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藍歷史】從未有實質戰績的無畏艦 - 波爾塔瓦號戰艦

更新於 2024/11/23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波爾塔瓦號戰艦

波爾塔瓦號戰艦


「波爾塔瓦」號戰艦(俄語:Полтава)是俄羅斯帝國海軍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建造的甘古特級戰艦第二艘。甘古特級是俄羅斯第一型無畏艦。艦名來源於1709年在俄國戰勝瑞典國王查理十二世的波塔瓦戰役。本艦於1914年至1915年冬季完工,但直到1915年夏才投入使用。


服役初期,「波爾塔瓦」號職責是保衛芬蘭灣入口處免受德軍的入侵,但由於德國人從未試圖入侵,所以本艦大部分時間都在訓練和為布雷行動提供掩護。1918年,由於缺乏訓練有素的艦員,本艦被擱置。次年,「波爾塔瓦」號又遭遇了一場毀滅性的火災。 1926年,「波爾塔瓦」號被更名為「伏龍芝」號。在接下來的多年裡,曾提出過很多建議以不同的方式重建或現代化該艦,但均未付諸實施。同一時期,「伏龍芝」號成為了姊妹船的備件來源,並被用作宿舍船。最終本艦於1940年被從海軍名單中被除名,並開始以非常緩慢的進度拆解報廢。1941年底,為防止被德國人鑿沉在一些不太方便的地點,蘇聯方面將本艦故意擱淺。1944年本艦被打撈起,並於1949年開始全面拆解。

甘古特級戰艦的方案視圖

甘古特級戰艦的方案視圖


設計和描述

波爾塔瓦」號水線長180公尺(590英尺),全長181.2公尺(594英尺),舷寬26.9公尺(88英尺),吃水深度8.99公尺(29.5英尺),比設計多了49公分(1.61英尺)。滿載時排水量為24,800公噸(24,400長噸;27,300短噸),比設計排水量23,288公噸(22,920長噸;25,671短噸)多了1,500公噸(1,500長噸;1,700短噸)。 「波爾塔瓦」號動力系統由法俄工廠建造,由10台帕森斯式蒸汽渦輪機驅動4具螺旋槳。機艙位於三號和四號砲塔之間的三個橫向艙室內。外側艙室各有一台高壓正轉和反轉汽輪機,驅動著每側螺旋槳軸。中央機艙有兩台低壓正轉和反轉汽輪機,以及兩台驅動兩個中心軸的巡航汽輪機。這些引擎的設計總功率為42,000匹軸馬力(31,319千瓦特),但在1915年11月21日「波爾塔瓦」號的全速試驗中,這些引擎測到了52,000匹軸馬力(38,776千瓦特)的功率輸出,最高時速達到24.1節(44.6公里每小時;27.7英里每小時)。25台亞羅式鍋爐以設計工作壓力為17.5標準大氣壓(1,770千帕斯卡;257磅力每平方英寸)向引擎提供蒸汽。每台鍋爐都裝有桑尼克羅夫特噴油器,用於燃油與燃煤的混合燃燒。這些鍋爐被分為兩組,前組包括二號砲塔前面的兩個鍋爐房,最前部的第一鍋爐房內有三座鍋爐,而第二鍋爐房內有六座。後組位於二號和三號砲塔之間,包括兩個艙室,每個艙室有八座鍋爐。滿載時,艦上可攜帶1,847.5長噸(1,877.1公噸)煤和700長噸(710公噸)燃油,在10節(19公里每小時)的速度下的航程達3,500海里(6,500公里)。


1912年海軍部造船廠對「波爾塔瓦」號進行舾裝

1912年海軍部造船廠對「波爾塔瓦」號進行舾裝


甘古特級戰艦主砲裝備包括12門52倍徑奧布霍夫斯基12英寸(305公釐)1907年式砲,安裝在艦體中軸線上分布的四座三聯裝砲塔內。俄羅斯人認為,背負式砲塔沒有任何優勢,從而忽視了軸向射擊的價值,並認為上層火砲塔在位於下層火砲塔上方時會因砲口火焰問題而無法開火。他們還相信,分散布置砲塔及其相關彈藥庫,可以提高艦船的生存能力。16門50倍徑4.7英寸(119公釐)1905年式砲被安裝在砲艦上作為用於抵禦魚雷艇的副砲。「波爾塔瓦」號僅安裝了1門30倍徑3英寸(76公釐)高射砲,安裝在後甲板上用於防空。其他防空砲可能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假裝的,但缺乏進一步記載。布茲邦(Budzbon)稱在戰爭期間,末端砲塔的頂部增加了4門75公釐(3.0英寸)砲。此外還裝備有4具17.7英寸(450公釐)的水下魚雷發射管,每管裝載三枚魚雷。


位於符拉迪沃斯托克俄羅斯島伏羅希洛夫砲台博物館的「波爾塔瓦」號砲塔

位於符拉迪沃斯托克俄羅斯島伏羅希洛夫砲台博物館的「波爾塔瓦」號砲塔


艦歷

波爾塔瓦號

波爾塔瓦」號由聖彼得堡海軍部造船廠建造,龍骨於1909年6月16日開始鋪設,1911年7月23日下水。1914年10月底,「波爾塔瓦」號與姊妹艦「甘古特」號發生碰撞,導致前者錨被卡住,艦體受損,試航也被迫推遲至1914年11月底。1914年12月30日,「波爾塔瓦」號入役後駛抵赫爾辛基並被分配至波羅的海艦隊第一戰艦大隊。然而,由於冬季冰層厚,艦砲和魚雷試驗不得不推遲到1915年中期。本艦也是同艦級中唯一進行過全功率速度試驗的艦隻,試驗於1915年11月進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波爾塔瓦」號的主要任務是阻止德國人闖入芬蘭灣,而德軍從未嘗試過的入侵該地。「波爾塔瓦」號於1916年6月擱淺,但損傷並不嚴重。其艦員參加了1917年的二月革命,1918年3月12日至17日,儘管芬蘭灣冬季結冰,但「波爾塔瓦」號還是和其他大部分波羅的海艦隊艦隻撤離了赫爾辛基。由於艦員短缺,該艦於1918年10月被送往彼得格勒進行長期維護。 1919年11月24日,「波爾塔瓦」號的前鍋爐艙發生火災,燒毀了大部分內部結構。從此以後,本艦就被用作姊妹艦的備件來源。1924年,本艦曾與博羅季諾級戰鬥巡洋艦「伊茲梅爾」號一同被計劃改裝為在黑海服役的航空母艦。但考慮到俄國內戰結束後不久的蘇聯經濟狀況,這一計劃被證明過於雄心勃勃且成本高昂。而更為實際的目標則是將其恢復到原有的配置。為此,波羅的海造船廠實際上在1925年開始了工作,但到1926年2月15日時已經耗盡了分配的資金,而當時工程估計已完成了46.5%。



伏龍芝號

1926年1月7日,「波爾塔瓦」號被更名為「伏龍芝」號(Фрунзе),以紀念剛去世的布爾什維克軍事領袖米哈伊爾·伏龍芝。隨後的計劃重點是將其重建為與其姊妹艦相同的現代化艦艇或戰鬥巡洋艦,並拆除一座砲塔以減輕重量。但最終所有工程都在1935年1月23日停止後被放棄。1934年,艦上的兩座砲塔被送去符拉迪沃斯托克要塞以加強俄羅斯島的防禦工事。克里門特·伏羅希洛夫批准了最後一個改造計劃,將「伏龍芝」號改造成一座浮動砲台。但波羅的海工廠沒有多餘的產能,因此這個項目於1939年7月9日被取消。在此期間,該艦曾被用作宿舍船,並被逐步拆解,直1940年12月1日才被正式廢棄。德國入侵蘇聯後,為防止被德軍鑿沉,「伏龍芝」號被拖至喀琅施塔得,並於1941年7月下旬在列寧格勒運河附近擱淺。在列寧格勒圍城戰期間,該艦的艦體被用作小型船隻的基地。最終「伏龍芝」號於1944年5月31日被打撈上來並拖至列寧格勒,於1949年開始全面拆解。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伏龍芝」號的兩座砲塔連同火砲一起被用來重建塞凡堡的第30號海岸防禦砲台(Maksim Gor'kii I)。這些火砲一直在蘇聯海軍中服役至1997年。由於另外兩座砲塔仍留在符拉迪沃斯托克,該艦在俄羅斯有時會被開玩笑地稱為「世界上最長壽的戰艦」。


碧藍航線 波爾塔瓦 同人創作

碧藍航線 波爾塔瓦 同人創作



(部分內容參考於網路資訊)

avatar-img
5.0K會員
678內容數
熱愛創作,喜歡閱讀,更愛奇奇怪怪的事物,收藏著來自各地的新奇物件,穿梭在各遊戲、小說、動漫、LARP領域,這裡提供我的生活發現、各類趣聞、資訊知識分享、歡迎各路冒險者一起交流,又或是可以一起旅行,將這個世界的新奇之處帶給大家。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火力號(SN Ognevoy,俄文:Огневой),原名危險號(俄文:Опасный),1939年11月20日在尼古拉耶夫的第200廠開建,1941年5月改名為火力,艦體舾裝工作在二戰期間轉移至波季後完成,1945年3月22日服役,1956年2月17日退役,被改造成目標艦。
亞德級航空母艦包括兩艘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海軍計劃改造成輔助航空母艦的客輪。這兩艘船於1935年分別命名為波茨坦號和格奈森瑙號,由德國航運公司北德意志-勞埃德在和平時期營運。二戰爆發後,這些船隻被德國海軍徵用作運輸工具,並於1942年5月制定針對這兩艘船的航空母艦改裝計劃。
凶猛號 - SN Svirepy(俄語: Свирепый,字面意思是猛烈)是1930年代末為蘇聯海軍建造的18艘前哨級驅逐艦(Storozhevoy-class,Сторожевой )(正式名稱為7U項目)之一。儘管凶猛號最初是作為 Project 7 格涅夫尼級驅逐艦建造的。
易北號航空母艦(KMS Elbe),名字來自流經捷克、德國的易北河。由德國航運公司北德意志-勞埃德的郵輪波茨坦號計畫改造而來。由於種種技術問題拖曳了1942年11月25日才開始改造,到1943年2月2日工程停止時,只拆除上層客艙設施。改裝計畫終止後,波茨坦號在哥騰哈芬被改造成一艘軍營船。
亞德號航空母艦(KMS Jade),名字來自流經德國西北部的亞德河。由德國航運公司北德意志-勞埃德的郵輪格奈森瑙號計畫改造而來。由於種種技術問題,該艦的改造工作從未正式開始,並於1942年11月25日放棄。改裝計畫終止後,亞德號(原格奈森瑙號客輪)重新回到海軍艦隊擔任起運兵船的職務。
馬格德堡(KMS Magdeburg)這個命名遵循納粹德國海軍對輕巡洋艦以地名命名的規則,其設計原型來自M級輕巡洋艦(德語:M-Klasse Leichter Kreuzer)是一款納粹德國海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所規劃,但從未建造的輕巡洋艦艦級。
火力號(SN Ognevoy,俄文:Огневой),原名危險號(俄文:Опасный),1939年11月20日在尼古拉耶夫的第200廠開建,1941年5月改名為火力,艦體舾裝工作在二戰期間轉移至波季後完成,1945年3月22日服役,1956年2月17日退役,被改造成目標艦。
亞德級航空母艦包括兩艘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海軍計劃改造成輔助航空母艦的客輪。這兩艘船於1935年分別命名為波茨坦號和格奈森瑙號,由德國航運公司北德意志-勞埃德在和平時期營運。二戰爆發後,這些船隻被德國海軍徵用作運輸工具,並於1942年5月制定針對這兩艘船的航空母艦改裝計劃。
凶猛號 - SN Svirepy(俄語: Свирепый,字面意思是猛烈)是1930年代末為蘇聯海軍建造的18艘前哨級驅逐艦(Storozhevoy-class,Сторожевой )(正式名稱為7U項目)之一。儘管凶猛號最初是作為 Project 7 格涅夫尼級驅逐艦建造的。
易北號航空母艦(KMS Elbe),名字來自流經捷克、德國的易北河。由德國航運公司北德意志-勞埃德的郵輪波茨坦號計畫改造而來。由於種種技術問題拖曳了1942年11月25日才開始改造,到1943年2月2日工程停止時,只拆除上層客艙設施。改裝計畫終止後,波茨坦號在哥騰哈芬被改造成一艘軍營船。
亞德號航空母艦(KMS Jade),名字來自流經德國西北部的亞德河。由德國航運公司北德意志-勞埃德的郵輪格奈森瑙號計畫改造而來。由於種種技術問題,該艦的改造工作從未正式開始,並於1942年11月25日放棄。改裝計畫終止後,亞德號(原格奈森瑙號客輪)重新回到海軍艦隊擔任起運兵船的職務。
馬格德堡(KMS Magdeburg)這個命名遵循納粹德國海軍對輕巡洋艦以地名命名的規則,其設計原型來自M級輕巡洋艦(德語:M-Klasse Leichter Kreuzer)是一款納粹德國海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所規劃,但從未建造的輕巡洋艦艦級。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施佩伯爵將軍號重巡洋艦(德語:Admiral Graf Spee)是納粹德國海軍的一艘德國級裝甲艦,以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指揮德國東亞艦隊參加過科羅內爾海戰和福克蘭群島海戰的海軍中將馬克西米利安 · 馮 · 施佩命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未完成的四艘馬肯森級戰鬥巡洋艦中其中一艘以施佩伯爵號命名。
Thumbnail
敦克爾克號戰艦(法語:Dunkerque)是法國敦克爾克級戰艦的首艦,其姊妹艦為史特拉斯堡號,本艦於1932年12月24日在布雷斯特兵工廠放置龍骨,1935年10月2日時下水,至1937年5月1日正式在法國海軍服役。這兩艘艦是法國海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首批建造完成的主力艦。
Thumbnail
塔爾圖號大型驅逐艦(MNF Tartu)是法國海軍在1930年建造的6艘沃克蘭級大型驅逐艦(contre-torpilleur)之一,依設計案排列為4號艦。其艦名取自美國獨立戰爭與法國大革命時法國海軍著名將領,也是大革命時期法國的國民英雄。
Thumbnail
P級裝甲艦是納粹德國海軍於1937年時為重建德國海軍艦隊的Z計畫設計的12艘裝甲艦,它們為德國級裝甲艦的後繼艦,設計工程起於1937年,並持續到1939年結束,至少有9艘具備了相當細密而完整的設計,最後的設計是配備2座三聯裝砲塔共6門280公釐高速艦砲。
Thumbnail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蘇聯尚有未完工的Pr.23蘇維埃聯盟級戰艦艦身。由於在原計畫下繼續建造已無意義,蘇聯不知道該如何處理。其中一個解決方案是將其改造為航空母艦,此擬議計畫的代號是 23AV。蘇聯有可能會在 1940 年代末至 1950 年代初執行這個方案。
Thumbnail
魯普雷希特號戰列巡洋艦(KMS Prinz Rupprecht)的歷史原型為德意志帝國海軍(德二海軍)於1918年3月開發的大型戰鬥艦​​艇方案(Gross Kampf schiffe),即常說的「GK系列」方案之一,GK4541方案。
Thumbnail
現在想到歷史上的波蘭,可能會想到的是被普魯士、奧地利和俄羅斯三次瓜分的弱小國家。實際上,在十四世紀末到十七世紀中葉,波蘭與立陶宛組成了共主邦聯(不同的國家,但君主為同一人),是東歐不得了的超級強權。 波蘭—立陶宛聯邦的實力有多可怕?在領土最廣袤之時,今日的烏克蘭、白俄羅斯、波羅的海沿岸,都是它們的
Thumbnail
17世紀中期,荷蘭不甘心被新興的海上強國英國擊敗,趁斯圖亞特王朝剛剛復辟根基不穩,於1665年2月22日正式向英國宣戰,第二次英荷戰爭於是爆發了,荷蘭方面由於德.奈特遠征非洲未及返回而由沃森納爾和奧布丹指揮,大約有戰艦103艘,11 艘縱火船以及7艘通訊船,合計4900門炮,2.1萬人。
Thumbnail
1580年,葡萄牙國王在出征摩洛哥時陣亡,葡萄牙被西班牙吞併,它的海軍艦船也被西班牙盡數收入囊中,其中就包括不少建造精良的西班牙式蓋倫帆船。葡萄牙的海軍傳統歷來追求強勢,所以「聖馬丁」號船身線條簡練,設有雙層火炮甲板,稱得上是16世紀70年代歐洲軍艦設計的傑出典範。
Thumbnail
興登堡號(德語:SMS Hindenburg)是德意志帝國海軍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建造的三艘德夫林格級大巡洋艦的末艦,採用略作修改的設計。它同樣裝備有八門305毫米主炮,但通過改良的炮塔,能夠射的更遠。該艦也較兩艘姊妹艦稍大及更快。其艦名是為紀念陸軍元帥保羅·馮·興登堡。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施佩伯爵將軍號重巡洋艦(德語:Admiral Graf Spee)是納粹德國海軍的一艘德國級裝甲艦,以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指揮德國東亞艦隊參加過科羅內爾海戰和福克蘭群島海戰的海軍中將馬克西米利安 · 馮 · 施佩命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未完成的四艘馬肯森級戰鬥巡洋艦中其中一艘以施佩伯爵號命名。
Thumbnail
敦克爾克號戰艦(法語:Dunkerque)是法國敦克爾克級戰艦的首艦,其姊妹艦為史特拉斯堡號,本艦於1932年12月24日在布雷斯特兵工廠放置龍骨,1935年10月2日時下水,至1937年5月1日正式在法國海軍服役。這兩艘艦是法國海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首批建造完成的主力艦。
Thumbnail
塔爾圖號大型驅逐艦(MNF Tartu)是法國海軍在1930年建造的6艘沃克蘭級大型驅逐艦(contre-torpilleur)之一,依設計案排列為4號艦。其艦名取自美國獨立戰爭與法國大革命時法國海軍著名將領,也是大革命時期法國的國民英雄。
Thumbnail
P級裝甲艦是納粹德國海軍於1937年時為重建德國海軍艦隊的Z計畫設計的12艘裝甲艦,它們為德國級裝甲艦的後繼艦,設計工程起於1937年,並持續到1939年結束,至少有9艘具備了相當細密而完整的設計,最後的設計是配備2座三聯裝砲塔共6門280公釐高速艦砲。
Thumbnail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蘇聯尚有未完工的Pr.23蘇維埃聯盟級戰艦艦身。由於在原計畫下繼續建造已無意義,蘇聯不知道該如何處理。其中一個解決方案是將其改造為航空母艦,此擬議計畫的代號是 23AV。蘇聯有可能會在 1940 年代末至 1950 年代初執行這個方案。
Thumbnail
魯普雷希特號戰列巡洋艦(KMS Prinz Rupprecht)的歷史原型為德意志帝國海軍(德二海軍)於1918年3月開發的大型戰鬥艦​​艇方案(Gross Kampf schiffe),即常說的「GK系列」方案之一,GK4541方案。
Thumbnail
現在想到歷史上的波蘭,可能會想到的是被普魯士、奧地利和俄羅斯三次瓜分的弱小國家。實際上,在十四世紀末到十七世紀中葉,波蘭與立陶宛組成了共主邦聯(不同的國家,但君主為同一人),是東歐不得了的超級強權。 波蘭—立陶宛聯邦的實力有多可怕?在領土最廣袤之時,今日的烏克蘭、白俄羅斯、波羅的海沿岸,都是它們的
Thumbnail
17世紀中期,荷蘭不甘心被新興的海上強國英國擊敗,趁斯圖亞特王朝剛剛復辟根基不穩,於1665年2月22日正式向英國宣戰,第二次英荷戰爭於是爆發了,荷蘭方面由於德.奈特遠征非洲未及返回而由沃森納爾和奧布丹指揮,大約有戰艦103艘,11 艘縱火船以及7艘通訊船,合計4900門炮,2.1萬人。
Thumbnail
1580年,葡萄牙國王在出征摩洛哥時陣亡,葡萄牙被西班牙吞併,它的海軍艦船也被西班牙盡數收入囊中,其中就包括不少建造精良的西班牙式蓋倫帆船。葡萄牙的海軍傳統歷來追求強勢,所以「聖馬丁」號船身線條簡練,設有雙層火炮甲板,稱得上是16世紀70年代歐洲軍艦設計的傑出典範。
Thumbnail
興登堡號(德語:SMS Hindenburg)是德意志帝國海軍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建造的三艘德夫林格級大巡洋艦的末艦,採用略作修改的設計。它同樣裝備有八門305毫米主炮,但通過改良的炮塔,能夠射的更遠。該艦也較兩艘姊妹艦稍大及更快。其艦名是為紀念陸軍元帥保羅·馮·興登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