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列艦

含有「戰列艦」共 54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付費限定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於1914年爆發前的幾年裡,法國海軍考慮了幾項有關戰鬥巡洋艦的提案。為此,海軍方面發布了戰鬥巡洋艦設計規範,以完成1920年前建造的28艘主力艦的一部分。共有三份設計方案於1913年完成,馬塞納號是由皮耶·吉爾設計。
Thumbnail
H級戰艦是納粹德國海軍為滿足1930年代末至1940年代初Z計畫的要求而設計的一系列戰艦。其首款「H-39」計畫建造六艘,本質上是俾斯麥級戰艦的擴大版,配備406毫米(16吋)火砲和柴油推進系統。「H-41」設計改進了「H-39」型,配備更大的主砲、八門420毫米(16.5英寸)火砲以及強化的甲板。
Thumbnail
烏爾里希·馮·胡滕號是納粹德國海軍為滿足1930年代末至1940年代初「Z計畫」的要求而設計的H級戰艦。其首款「H-39」計畫建造六艘,本質上是俾斯麥級戰艦的擴大版,配備406毫米(16吋)火砲和柴油推進系統。
Thumbnail
Thomas Fan-avatar-img
2025/08/14
遊戲裡的強度很不錯! 因為一直沒有把腓特烈大帝大帝造出來,德國的彩戰列艦就靠胡滕頂著;她的繪師是知名大手ohisashiburi,畫風很頂
Writing 生活玩家-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8/14
Thomas Fan 隨著新艦不斷下水,越來越多種配置法可以玩了😄
付費限定
梅克倫堡號是納粹德國海軍為滿足1930年代末至1940年代初「Z計畫」的要求而設計的H級戰艦。其首款「H-39」計畫建造六艘,本質上是俾斯麥級戰艦的擴大版,配備406毫米(16吋)火砲和柴油推進系統。
Thumbnail
腓特烈大帝號是納粹德國海軍為滿足1930年代末至1940年代初「Z計畫」的要求而設計的H級戰艦。其首款「H-39」計畫建造六艘,本質上是俾斯麥級戰艦的擴大版,配備406毫米(16吋)火砲和柴油推進系統。
Thumbnail
俾斯麥號是納粹德國海軍建造的兩艘俾斯麥級戰艦的首艦,得名於1871年德意志統一時的首任宰相奧托·馮·俾斯麥。該艦於1936年7月在漢堡的布洛姆-福斯船廠鋪設龍骨,1939年2月下水。全部工程於1940年8月完成,她隨即入列德國艦隊服役。
Thumbnail
圖林根號是德意志帝國海軍主力艦黑爾戈蘭級的三號艦。圖林根號於1908年11月在不來梅的AG-Weser造船廠鋪設龍骨。該艦於1909年11月27日下水並竣工,並於1911年7月1日正式服役於海軍。
Thumbnail
向日葵大叔-avatar-img
2025/08/05
好精采的「叛艦喋血」故事!
Writing 生活玩家-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8/05
向日葵大叔 好像有翻拍成電影😆
付費限定
澤特號戰列巡洋艦是基於1928年德國戰列巡洋艦的設計,該設計目的在成為條約巡洋艦殺手,配備四座雙聯裝砲塔中的八門305毫米火砲以及三聯裝砲塔中的150毫米火砲重型副砲。
Thumbnail
伊勢級戰艦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為日本帝國海軍建造的兩艘無畏戰艦。兩艘船都為1923年關東大地震的倖存者運送物資。她們在1934年至1937年進行了現代化改造,改進了裝甲和機械,並重建了高塔桅杆式的上層建築,後來她們在第二次中日戰爭中發揮了次要作用。
Thumbnail
彼得-avatar-img
2025/06/16
嗯,扶桑級升級後的戰艦,一樣具有極為高聳塔型檣樓的特色。
Writing 生活玩家-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6/16
彼得 跟本違章建築
長門級戰艦是日本帝國海軍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建造的兩艘無畏艦,但直到戰後才完工。她們是日本條約簽訂前最後一艘主力艦,也是第一艘裝備 410 公分(16.1吋)火砲的主力艦,是當時海上最大的艦炮,也是第一艘口徑超過 15 吋(381公釐)的主力艦。
Thumbnail
Joker-avatar-img
2025/06/05
小朋友才選擇...
Writing 生活玩家-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6/05
Joker 不愧是懂玩的指揮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