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會即將開始!十億倍功德 觀音山 禮三千佛懺罪消業祈福大法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業障」是怎麼形成的呢?如何才能「消業障」?業障指因惡業形成的障礙,從身、口、意接觸世俗緣境,觸發各種業之後,業力會折射成影子,變成一種潛在的力量,影響著未來生命的發展。亦即由宿世所作罪業而招致今世的障礙。

① 身業,指人的行為或行動;

② 口業,指人的語言表達;

③ 意業,指人的思想、意志或心理活動。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從個人的煩惱業障乃至天災人禍、社會動亂等等,皆是人心所招感。貪心招感水災,傷害生靈、殺業太重則招感刀兵災,所以欲消災解難,必須由自心做起。若不懂得因果的道理,不知慚愧懺悔、檢討自心,反而互相指責抱怨、推卸責任,甚至怨天尤人,那麼災禍不但無法免除,社會將更加不安。」

「業」,唯一的一個優點就是它可以被淨化。過去所造的業,不會憑空就消失,除非如法地化解。讀誦大乘經典、拜懺、持咒等方式,都是清淨業障的方法。

為何「禮佛」、「懺悔」可以快速消業障?禮佛、拜佛,是為了時時感念佛的恩澤德行,修正自心,向之看齊,能與諸佛薩相應才是真正拜佛的意義;「懺悔」這二字都是豎心部首,因此,懺悔是不能離開本心,心是萬法的根本。

罪從心起將心懺,「懺」是懺除我們過去所造的惡業,「悔」是悔改,未來更不再造。懺悔其實就是至誠懇切地禮佛、念佛、稱念佛的名號,懇求佛菩薩的慈悲攝受,發露自己過去、現在的罪業,誓願未來永不再犯,並在懺悔後不復再造。

欣逢天降月十億倍功德增長期間,觀音山11月16日(六)~11月21日(四)舉辦「禮三千佛懺罪消業祈福大法會」。

連續六日恭誦《佛說千佛洪名寶懺》、《慈悲水懺法》, 具足三劫三千諸佛利益眾生的慈悲願力,可得不可思議的殊勝利益,滅除無量的罪障。

邀請您把握殊勝天降月期間十億倍功德增長,可為現世親友、公司行號、閤家、個人登記「祈福祿位」;或為先亡祖先、冤親債主、無緣水兒、地基主等登記「超薦蓮位」。

raw-image


──────────────

👑 觀音山 禮三千佛懺罪消業祈福大法會

|法會日期:11月16日~11月21日

|法會時間:每晚7:30 (GMT+8)

✦ 祈福祿位、超薦蓮位▸ https://bit.ly/3T2bqlN

(佛陀天降月期間‧十億倍功德增長)

──────────────

觀音山 法藏YouTube全球直播,歡迎線上參與法會:

https://www.youtube.com/@DaBeiFazang


觀音山 2024年佛陀天降日系列活動

https://www.fazang.org/buddhasday_to_the_earth/


更多請見「觀音山 全球資訊網」

https://www.fazang.org/info/events.php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觀音山吉祥洲的沙龍
34會員
3.1K內容數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學佛修行的人,要懂得把握機會來修福修慧。因為學佛的慧命並不一定長長久久,有時候是很短暫,這與每個人結的佛緣有關。不管過去生結的緣如何,今生有幸接觸佛法,就要用心地深結佛緣。」修行主要是修福和修慧二類:孝順父母、布施供養、做利益他人等,屬於修福;念佛、拜懺、打坐、聽開示、讀佛經,減少煩惱,屬於修慧。
2025/05/11
一年一度的母親節,感恩媽媽如菩薩般,不分日夜默默守護、無私奉獻,生養、培育我們長大。適逢藏曆具香月及賢劫千佛節日,當日所行善惡業皆將增長1萬×10萬倍。敬邀您把握母親節及殊勝的吉祥日,廣行眾善、深植福田,盡力行功立德、積資淨障,虔誠地懺悔、化解冤欠與業障,必能招感諸佛菩薩護佑與加持!
Thumbnail
2025/05/11
一年一度的母親節,感恩媽媽如菩薩般,不分日夜默默守護、無私奉獻,生養、培育我們長大。適逢藏曆具香月及賢劫千佛節日,當日所行善惡業皆將增長1萬×10萬倍。敬邀您把握母親節及殊勝的吉祥日,廣行眾善、深植福田,盡力行功立德、積資淨障,虔誠地懺悔、化解冤欠與業障,必能招感諸佛菩薩護佑與加持!
Thumbnail
2025/05/11
法音響徹三千界,震古爍金;法水長流五大洲,潤菩提種!「觀音山 2025璀璨佛誕 浴佛覺心──佛誕浴佛•祈福盛典」心得與感應實證
Thumbnail
2025/05/11
法音響徹三千界,震古爍金;法水長流五大洲,潤菩提種!「觀音山 2025璀璨佛誕 浴佛覺心──佛誕浴佛•祈福盛典」心得與感應實證
Thumbnail
2025/05/11
為什麼要倡印《佛說阿彌陀經》大字注音版?因為《阿彌陀經》是佛陀在舍衛國祇園精舍所宣說的殊勝法門。這部經典極為特別,它是為數不多的非由弟子提問,而是佛陀主動宣說的經典之一。這是一本以孝道為出發點印製的經本,祈願更多有緣人能受持,獲得偉大 阿彌陀佛的加持。
Thumbnail
2025/05/11
為什麼要倡印《佛說阿彌陀經》大字注音版?因為《阿彌陀經》是佛陀在舍衛國祇園精舍所宣說的殊勝法門。這部經典極為特別,它是為數不多的非由弟子提問,而是佛陀主動宣說的經典之一。這是一本以孝道為出發點印製的經本,祈願更多有緣人能受持,獲得偉大 阿彌陀佛的加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佛法是一連串聞、思、修的過程,缺一不可。」聽聞佛法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做學問、求知識,而是為了解脫六道輪迴。因此在了解佛法後,必須要思惟佛法,然後再去實踐,這是一連串的實修過程。只有這樣做,才可以快速地消除業障、累積資糧。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佛法是一連串聞、思、修的過程,缺一不可。」聽聞佛法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做學問、求知識,而是為了解脫六道輪迴。因此在了解佛法後,必須要思惟佛法,然後再去實踐,這是一連串的實修過程。只有這樣做,才可以快速地消除業障、累積資糧。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我們要懂得培福、惜福之法,重視累積福報資糧,只有福報具足才能改變命運。」想要獲得加持、遣除違緣、斷除魔障、獲得悉地等,修薈供非常有效驗,可以立即獲得加持。參加一次共修法會的功德,遠超過獨自修法,應盡量安排時間參加每一次法會、共修,開始修福、懺悔自己的業障,讓自己快速消業增福。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我們要懂得培福、惜福之法,重視累積福報資糧,只有福報具足才能改變命運。」想要獲得加持、遣除違緣、斷除魔障、獲得悉地等,修薈供非常有效驗,可以立即獲得加持。參加一次共修法會的功德,遠超過獨自修法,應盡量安排時間參加每一次法會、共修,開始修福、懺悔自己的業障,讓自己快速消業增福。
Thumbnail
戒行常存時省身 慎思明辨自清心 恐無常一旦現前 懼其無備災禍臨
Thumbnail
戒行常存時省身 慎思明辨自清心 恐無常一旦現前 懼其無備災禍臨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在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在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業」,源自梵語karman,意指「行為」(個人)、「行動」(社會)、「運動」(自然界)或「造作」。在佛教中,「業」包括各種行為、所作、行動、作用、意志等身心活動,或單由意志所引生的身心生活。佛教將身體、語言、思想的行為、造作分別稱為身業、口業、意業,合稱為三業。
Thumbnail
「業」,源自梵語karman,意指「行為」(個人)、「行動」(社會)、「運動」(自然界)或「造作」。在佛教中,「業」包括各種行為、所作、行動、作用、意志等身心活動,或單由意志所引生的身心生活。佛教將身體、語言、思想的行為、造作分別稱為身業、口業、意業,合稱為三業。
Thumbnail
懂得慚愧,是願意真實面對自己的人; 願意懺悔,是智慧與勇氣的修學根基。 業力的前兆 通常惡業準備出現時,經常有身體不適、躁動不安、是一種風雨欲來的感覺,這時在業力尚未現前時,好好懺悔過往造作,還來得及懺悔、身心的障礙將逐漸減少。 如果惡業已經現前,這時的懺悔叫做"認
Thumbnail
懂得慚愧,是願意真實面對自己的人; 願意懺悔,是智慧與勇氣的修學根基。 業力的前兆 通常惡業準備出現時,經常有身體不適、躁動不安、是一種風雨欲來的感覺,這時在業力尚未現前時,好好懺悔過往造作,還來得及懺悔、身心的障礙將逐漸減少。 如果惡業已經現前,這時的懺悔叫做"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