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正式任命佛羅里達州聯邦參議員馬可·魯比歐(Marco Rubio)為新一屆國務卿,此一決定引起國際社會廣泛關注。魯比歐作為參議院中立場強硬的對中派代表人物,長期致力於揭露中國人權問題,支持台灣並推動對華制裁,甚至因多次發表對新疆、香港的批評而成為首位遭中國制裁的美國國務卿人選。觀察人士指出,此任命可能進一步加劇中美緊張關係,甚至使兩國在貿易、人權、台海等議題上走向更嚴重的對抗。
魯比歐為美國首位拉丁裔國務卿,一向以對中國強硬著稱。他不僅支持美國對華強硬政策,更在國會中多次就中國人權議題表達關切,曾公開批評中國對維吾爾族進行「種族滅絕」,並指責中國經濟政策對美國構成威脅。此外,魯比歐也是參院外交委員會的重量級議員,主張強化美國對台灣的支持。他曾與台灣前總統蔡英文及現任總統賴清德會晤,多次公開支持台灣關係法和六項保證,並呼籲增強台灣國防能力以應對潛在的生存威脅。
魯比歐因其激烈的對中言論與立場,早在2020年便先後兩度遭中國制裁,分別是因新疆及香港問題。這一制裁措施在當時被認為是中國對美國政界的明確警告,而魯比歐因其「黑名單」身份成為首位曾遭制裁的美國國務卿,這也為他與北京的未來互動蒙上陰影。分析人士指出,若魯比歐履新國務卿,這層「制裁標籤」將為其外交工作增加難度,甚至可能使美中雙方的溝通面臨更多挑戰。中國社交媒體上,不少網民對魯比歐的任命表示「難辦了」,擔憂這將使雙邊關係更趨惡化。
有專家認為,魯比歐的任命可能意味著美國對華政策會進一步強硬化,特別是在貿易和人權等敏感議題上採取更直接的對抗姿態。他的反中立場也可能促使美國加強在國際場域中推動「去中化」政策,並積極組建「反華聯盟」。而作為國務卿,魯比歐或將在貿易政策上對中國祭出更多限制措施,進一步加劇兩國在經濟領域的競爭關係。
此外,魯比歐的立場也預示了美國在台灣問題上的政策方向。分析指出,魯比歐可能會強化對台軍售及安全合作,並在人權和外交場域為台灣發聲,支持台灣參與國際組織,這勢必引發北京的不滿並加劇台海緊張。
在美國內部,魯比歐的強硬反中立場普遍受到共和黨與對華鷹派的支持,認為此任命反映了川普政府重塑對華政策的決心。然而,魯比歐對華強硬的經濟主張卻可能讓美國商界感到憂心,尤其是那些深耕中國市場的企業,擔心更嚴格的對華政策會影響其利益。
外交界對魯比歐的任命也抱有疑慮,考慮到魯比歐的「制裁」身份,許多外交人士擔心他在與北京的互動中缺乏靈活性。此外,美國政壇的溫和派也擔憂魯比歐的激進立場會削弱中美關係的穩定性,進一步推動雙邊緊張態勢。
總的來說,魯比歐的任命被視為美國對中政策的一次重大轉變,可能標誌著中美關係進入一個更具對抗性的階段。然而,儘管此任命引發外界高度關注,具體的影響仍需視川普政府的整體政策方向及魯比歐的實際作為。可以預見,未來數年內,中美在台灣、人權和經濟議題上將持續角力,雙方關係如何演變,將影響全球政治格局。