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大部分的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應該是彩虹吧?
彩虹的紅橙黃藍,都屬於可見光的一部分,所以有顏色;
那紅外光、紫外光,因為看不到所以沒有顏色嗎?
有些動物可以看到紅外光跟紫外光,對他們來說,那會不會也有顏色呢?
因此,在正式討論色彩前,我們應該要先討論「光」。
認識色彩前,必須先認識光,沒有光就沒有色彩。
狹義的光,指的是波長介於400nm~700nm之間的能量,這段波長的能量可以被人眼接收,並在大腦產生對應的色彩認知, 因此我們稱它為「可見光」。
廣義的光,則包含了人眼不可見的紅外線、紫外線、X光、微波、無線電等等。不過,這些光無法被人類觀測到,所以對我們而言,這些都只是能量,而不會成為光。
所謂的色彩,是由光直接或間接進入人類的眼睛後,由大腦感知到的結果。
光照射到物體,被吸收、折射、反射後,被我們觀測並產生感知的部分,才會產生色彩。
色彩學是一門研究色彩的科學,它探討色彩的物理性質、心理作用以及在藝術、設計、生活中的應用。色彩的三大屬性分別是
色相、明度、彩度
另外,灰階在色彩學定義中是無色彩,沒有彩度、也不具備色相,只有明度的差異。
不過,在色彩計畫的實務操作中,常常會混入少量的色彩,能夠讓灰色呈現不同的氣氛。
除上述提到的三個屬性外,還有兩個比較特別的,叫視明度、視彩度,屬於感知量。
視明度跟視彩度本質上仍屬於明度與彩度,但因為受到周遭環境影響,進而產生不同的視覺感受。
例如下圖就是視明度帶來的影響,同樣的狀況也會發生在彩度。
色彩三屬性可以用物理量定義、也可以用感知量定義,但不能混合使用。
也就是說,色彩三屬性可以是「色相、明度、彩度」,也可以是「色相、視明度、視彩度」,但不能說成「色彩、明度、視彩度」或「色相、視明度、彩度」。
飽和度指的是「與相同明度的灰階相比,其所含的色彩量」。是明度與彩度交互作用的結果,不能直接用來代指彩度。
飽和度是:彩度÷明度,或視彩度÷視明度
同樣明度的狀況下,高彩度色彩具有較高的飽和度;
同樣彩度的狀況下,低明度色彩具有較高的飽和度。
色彩計畫是為了達到某個目標,有系統的進行色彩的挑選及搭配。
色彩計畫是一門綜合了色彩學、色彩心理學、美學、文化等眾多領域的科學,不只是為了好看,更要傳達清晰而完整的理念。
色彩計畫在實務操作上,也常用色彩三屬性的變化來進行組合。
以上是一些淺薄的分享,如果有幫助就真的太好了!
有疑惑或發現錯誤,也歡迎留言給我,一起交流聊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