在一些讀者眼中,評價會頗為兩極。
但即便如此,我還是認為它的脈絡和體驗相當不錯,只要不當它是推理小說、以單純享受小品故事的角度來讀,驚喜仍會遠遠多於無聊,而且它的篇幅也不多,我大概只花四小時就讀完了,以這麼短的故事來說,還是很值得一看的!
▸ 價值與定位
這些年,關於紙本書和電子書的爭論數見不鮮,電子書方便、輕巧、不占空間的優勢大大打擊了紙本書市場,有人覺得紙本書落伍、跟不上時代,也有人覺得只有紙本書才稱得上是「書」,電子書只會害出版業受到更多衝擊。
身為一個愛看書、且紙本書跟電子書都讀過的讀者,我一直覺得這兩個載體各有優缺,即便我已經習慣用閱讀器了,偶爾也會覺得哪本書似乎買紙本書更好、哪本書用螢幕看好像少了點味道。
這就代表兩種載體都有各自的不可取代性,只差在有沒有人挖掘而已,而《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就把紙本書專屬的價值徹底發揮到了極致。
我相信很多讀者看完網路上的介紹,早已猜出本書的「詭計」是什麼,包括我在閱讀前,也有先猜到它的爆點會在哪裡。可即便如此,當我看到結局時,依然被它的精心設計所震撼,甚至忍不住肅然起敬。
或許別人問我「推薦哪本推理小說」時,我不會推薦這本書給他;但若是問「哪本小說最別出心裁」,《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絕對榜上有名。
更多【無雷推】系列文章:
想推坑、發問或回饋心得嗎?
📫
作者信箱開放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